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网络节目风格特色及创新途径

2023-11-21 10:33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7期
关键词:选题受众内容

宁 辛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最近几年来,文化类节目频频成为爆款,吸引了大量粉丝的眼球,如《朗读者》让受众在朗读的同时学会认真思考,《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重新审视传统诗词文化的价值。在过于娱乐化的综艺市场当中,文化类节目成为一股清流,令受众眼前一亮。新媒体的快速兴起促使网络节目诞生并日渐趋于成熟,相比传统的电视节目,网络节目观看更为方便快捷,制作团队更加年轻,风格更贴近受众的需求。网络节目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类型也更加多样化,文化类网络节目也由此而诞生。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纷纷抓住这一契机,推出专属的文化类网络节目,借以吸引大批受众的关注,包括《奇葩说》《一本好书》《圆桌派》等。分析探讨文化类网络节目特征,并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创新途径,对促进文化类网络节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文化类网络节目艺术特色

1.1 选题兼具文化性与时代性

文化类网络节目所讨论的话题不仅具有文化性,还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将挖掘时代之先声作为节目选题的理念,集中反映当前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1]。以优酷自制的节目《圆桌派》为例,在选题时始终遵循这一原则,比如在子节目《圆桌女生派》当中,节目组特邀请徐静蕾作为嘉宾,以“自由女神婚不婚”为主题,对“不婚族”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节目当中探讨的其他话题同样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将当下受众所关注的话题作为选题,邀请具有一定学识素养的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解答,再传递给受众,引发受众讨论,从而显著增强了节目本身的时代感。

1.2 角色设置契合节目文化气质

在文化类网络节目中,主持人可以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受众,一名优秀的主持人甚至能左右受众的观看行为。文化类网络节目主要将传播文化知识作为核心,并不需要像其他节目那样,凭借炫酷的特效或者精美的画面吸引受众,因此,主持人这一角色的设置需要更为贴近节目的文化主题[2]。此外,在网络文化节目当中,主持人这一角色有时更像是一位主讲,通过自身的文化修养将丰富的知识传递给受众,比如网络文化节目《局部》的主持人陈丹青,既是著名的画家,又是一位文艺评论家,本身拥有极为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创作经验,而且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1.3 叙事手法多元,展示不同观点

文化类网络节目的叙事与娱乐类节目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不需要通过设置悬念去加大冲突,也不需要过多的叙事技巧,每一期节目的内容基本相互独立,不同的节目主题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以节目《圆桌派》为例,每一期主要通过主持人的开场白来引出相关的话题,再由嘉宾与主持人参与讨论,进而得出具有引导价值的观点。与此同时,文化类网络节目本身的叙事结构比较薄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文化类网络节目的叙事结构有所创新。以腾讯制作的文化节目《一本好书》为例,其不再采用传统的单一叙事,而是融合了多种叙事方式,通过设置悬念吸引受众。同时对每一本书当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改编,再通过嘉宾与演员的舞台表演呈现书本的内容,在最后环节揭示情节的走向,显著地增强了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

1.4 视听语言丰富,营造浓厚氛围

在文化类网络节目传播策略当中,视听语言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通过刺激受众的感官带给受众丰富的体验,从而吸引受众观看。文化类网络节目可以通过运用视听语言塑造节目的整体风格[3],从而显著地拉近受众和节目之间的距离。文化类网络节目在进行传播的过程当中,影像与声音是吸引受众关注节目的重要手段,通过丰富的视觉语言,能够显著增强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腾讯在制作节目《一本好书》时,同样也遵循了上述原则,将舞台设计成圆形,观众围坐在四周,360度全景式展现演员的表演。此外,节目组还会根据每一期节目的主题更换舞台布景,确保舞台空间风格与节目主题相匹配。比如在《一本好书》第4期《人类简史》当中,将舞台布置成适合演讲的TED形式;《查令十字街84号》则采用了美国大道与英国公园一角等场景;在《暗算》这一期节目当中,将舞台布置成作品当中的701家属院……通过不同场景的设置,增强受众的体验,让受众沉浸其中。

2 文化类网络节目创作的不足

2.1 内容过于娱乐化

传统电视媒体大多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所以形式和内容相对都比较严肃,而新媒体平台自诞生之时起,就具有“草根”“开放”的特点,文化类网络节目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仍然存在内容过度娱乐化的问题。文化类网络节目的受众以新媒体平台用户为主,用户素养参差不齐,更倾向于收看休闲娱乐的内容,因此,部分文化类网络节目制作方在生产节目时,会有意识地加入娱乐性的元素,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吸引受众,从而成为“爆款”。这种思维模式导致很多文化类网络节目缺乏深度,为“娱乐”而“娱乐”,从而限制了文化类网络节目的发展。

2.2 类型和题材过于单一

从近些年上线播出的文化类网络节目来看,大部分节目以“解说”“阅读”“话题交流”为主要内容,采用“主持人讲解+嘉宾表演+受众参与”的模式,很少进行创新。节目的题材大都来源于“历史”“文化”等方面,涉及的范围比较狭窄,虽然形式丰富,玩法新颖,但是取材的范围较为局限,与普通受众的现实生活仍然有着一定的距离。

2.3 节目风格过于相似

文化类网络节目制作方与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方相比,在资金、人力、技术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普遍投入成本较低,制作流程也比较简单。因此,部分文化类网络节目存在“随大流”的情况,其风格大都以市场中热度较高的节目为参照,缺乏个性特色。比如文化类脱口秀节目兴起之后,网络当中迅速涌现出大批类似的节目,大都以当下某种文化现象为话题,或者由主持人自己“秀口才”,讲解相关的话题,或者由主持人、嘉宾围绕话题抛出不同的观点,通过相互探讨的方式,吸引受众关注[4]。在最初的新鲜感之后,节目的热度会不断下降,难以长时间保有大量的粉丝。

3 文化类网络节目创新途径

3.1 丰富节目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网络当中的文化节目也迅速增多,再加上大量的电视文化节目,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文化类网络节目想要突破重围,必须不断进行创新,丰富节目的文化内涵。制作方需要正视文化类网络节目存在的不足,积极采取策略,优化节目内容,增强文化类网络节目的吸引力。

首先,拓展节目的选题。文化类网络节目主要以新媒体平台为传播载体,因此在选题时力求贴近新媒体平台用户的需求,不仅存在过度娱乐化的问题,而且相对比较单一。部分文化类网络节目将年轻受众作为目标群体,所探讨的话题大都是年轻受众比较关心的议题,但是这种选题的思路也对文化类网络节目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文化类网络节目要想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拓展选题,从生活、历史、科学、天文、地理等不同方面着手,丰富节目选题,制作出更多内容充实、选题新颖的作品。

其次,创新节目的内容。优质的内容是文化类网络节目能否吸引受众的关键所在,很多文化类网络节目之所以反响平平,正是因为内容质量不足,导致受众观感不佳,节目收益也随之下降。文化类网络节目要想在市场当中长时间地保有一定的份额,需要在精心选题的同时,不断对内容进行创新,比如引用多种新的观点,采用新近发生的事件作为素材等[5]。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节目内容进行提炼,删除部分拖沓、空泛的内容,不断提高节目内容质量水平,以满足当下受众的需求。

再次,深层次挖掘节目内涵。深层次挖掘节目内涵是指对节目中所包含的意义、内部逻辑、主题、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更好地理解节目的含义,推理出背后的思想意义。第一,需要关注节目的主题和情节。选择一个独特且有吸引力的主题,突出该主题对于目标受众的重要性。主题应该与文化领域相关,并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如重点探讨某一文化特色、历史事件或背后的故事。在设计节目情节时,可创造性地运用故事线索来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采取诸如挑战、解谜、戏剧化对话等手法,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有趣的旅程。第二,需要关注节目中的隐喻和象征。隐喻是指通过一种事物暗指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象征是指通过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的符号。节目中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来传达深层次的意义和思想。通过解读隐喻和象征,可以揭示出隐藏在节目背后的思考和寓意。第三,需要关注节目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节目常常会反映、借鉴当代社会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节目中融入相关的符号和象征来传达特定的意义。通过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节目中所包含的意义和内涵。

3.2 适当引入网络符号,引发受众共鸣

网络符号是指在网络文化中广泛流行的、有独特含义和象征意义的表情、词语、梗等。通过使用网络符号,可以让观众轻松理解和感受到节目所尝试传达的内涵。首先,使用热门网络梗。选择当前流行的网络梗作为节目中的符号,这些梗通常与当下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紧密相关,能够迅速被观众识别和理解。选择适合节目情景和语境的热门梗,能够快速引发受众的共鸣。文化类网络节目《圆桌派》就采用了不少的网络符号,如第4期中关于“996”的一番讨论,再如第24期中关于“斜杠青年”的讨论,都成了网民之间促进相互交流、身份认同的特殊符号。其次,引用经典网络表情。使用一些经典的网络表情,这些表情词语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并且有固定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将这些经典表情巧妙地融入节目中,可以使观众产生熟悉感,从而引发观众共鸣。再次,与观众进行互动。在节目中设置与网络符号相关的互动环节,要求观众使用特定的表情或标志参与互动,或者鼓励观众在社交媒体上使用特定的标签与节目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拉近观众与节目的距离,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引入网络符号,都需要注意符号的使用要恰当。符号的引入应与节目的主题和风格相契合,要确保符号能够被观众轻松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影响节目的整体流畅性和逻辑性。

3.3 构建文化品牌,突显自身特色

第一,主题定位。确定一个独特的主题,以此为基础构建节目的文化品牌。主题应该与特定的文化领域相关,并能吸引目标受众的兴趣。第二,内容策划。精心策划节目内容,包括各个环节的设计、嘉宾的邀请和话题的选择,确保内容与主题相符,能够给受众带来优质的观看体验。第三,独特的形式。采用独特的形式来呈现节目,如采用创新的节目结构、互动环节等,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不仅能够突出自身的特色,同时也能增强观众对品牌的记忆和认知。第四,强调文化元素。在节目中充分突出文化元素,可以是特定的服饰、音乐、舞蹈等,通过展示独特的文化特色,提升节目的独特性和可辨识度。第五,线下活动与社交媒体结合。除了节目本身,还可以组织线下活动与观众进行互动,进一步强化品牌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合作,与观众多进行互动,促进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第六,持续创新。跟随时代的变化和观众的需求,更新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保持品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受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喜爱程度不断上升,文化类网络节目也随之兴起,并且出现了一批制作精良、内容丰富的优质节目,比如《圆桌派》《舞千年》等,类似的节目不仅充实了受众的生活,也让人们看到文化类网络节目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但是文化类网络节目兴起于网络,无法摆脱网络的限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类型单一、过于娱乐化、风格雷同等,对文化类网络节目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文化类网络节目需要从选题策划、内容创新、品牌构建等多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创新的途径,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占得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选题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