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具象化、情感化:黄河符号在文化综艺节目中的呈现与运用

2023-11-21 10:33周宇芳菲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7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

周宇芳菲

(作者单位: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近年来,一大批以黄河为主要元素或故事载体的视听作品涌现,媒体对黄河符号的二次建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黄河魂》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2023年推出的大型文化综艺季播节目,该节目首次创新性地将黄河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融合创作,深入挖掘黄河几字弯沿线9个省区的黄河人物与黄河故事,通过“黄河三艺”(文艺、技艺、厨艺)呈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程,依托视听语言建构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涵,将传统精神与当代审美紧密结合,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1 场景化:多维空间呈现黄河沿岸图景

作为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已经不仅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塑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在视听节目的创作与传播中,“空间作为中介而存在,即一种手段或者工具,一种媒介或中间物”[1]。空间是事物存在和时间展开的场所,也是大众媒介进行叙事的场景,如何进行视听呈现对受众的认知和理解均会产生影响。当前,视听节目的场景化,是通过多维空间的塑造来形成的,这也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连通古今,让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实现呼应的有效路径。媒介对空间进行二次建构,主要体现在自然景观的呈现、生活空间的呈现和虚拟空间的呈现上。

1.1 自然景观的呈现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河流,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因而黄河之“黄”实为泥沙的颜色,这也成为黄河重要的外在特点,是人们对于黄河的主体印象。而“黄河几字弯”的概念却是近年来才提出的,由于河道的千年更迭,最终蜿蜒成一个大大的“几”字形状,在世界河流中独树一帜,人们沿河群居,建造城市,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几字弯区域。综上而言,“黄色”与“蜿蜒”是黄河给人的核心外在形象,是媒体利用视听语言展现黄河的重要落脚点。《黄河魂》节目综合利用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对黄河的自然景观进行呈现。例如,在开场采用黄河奔腾的实景搭配西北民歌,展现出黄河波澜壮阔的磅礴之势,开场曲后的底图以墨色河流做底,黄色蜿蜒出“几”字形状,形象生动地呈现出黄河的动态之美,使黄河沿岸的自然景观“跃然纸上”。同时,在每个模块故事开始之前,使用3D地图的形式,呈现地势地貌,用鲜亮的黄色特效“画”出几字形状并标明地理位置,不断强化受众对于黄河的形象认知。

1.2 生活空间的呈现

“如何实现历史文化厚重题材的创新化表达和轻量化传播,一直都是文化类节目创意研发的要点和难点。”[2]所谓轻量化传播,旨在用通俗易懂的多符号方式将晦涩的、陌生的、深厚的文化进行呈现,要在完整诠释的基础上重视贴近性和趣味性,强化网感。生活空间是文化形成的土壤,也是受众理解文化内涵的有力支撑。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早期,黄河沿岸的百姓以农耕或游牧为生,在日常生活与劳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地域性较强且部分所涉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技艺与文化鲜少被人所知,生活空间的呈现对于理解文化背景、文化变迁有一定作用,是轻量化传播的可操作路径。例如,《黄河魂》第4期“艺随心动情牵河脉”讲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阿拉坦其其格的故事,在正式介绍蒙古族长调前,首先用传承人的视角呈现了其家乡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风景,草原、沙漠、驼队、羊群、骏马等影像勾勒起的鲜明生活图景,让受众更深刻地体会到长调的悠长与厚重。此外,生活空间的呈现不局限于摄像机拍摄,也可以“平移”到舞台现场。例如,第3期“大河上下和合之美”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磨莜面的展现,就是将家庭莜面的制作过程进行现场展示,同时邀请现场嘉宾参与其中,有效地延展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场景,强化了地域民俗的理解与传播。

1.3 虚拟空间的呈现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我国综艺进入沉浸式综艺阶段。以技术介入弥补身体“不在场”的具身性体验,从而形成共同的沉浸体验与文化认知,已经成为文化类综艺的常见手段[3]。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诗画中国》等文化节目和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文化类综艺对沉浸式技术使用的成熟。当前,技术空间的建构主要是通过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 XR)技术实现的。XR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Reality, MR)等三种沉浸式技术的融合发展形态,比传统单一虚拟技术的运用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打造亦真亦幻的大型场景。XR技术对舞台和设备等的客观要求较高,当前更多地被用于国家台和头部省级卫视的大型节目或晚会中。此次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黄河魂》节目,创新性地通过XR技术增强舞台表征效果,增强观众的沉浸体验,也是省级媒体强化宣传效果、展现本土文化的有效尝试。例如,在第1期“黄河儿女文明源流”中,在介绍笙乐文化时选择女娲这一远古传说形象作为故事背景,将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用笙乐和舞蹈进行呈现。神话传说历史悠久,扁平化的单维度呈现很难还原神话传说中的世界,而XR技术可以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无缝衔接,摆脱传统舞台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将时空凝结,让受众置身其中,赋予其女娲缓缓自远古而来的“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沉浸感强,同时也可以强化笙乐的历史属性。除了笙乐技艺,节目选取的非遗项目还包含大量其他音乐类艺术,如呼麦、唢呐、秦腔等,XR技术的赋能,也是这类纯听觉类技艺完成视觉转向的一次成功尝试。

2 具象化:用非遗故事诠释黄河文化

精神的抽象性决定了其传播需要借助具象化的表达方式。媒体融合时代,受众对叙事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讲述”为核心的方法略显单一,难以共情。近年来,“讲故事”的方式已经成为文化类节目的主要形式,用全新的逻辑线架构历史,勾连现实,将情感付诸具体人物上,娓娓道来。例如,《典籍里的中国》的“天工开物”篇,将宋应星和袁隆平两位人物结合起来,通过情节延展,展现我国历代传承的匠人精神与忧民之思。与传统文化类综艺不同的是,《黄河魂》节目首次将黄河文化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结合,用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承载抽象的黄河文化,不仅实现了对黄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巡礼,也深化了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核。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黄河文化均为中华基因的重要载体,二者结合,既可以对当前非遗类文化节目的较为缺失进行有效补充,也可以借力非遗热度宣传黄河文化,达到共享、共赢。“讲什么”和“怎么讲”是讲故事的两大难点,为了使非遗技艺的诠释更有看点,《黄河魂》节目设置“黄河摆渡人”“非遗传承人”两种人物角色,“摆渡人”负责推介、背景知识补充和现场参与体验,“传承人”负责讲述技艺发展史、呈现技艺和表达情感。两种视角的配合从知识性和共情性两方面实现了黄河文化的具象化。

2.1 讲具有“知识性”的黄河故事

文化的代代相传也是知识的普及化过程,每一种文化都饱含严密的框架体系,这也是文化能够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去挖掘的魅力所在。文化类综艺节目在策划初期就确定了其传递知识、进行文化普及的方向,担负着启蒙、教育、激励的社会功能。《黄河魂》节目中内嵌了大量知识性的黄河故事,有效通过形象的视听语言具象化,生动地将黄河文化中的知识要点进行传播。例如,第5期中对非遗技艺古琴的呈现。在呈现过程中,首先通过传承人巫娜自述的方式介绍了古琴的由来、演绎方式;其次进行现场演奏,同时配合视频讲解古琴基本构造;再次由专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解读。整个过程层层递进,引导受众在较为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感知风骨。

2.2 讲具有“共情性”的黄河故事

如果说知识性是文化进行沟通传播的基础,那共情性则是文化得以绵延的内核,能否激发文化共情是传统文化能否跨越时间,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的主要问题。“共情”又被称为“移情”“同感”,指的是个体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情境下作出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进入传播领域后,共情指的是借助某种手段,通过激发情绪、情感的方式强化理解,加深记忆并产生认同的传播策略。讲述具有共情性的黄河故事是《黄河魂》节目的创新点之一,非遗传承人的聚集和分享有效实现了节目对黄河文化多侧面和多角度的解读。一直以来,黄河沿岸地区文化传递相对闭塞,导致人们对于“黄河”这一符号的认知基本停留在诸如“母亲河”“《黄河大合唱》”“国家形象名片”等标签上,较为宏观与固化,鲜有人能将黄河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这为大众媒介进行文化传播提供了突破口,也响应了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的号召。《黄河魂》节目将观众称为“非遗守护团”,在舞台设计上,巧妙地将观众席分成两部分,呼应黄河两岸的地理特征,并在主持词中强调让观众“两岸就座”,形式和语言的双重暗示可以激发受众情感,对于其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有一定帮助。此外,在表演节目的选择上,也有意识地通过“融合”体现“共情”。例如,第3期节目介绍陕西非遗秦腔技艺时,并没有选择常见的秦腔演绎曲目,而是以内蒙古地区传颂度颇高的故事《昭君出塞》为切入点,这样的编排将黄河两岸文化精髓结合起来,用观众熟悉的内容展现陌生的,进而促进情感的共鸣,延展传播效果。

3 情感化:以交互性进行精神引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国家软实力,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支撑。从历史发展来看,黄河流域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流互动的中枢位置,这一特殊的地理因素也使得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拓拼搏等成为黄河文化的内核,展现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包容性。在新时代挖掘和弘扬黄河文化,需要把握好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属性。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事件必须在电视话语的视听形式范围之内符号化。”[4]电视媒体作为大众媒介的代表,受众群体庞大,对文化符号进行编码需要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与兴趣。《黄河魂》节目大量采用话语形式对黄河元素进行编码,通过互动采访的方式将文化精神内涵落地,采访问题以“为什么选择”和“经历如何”为主线,引导非遗传承人和现场专家进行互动沟通。在第1期节目中,年轻的归国造型师、非遗文化爱好者刘璐在主持人的引导之下,讲述她制作女娲服饰的设计思路,灵感来源于《淮南子》和《山海经》。通过交互采访,节目将年轻一代对于文化传承的见解与理念进行了生动呈现,第一视角的情感性展露无遗,也强化了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性。在第2期节目介绍河南豫剧时,传承人范静谈及自己的演艺理念,提到了家风的传承,展现了黄河沿岸地区老百姓重视家庭的传统。可以看出,在黄河精神的呈现上,节目有意识地以黄河元素为勾连点,联结起过去与未来,延展历史文脉精髓的同时,尽可能地贴合现代社会特点,进行价值观的引领。

4 结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将黄河元素纳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中是创新当前节目的有效路径,更是大众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所在。“以黄河述中国,以非遗呈华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黄河魂》节目将黄河元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融合,是对文化类综艺进行内容拓展的有益尝试,符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5]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以黄河元素为支点进行文化节目的整体建构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其长尾效应也值得关注,尤其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地域融合,激活本地区文旅活力等方面,主流电视媒体文化类节目也将随着纵深领域的深度挖掘迈向新的起点。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黄河娃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