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方式探索
——以莒县周姑戏为例

2023-11-21 10:33张晓慧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7期
关键词:莒县纪录片文化

岳 琳 张晓慧

(作者单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如今,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周姑戏的表演市场趋于收缩,演出活动日渐减少,演唱人才渐老渐少,少有人问津。面对这一现状,当地的各级政府作出了相关决策,以加强这一地域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力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但目前学术界对莒县周姑戏的研究有限,大众认知度较低,不像京剧、黄梅戏等声名远播,周姑戏的宣传和保护力度还需再加强。

微纪录片和传统纪录片一样,具有文化载体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影视艺术[2]。本文研究的纪录片属于文化类微纪录片,文化微纪录片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文化产业的振兴,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类微纪录片题材丰富,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更容易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对优秀地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探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周姑戏的保护与传播方法,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思考,并结合微纪录片《乡音》中莒县周姑戏的传播方法与叙事技巧,探究微纪录片对地域文化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进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地域文化的目标。

1 莒县周姑戏在地域文化上的表现

1.1 莒县周姑戏的起源

莒县作为莒文化的中心,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中地方戏曲——莒县周姑戏,俗称“周姑子戏”,有时依照方言叫为“肘鼓子戏”“拉魂腔”“拴老婆橛子”,深受莒县与周边区域劳动人民的喜爱,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戏。周姑子戏的由来有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清朝年间,日照地区有一村姑,为躲避父母主张的婚姻而离家出走,靠沿街乞讨为生,出走过程中逢人便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周围人怜惜她的同时,也被她清朗的音调和婉转的唱腔所打动,久而久之,老百姓就将这种带有哭诉腔调的曲叫作“周姑调”。出乎意料的是,周姑戏的传播契机来自饥荒之时,乞讨者讨饭时的门歌帮腔,演唱常以月琴、扬琴、二胡、板鼓、快板等伴奏。周姑戏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京剧、吕剧等曲种的特点,同样有生旦净丑等角色,并能将同样的曲目唱出周姑戏独有的韵调。

1.2 莒县周姑戏的发展现状

莒县周姑戏历经百年发展至今,从“宁舍一顿饭,不舍周姑戏”这样大众喜爱的民间传统小戏发展到如今的生存堪忧,仅存的周姑戏剧团的体量也因组织形式单一、演出机会减少而日益收缩[3]。时间迈进21世纪,家家户户电视普及,专业的影院也越来越多,加上互联网崛起,电脑和手机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工具,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传统的戏剧团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受到了冲击,下乡表演时,观众从过去的万分期待、座无虚席,到如今的人数寥寥且基本为中老年人,周姑戏的受关注度不断下降。

截至目前,莒县有7个周姑戏团,多数是以乡镇为单位且为业余团体,由喜爱周姑戏的乡民自行自愿组团。以夏庄镇周姑戏团为例,剧团正式成立于1995年,现任团长为赵国芬老师,团中聘任了多名原莒县小店乡周姑戏团的骨干,如胡剑夫老师,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莒县周姑戏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夏庄镇周姑戏团的前任团长。区域内各个剧团间关系紧密,常有走动,跨团参演也较为常见。

目前剧团的发展主要是受地方政府的扶持,首先表现为政府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利用“一年一村一场戏”“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形成小规模的周姑戏团下乡演出,并发放资金作为鼓励。同时,地方电视台还组织周姑戏创新节目录制与制作,并于地方电视台播出。其次,于春节、元宵节等大型节庆日开展文化演出,将周姑表演推向更隆重的舞台。再次,素质教育背景下“五育”并举,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将周姑戏作为兴趣课融入地方校园。总之,在传播方面整体呈现为以政策支持维持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特点。

然而,必须直视的问题较多,表演市场小,演唱人才渐老渐少,学戏的人也越来越少,曲艺人多为亲戚关系,仅在家族范围内保留传承,喜爱听周姑戏的基本也是中老年人。演出的舞台局限较多,也没有学校设置与周姑戏相关的学习和研究项目,受社会关注度低,未来发展举步维艰,不能与京剧、黄梅戏等相比拟。在对赵国芬团长的采访中得知,虽然地方政府会给予剧团扶持,爱好周姑戏的中老年人可以在空闲时将精力放在唱戏表演上,还能获得部分生活补贴,但是单凭政策红利,青壮年人若把周姑戏作为自己的事业是很难养家糊口的。

2 地域文化在微纪录片中的传播方法

2.1 非遗微纪录片《乡音》的叙事技巧

通过网络浏览,笔者发现关于周姑戏的影像多数来自表演艺人的随拍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留意后,也只发现了两部关注周姑戏的微纪录片。在此种背景下,笔者以微纪录片《乡音》为参照,结合影片的传播方法,分别从叙事技巧与视听语言两个角度分析非遗微纪录片《乡音》对地域文化遗产莒县周姑戏的表达。

在叙事结构方面,创作者采用了缀合式团块结构,并没有以矛盾冲突为焦点,而是将两大拍摄板块进行非时空的叙事片段缀合,以达到“形散神聚”的叙事目的,表达了目前莒县周姑戏虽然发展状况举步维艰,但仍有传承人凭借热爱在为延续地域文化遗产作出努力。《乡音》以周姑戏为线索,首先表现了一群饱含热情的中老年周姑戏剧团表演者在凛冽的寒风中,面对台下寥寥无几的观众,仍在用心准备演出。表演者们演出了一段《张郎休妻》,该唱段取材于灶王老爷和灶王娘娘封神前的生活故事,表现家长里短,台下的观众时而欢笑,时而感动。通过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戏曲内容又引出片子的另一段内容,即展现夏庄镇周姑戏团的赵国芬团长,讲述她与周姑戏的渊源。片中展现了赵团长虽然在从事周姑戏演出过程中遇到了家庭、事业、爱好等多方面的冲突,但出于对周姑戏的热爱,她仍以乐观的心态继续带领团队从事着周姑戏表演,传承地域文化遗产。

在叙事视角方面,微纪录片《乡音》应用了热内特叙事聚焦理论中的无聚焦和内聚焦两种理论来完成叙事。无聚焦,即第三视角,通过画面和声音引领观者的视线,展现周姑戏地方性的特点。在开场的段落,导演通过全景镜头展现了剧团表演者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场景,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周姑戏的现场表演内容。表演者们用方言演唱,唱腔以莒地方言为基调,口语化强。演唱形式有唱词和念白,唱腔最大的特色在于句子最后的尾声常用哎、咦、呀、哟、嗬等衬字,演唱中经常同主音转换,节奏短促,迅速有力又饱含深情[3]。内聚焦,也就是影片中叙事者的视角,是以平民性的对等角度叙述,接地气,真实性强,观众可以跟随主人公的讲述揣摩其真实的经历,更能启发观众思考。其中,在对赵国芬团长采访的段落中,赵团长声情并茂地进行了一段周姑戏即兴表演。周姑戏表演具有灵活性,演出时对角色的设定并不固定,男女均可反串,常见的有口戴髯口的老生反串步履蹒跚的老旦,还有端庄文雅的青衣反串头戴幞头、手拿轻扇的小生,舞台效果惊艳。赵团长平日还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过多场表演,不少周姑戏爱好者会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进行观看,线上互动粉丝可以达到上万人。

2.2 微纪录片《乡音》的视听语言

微纪录片对视听语言各个元素的使用也非常灵活,并不会因为微小而有所减半。在对视听语言的分析中,笔者主要围绕镜头的运用、同期声与解说词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镜头语言使用方面,长镜头在片中被多次使用。长镜头不但能展现出原生态的地域风情,保持时空的连续性,还能更好还原真实情境。伴奏起,《张郎休妻》被演员们再次带上舞台,张生对丁香的冷落与无情,使丁香声泪俱下,长镜头的记录能够完整保留这段表演中人物的情绪,此刻屏幕前的观众和台下的观众观赏了同一段时空情境,能够像现场观众一样感受表演者的情绪,并为之感动。

在特写镜头的牵引下,观者可以无限接近淳朴的剧团演员们,了解曲艺人的另一面。演员老师们在寒冷的室外赶妆却并没有表现出疲惫,而是面带喜悦与兴奋。观众也能通过特写镜头凝视演员的妆容,不难发现日常看到的舞台上面容红润娇嫩的演员,现实中脸上早已布满岁月的痕迹。同时,特写镜头也对准了演员们上妆的材料,那些瓶瓶罐罐虽然极其简陋,却装扮出了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形象。所有细节被特写镜头逐一放大,强烈的反差足以让观众惊叹与沉思。

在声音方面,笔者主要借助同期声和解说词的相互配合进行分析。在影片中,人声作为同期声被大量保留下来,且均是充满莒地风味的方言,很好保留了地域特色。周姑戏本就是一项民间艺术,表演中演员在念白时就是用地域方言来呈现,整个演出幽默诙谐,酣畅淋漓,其中的“土”味只有通过方言才能推动其艺术效果的形成。方言的呈现可以活跃影片氛围,在地域性的叙事上更能突出地域文化的艺术价值和传播价值,解说词的使用也可以辅助观众加深对莒县周姑戏这种地域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感受,使影片的表达内容更加立体与直接。

3 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展望

3.1 地域文化的保护

“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专属印章,地域特色或者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识别最好的载体。”[4]周姑戏是莒县一个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但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对于莒县地区的年轻人来说,有的人只知道有这个符号的存在但没有留意过,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周姑戏的存在,更不用想外界的人会了解多少了。

非遗微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表现手段,对于地域文化保护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可以通过创作非遗微纪录片的形式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在创作非遗微纪录片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唤醒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首先,在多元叙事与表达方面可以通过多元的叙事手法,让观众深入了解周姑戏的历史渊源、传承过程、演出形式等。可以通过采访当地老艺人、专家学者、年轻传承人等多个视角,呈现周姑戏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和意义。另外,可以采用纪实、故事化、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使观众在欣赏微纪录片的同时获得更加深入全面的认知。

其次,在地域特色与文化色彩方面要强调周姑戏作为莒县地域文化符号的重要性,突出其在地区文化中的独特地位。通过展现莒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传统节日等与周姑戏相关的元素,将周姑戏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能够增强观众的地域认同感。同时,还要把握并利用主流平台传播的优势,将非遗微纪录片发布在主流平台上,如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扩大文化传播范围,触及更多的受众群体。通过这些渠道,有利于让非遗文化走进普通观众的生活,增强文化传承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另外,非遗微纪录片也有利于文献保存和学术研究,通过影像记录,将周姑戏的演变与传承留存下来,能够为后人提供宝贵的研究参考,从而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非遗微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创作手段,可以成为地域文化保护的有力工具。通过多元叙事与表达,突出地域特色与文化色彩,利用影视手段展现非遗的魅力,结合主流平台传播,以及文献保存和研究参考的价值,非遗微纪录片能够唤醒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重视,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凝聚民族精神,保护地域文化。

3.2 地域文化的展望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个性魅力,往往深植于各地域文化之中,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个性风格与内在价值的直接承担者。”[5]地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传承人的执着与坚守,利用非遗微纪录片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域文化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个性风格与内在价值的直接承担者。

在周姑戏的微纪录片中,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周姑戏演员们传承地域文化的坚守和执着。剧团中年过花甲的老者抱着豁达的态度,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是地域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和见证者。微纪录片通过展现他们的努力和艰辛,让观众认识到文化的传承需要代代相传的坚持和付出。

笔者想要强调的是,保护地域文化不应仅止于口号和表面,更需要付诸实际行动,即在思想上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践中,需要采取更多有力的措施,如加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鼓励青年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加强地域文化的教育普及,推广传统文化艺术等。通过凝聚情感和力量,能够保护和传承生存在华夏土地上的每一个小小的地域文化,使其在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长河中继续奔流涌动。

唯有付出实际行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才能真正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保护。

猜你喜欢
莒县纪录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钟灵毓秀 千年莒县
莒县红色文化调查报告
莒县高中化学微格教学展示在莒县四中召开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谁远谁近?
山东省莒县2003—2013年登记结核病流行特征及DOTS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