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慧 孙年军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
人工智能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中的技术辅助工具,能够促进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丰富与进步,改进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与传播流程。目前,受各地技术研发水平不同、使用场景不一、使用频率不同等条件的影响,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更好、更规范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生产质量与水平,是当下媒体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早在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与百度智能云等合作组建了“人工智能编辑部”,率先拉开了主流媒体智媒体转型发展的时代大幕。2020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及网络视听内容生产、融合服务、安全发展等各方面,紧跟技术升级,不断涌现新的亮点[1]。
在内容生产方面,以国内生成式对话产品为例,截至2023年2月17日,已有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荆楚网和极目新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上游新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长江日报》和九派新闻、杭报集团橙柿互动、新华报业爱南京客户端、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湖北广电、河南广电、贵州广电、山东广电、广东广电、长沙广电等媒体机构相继官宣接入百度“文心一言”,累计有161家媒体成为其首批生态合作伙伴[2]。生成式对话产品可以帮助新闻采编、综艺节目制作等进一步提升效率和创新水平,也可以赋能虚拟主播更生动的“人格化”语言模式。在采编一线,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语音转写技术、翻译技术可以帮助编辑、记者节省新闻采写时间。另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快速甄别音视频中隐含的敏感词汇,加快审核速度,降低人工审核出错率。
同时,AI、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等新技术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大型晚会、体育赛事及重大活动。AI让大型晚会千变万化,AR让舞台布景更加绚丽。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就采用了AI设计,给观众营造了更丰富的舞台视觉呈现氛围。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AI手语技术的更新迭代,并在我国新闻报道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目前,AI手语技术主要在新闻、气象、科教、综艺等节目中广泛应用。截至2023年3月,已有337家机构安装了人工智能的视频直播系统,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国家级1家、省级台10家、省会台17家、市级台95家、县级台211家、公司3家)。AI手语广泛应用于“两会”报道等时政新闻报道中,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强调,要“推动虚拟主播、动画手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创新节目形态。”截至2023年5月,国内多家广电机构已推出了自己的虚拟数字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上海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接连在“虚拟人”领域有所布局,“AI王冠”“海蓝”“小漾”“申雅”“时间小妮”“谷小雨”等虚拟主持人纷纷亮相。
2023年3月,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了超写实数字主持人“海蓝”,她以“评论员”身份在《山东新闻联播》短视频“主播说”专栏亮相,《山东新闻联播》成为全国首档启用超写实数字主持人的省级新闻联播栏目。同年4月,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上,4K高清客服机让“海蓝”展现出更多客服功能,它不仅能让“海蓝”的表情、动作、口型、情感完美融合,还使其具备了视觉分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等能力,通过问答提升参观者的体验,真正做到人机交互,参观者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动作捕捉操控“海蓝”,打破概念的边界互动形式。同时,数字主持人“海蓝”还积极参与到山东省的公益服务当中,担任“山东省森林防火宣传公益大使”,利用人机交互的特长,普及推广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森林火灾预防、扑救知识。
除了数字主持人参与公共服务,国内广电机构积极探索的“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新场景正在不断拓展。2022年,中国广电广州公司研发的“应急广播+智能监控”联动系统,就将AI智能摄像头与广州市应急广播系统绑定,具有日常广播宣传、AI人物识别、自动语音提醒、智能分析、远程喊话劝离及记录备案等功能。应急广播平台在实现市、区、镇(街道)、村四级应急信息联动的基础上,还能够用该智能监控系统对重点水域进行广播宣传和摄像头常态化巡查,有效提高防溺水监管能力,一定程度上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而在营销服务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数据分析可以在电视购物、广告投放等方面,帮助广播电视机构更迅速、全面地为用户画像,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山东广电传媒集团旗下的海看网络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海看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云平台,围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充分发挥5G、云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智能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山东基于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打造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的智慧融媒解决方案,对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探索数字乡村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4]。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广播电视机构中还存在明显差距。
同样以虚拟数字主持人为例,目前各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数字主持人”在写实程度、交互程度、应用范围等方面各有千秋,合作研发平台和投入也有所区别。因此,这些“数字主持人”在“形象设计”和“人格化”方面,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受地区发展水平影响,各地广播电视行业虽然利用AI播报、AI算法等技术提升了播报效率和传播速度,但是内容实际输出的广度也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技术应用的普及,新技术迭代会带来相应的急需规范的问题。2019年5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版)》,对我国当时的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2019年至今,广播电视领域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涌现出更多、更新的技术手段,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行业规范的增补和修改。
2023年7月13日,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5]。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行业在包含网络视听等方面的节目制作当中,如果想要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必须及时关注、遵循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最新管理办法,避免出现违规等情况。
目前,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开信息,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对深度伪造治理、视频增强修复质量评价、沉浸式内容智能构建、深度学习大模型技术研究、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方向都有深入研究。在研究基础上,应该及时出台相应的行业应用规范。
在广播电视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量的用户数据进行学习和优化。因此,用户数据隐私问题必须持续重视。例如,在个性化推荐方面,需要获取用户的观看历史、兴趣爱好、地理位置等信息,才能推荐最适合用户的内容。然而,这些用户数据包含了用户的隐私信息,如个人身份、偏好、观看习惯等,如果这些数据泄露或被不当使用,将会对用户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数据隐私问题,各级广播电视台及下属研发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如加强数据安全性保护、限制数据使用权限、采用脱敏技术等,并继续进一步强化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人工智能技术更新很快,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更新,以保证技术的竞争力。虽然国内有不少广播电视台开始尝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但整体来看,行业内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大多以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为主。尤其是对于一些地市级以下的广播电视台来说,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较为困难。这导致一些广播电视台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进展缓慢,难以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此外,智能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广播电视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相对较少,缺乏人才也限制了广播电视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应用能力。
广播电视行业中,产品研发周期通常比较长,一般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才能推出一个新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速度很快,产品的研发周期可能会超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速度,导致节目产品还未投入使用就面临技术落后的窘境。
因此,在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周期的因素。广播电视台需要制订长期的技术规划,预估未来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以确定研发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学术界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合作,以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节目研发中的研究和发展,减少重复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广电结合的新赛道上取得竞争优势。
第一,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创作生产中的辅助作用。针对人工智能情感表达能力有限和创意能力不足的现状,在制作节目时,虽然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节目内容、情感等方面的分析和推荐,但应该始终强调人的主导核心地位,加强人的审美和判断,把控节目创作。
第二,警惕面向大众的个性化推荐的信息过滤。虽然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数据和行为,实现个性化推荐,但个性化推荐反过来也可能造成信息过滤过度的问题,在优化推荐的过程中破坏节目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因此,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还需注重对算法的监督和调整,确保其公正性和透明度,避免偏向和歧视。同时,建立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更新机制,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
第三,加强对数据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以虚拟数字人为例,与实体的机器人不同,它更加需要依赖显示设备,这限制了数字虚拟主持人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自由度。针对这种局限性,有以下建议:
3.2.1 增加多种数字虚拟主持人展示方式
可以通过增加多种展示方式,如投影、AR/VR技术等,来减少数字虚拟主持人依赖显示设备的限制。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投影技术将数字虚拟主持人的形象投影在墙面、天花板等不同的平面上,实现无须显示设备的展示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AR/VR技术,将数字虚拟主持人的形象放置在现实场景中或者虚拟环境中,让用户可以通过眼镜、头戴式设备等方式直接与其互动。
3.2.2 研发新型的交互方式
可以通过研发新型的交互方式,如手势控制、语音识别、虚拟现实等,使数字虚拟主持人能够更加自由地展示和互动。
3.2.3 利用5G技术
5G技术的高速率和低延迟能够支持更加复杂、高质量的数字虚拟主持人内容的传输,同时也能实现数字虚拟主持人在无线环境下更加流畅和高效的应用。
除虚拟主持人、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创作文本、智能语音交互、智能客服、内容推荐和广告优化等应用场景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还可以拓展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管和管理。例如,通过视频内容的自动识别和分析来实现内容的审核和监管,或者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来实现行业的监管和管理。二是制作流程管理。例如,通过智能化的流程管理来实现制作流程的优化和协同,弥补在人力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漏洞。三是直播和互动。例如,在广播电视节目直播和互动中通过智能化的直播设备和技术来提高直播的效率和质量,或者通过智能化的互动方式和技术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体验。四是内容版权保护。例如,通过内容识别和水印技术来实现内容版权的保护和管理,或者通过智能化的版权交易平台来实现版权的交易和管理。
可以说,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加速发展,广播电视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为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了解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尤其是节目生产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思考和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在广电领域应用中所产生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同广播电视的深度融合,促进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
相信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创新变革,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媒体融合发展等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拓展、加速迭代和更新应用,会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