重大主题报道中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现实意义

2023-11-21 10:33李函洛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7期
关键词:脚力笔力眼力

李函洛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在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张炜老师以参加“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主题报道的亲身经历,提出并分析了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常见问题,并对如何跳出陷阱、践行“四力”进行了阐述。张炜老师首先举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对口帮扶扶贫实践为原型的影视作品《山海情》的例子,引出了人民日报社策划推出“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的初衷:探寻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轨迹,发掘新思想丰厚的实践基础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科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从而带来的巨变、焕发的生机。正是因为人民日报社的记者实地采访闽宁镇建设发展不同时期的亲历者,用当事人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才能还原发展场景,反映发展成效,真正地发掘出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感受其指导实践时焕发出的生机,才能制作出有温度的报道。

1 当前重大主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张炜老师结合“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谈了对于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心得,并总结出重大主题报道的特点:块头大、跨度大、宏观性强、综合性强,驾驭起来不容易。他认为,大多数写得不好的重大主题报道,大多是掉入了以下四个陷阱:

第一,没有料,沦为“材料的复印机”,通篇都在讲述文件,连例子都是干巴巴的,没有现场感和画面感,全是知识点,没有记忆点;单纯机械地堆砌材料,毫无生气。

第二,没有魂,沦为“历史的复读机”,看上去旁征博引、纵论古今,但细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事物的成因缺乏探究或探究不深,对变化的规律缺乏揭示或言不及义。

第三,没有骨,沦为“拼凑的故事汇”,左拼右凑,松松垮垮,缺乏提纲挈领;没有逻辑统摄,缺少结构铺排,只见物理组合,不见化学反应,显得肉多骨少;故事一大堆,满篇皆闲笔。

第四,没有气,沦为“叙事的流水账”,重大主题报道虽然不能缺少叙事的大气魄和历史感,但大气魄不是大而无当,历史感也不能过度拔高[1]。

2 新闻记者“四力”的具体含义与辩证关系

新闻记者的“四力”是指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必备的四个基本素养,包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大维度,这是通常情况下对新闻记者自身能力、职业素养的一种综合性概述。“四力”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关系,它们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同向共进,缺一不可。拥有勤劳踏实的脚力、敏锐的眼力、脑洞大开的脑力以及妙笔生花的笔力,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

第一,“脚力”涵盖“沉心、附身、迈腿,不畏山高路远,不怕道阻且长”等,它是磐石,是根基,是收集基本新闻素材的一级输入端口,只有筑稳这个一级端口,才能确保新闻报道成功。一个新闻记者如果缺失了“脚力”,相当于缺失了对基本新闻素材来源的追踪能力。新闻记者如果脚懒腿惰,足不出户,就难以了解新闻六要素,更谈不上如实报道一则完整的重大主题新闻。

第二,“眼力”涵盖“洞察、发现、瞄准,练就千里慧眼,将万千气象尽收眼底”等,它是切入点,也是关键所在,更是收集基本新闻素材的二级输入端口。如果新闻记者缺失了“眼力”,就等于失去了观察事物的工具,无法窥见热点事件,难以迅速精准抓住报道时机,不能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难以发挥传播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的真正作用。

第三,“脑力”涵盖“辨识、分析、判断,胸怀天下,立足大局,多思善谋,去伪存真”等,它是输出新闻核心观点的关键。若一个新闻记者不具备“脑力”,无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不能立足高远,从大局出发,就难以辨清事件真相,无法去伪存真,即使脚勤能跑、眼尖能看,抓住了热点事件,也难以真正挖掘出重大主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无法输出正能量的观点。

第四,“笔力”涵盖“文字功底、风文掌控、深度刻画,文学素养,语言驾驭能力”等,它是传递新闻观点的基础能力。若新闻记者的文学素养不足,笔头功夫差,即使新闻事件本身再劲爆、核心观点再犀利,也无法将自己深度解析的新闻事件表达清楚,更无法向大众传播有价值的重大主题新闻。

3 重大主题报道中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现实意义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媒体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记者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努力践行“四力”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第一,践行“四力”,能够开阔认知视野,为重大主题报道积累丰富的素材。新闻记者扎根基层,深入基层生活,与群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新闻素材,然后利用获取到的素材进行有效的编辑和创作,从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当下的基层生活问题,让群众对新闻报道更认可,在获得群众支持的前提下,驱动新闻传播工作有效开展。

第二,践行“四力”,能够提高新闻敏感度,为重大主题报道捕捉人民喜闻乐见的报道素材。记者在重大新闻报道中践行“四力”,能够快速捕捉新闻素材,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而且,能够依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极高的新闻敏感度,从繁杂的素材中捕捉到新闻报道的重点,从而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营造绿色、健康、和谐的舆论环境,让广大群众在关注新闻之后能够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助推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

第三,践行“四力”,能够拓展思维,向受众有效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记者在“四力”的助力下,所创作的新闻作品更具有深度和价值,能够带领广大群众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开展社会建设工作。记者脚踏实地地走在基层的道路上,用心体验,认真观察,能够捕捉到细微的新闻要素,以客观的视角去审视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创作出能够传播正确价值观的新闻报道,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四,践行“四力”,能够产出优质作品,增加重大主题报道的广度和深度。重大新闻主题报道的记者践行“四力”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所写的文章与新闻事件情况更契合,从而为群众传播真实的信息,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记者践行“四力”,能够使自己在面对新闻素材时,深入思考,保证新闻报道有温度,从而助力社会文明发展。

4 新闻记者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践行“四力”的措施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料、魂、骨、气”缺一不可,而新闻记者应该如何避免误区,使新闻报道有料、有魂、有骨、有气呢?笔者结合张炜老师的阐述和自己的理解,得出的答案是践行“四力”,守正创新。笔者从《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中深刻领悟到:“四力”之中,脚力是基础,脚力所到之处,才能使眼力所及,脑力所断,笔力所著[2]。

第一,“脚力”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基础,解决的是“如何采”的问题。脚底板下出新闻,记者要成为将新闻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者。“脚力”的作用是收集素材,这必然离不开实践二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到现场不写稿,不仅是人民日报社对记者提出的铁律,更是每个新闻人都要遵循的准则。马克思曾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要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理论。

实践出真知,重大主题报道更是如此,所以新闻记者要秉承这一点,将增强“脚力”作为工作开展的主要抓手,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脚力”指的就是新闻工作者所具有的专业精神,其是否能够深入一线,这都是由“脚力”所决定的。记者可以凭借良好的“脚力”,扎根于基层,通过科学合理的调研,精准地了解民意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了解群众生活中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作为鲜活的素材,从而创作出好的主题报道,如此才能将时代的故事进行有力的传播。在以“脚力”为核心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以基层为家,融入群众中,反映实际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加强调查研究的阶段,感受时代的变化,倾听百姓的心声,为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奠定基础。

第二,“眼力”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关键,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眼力”的作用是筛选题材,这需要记者具备敏锐的现场观察力和深厚的历史洞察力。现场观察需要观察的是细节,细节是新闻的血肉。在海量的信息中,记者要用微镜头、微观察,做到“细而有节”,找到最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题材,从小细节中挖掘出大文章。另外,记者要能够透过实际的情况,看到事物的本质,并且向更深更远处着眼;还要学会在海量信息中对重大新闻主题进行有效的挖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了解这些事件对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新闻作品更有深度,从而具有更高的公信力。

因此,在践行“眼力”的过程中,记者需要学会明辨是非,认清形势,努力看清、看透、看远,利用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制作重大主题报道,为群众发声。

第三,“脑力”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内核,解决的是“如何写”的问题。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尤其是新闻行业,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各种舆论场纷繁复杂,如果一味地依靠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来进行重大主题报道,单纯依靠一个典型案例来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话,势必会被当今激烈竞争的新闻行业所抛弃。当下在新闻行业的重大主题报道中,“主题的深度不够”是一个通病。依赖于一个典型案例来吸引受众的报道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要践行、增强“脑力”,新闻记者就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并且能够根据当时的局势灵活地进行主题报道的撰写工作。另外,新闻记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把握好新闻材料中的要点,并且将其“翻译”出来,通过自身的“脑力”将新闻主题报道完整呈现给受众。

第四,“笔力”,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保障,解决的是“如何表达”的问题。

优美的文风与强健的“笔力”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功,同时也是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专业技能。“笔力”是决定新闻记者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新闻工作者不具备强健的“笔力”,那么就无法描述真实的新闻内容,容易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中的内容产生理解偏差。例如,在撰写重大主题报道时,新闻记者可以选择相对较小的报道切入角度,借助描述细小事件的方式来呈现宏大的主题报道内涵。找到细微的报道切入点,则可以让整个主题报道呈现出独特的魅力,通过叙述平凡与普通的日常生活事件来打动受众。除此之外,新闻记者应不断学习多种多样的新闻稿件撰写技巧,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以便运用巧妙的方式来升华新闻主题,正确引导受众。

在践行“笔力”时,重大主题报道记者需要学会表达,用真实的情感和内容吸引受众、感动受众,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全新的媒体时代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新闻作品。另外,记者要深入一线,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做到既是杂家又是专家,既要守好党媒阵地,又要挺进新媒体,多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做到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3]。

在大众传媒行业发展的新时期,新闻记者是新闻媒体中的重要角色,要深入学习党和政府对于大众传媒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践行“四力”[4]。在新时代的语境下,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新闻工作者,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必然要在增强“四力”上下功夫。因此,新闻记者要提升“脚力”,深入群众,扎根基层;锻炼“眼力”,管中窥豹,去伪存真;增强“脑力”,不断学习,以学促思;增强“笔力”,鞭辟入里,针砭时弊。新闻记者唯有充分践行、增强“四力”,才能创作出具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的新闻作品,才能制作出真实可信和人们乐于接受的重大主题报道。

5 结语

正所谓“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新闻工作者唯有自觉践行“四力”,脚沾泥土,心系人民,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才能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用笔、话筒和镜头记录伟大时代,讴歌伟大人民,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闻工作者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无论是采访、撰稿还是报道,扎实的脚力、火眼金睛般的眼力、有深度的脑力,以及温暖、感人的笔力缺一不可。这“四力”紧密相连、互为补充[5]。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践行“四力”,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做好采、看、想、写的每一个环节,多思考新时代新媒体宣传所面临的问题,方能永立时代潮头。

猜你喜欢
脚力笔力眼力
入木三分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眼力大搜索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考眼力
考眼力
眼力小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