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诗
(作者单位:一汽丰田汽车成都公司)
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要课题,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为媒体融合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呈现出传播平台多样化、传播对象广泛化、传播技术智能化、传播格局纵深化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媒体融合在发展程度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的问题也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必须毫不动摇地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正”,才能克服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创媒体融合发展之“新”,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更好、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新兴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失,两者之间正处于此消彼长、优势互补的一体化融合发展过程,而不是谁主谁次、谁强谁弱的相互替代过程[1]。从目前情况来看,媒体融合的新环境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传播平台多样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进一步扩展了媒体传播的平台,不仅有电视、报纸、广播等线下传播平台,还有微博、微信等线上传播平台。此外,一些传统媒体也可以根据自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平台或者允许其他App入驻的方式,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更好融合。
第二,传播对象广泛化。生产引发需求,需求刺激生产,传播对象的广泛化既是传播平台多样化的重要结果,又是推动传播平台多样化的重要因素。从国内范围来看,多样化、多层次的新闻信息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国际范围来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每个国家都是新闻传播链条上的锁扣,新闻传播的对象也早已突破国界走向国外。
第三,传播技术智能化。科技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智能化发展是媒体融合的新趋势。5G、智能机器人、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大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度,突破了人类生理活动的限制,为探索更多真实、动态、有效的新闻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四,融合格局纵深化。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还应当包括各级、各类媒体的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已经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大众到专业的方向发展。
媒体融合在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从媒体“相加”到媒体“融合”必然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媒体融合发展不均和媒体管理相对落后。前者从客体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媒体融合的问题,后者从主体监管的角度来分析媒体融合的问题。
一是媒体融合发展不均。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向好,另一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媒体融合发展情况相对较为滞后。从横向来看,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媒体融合发展不均、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媒体融合发展不均。从纵向来看,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发展不均、大众媒体和主流媒体发展不均、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发展不均。相较于新兴媒体“快”“新”“奇”的特点,传统媒体在内容形式创新、吸纳用户的注意力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相较于中央媒体在技术、内容、重大事件的舆论导向等方面的优势,县级的媒体融合普及工作仍需加快脚步。
二是媒体管理相对落后。首先,缺乏相应的媒体管理人才队伍。一方面,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由于缺乏相应的薪资、激励制度等方面的优势,传统媒体人才流失加快;另一方面,由于新兴媒体对媒体人才在技术上有着更高要求,存在着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媒体人才队伍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不对称的结构性问题,导致媒体融合缺乏专业性、全面性、技术型管理人才。其次,缺乏规范的管理标准。两种传播方式面临着两种审核标准和管理标准,导致不同部门的合作管理效率较低。加之传统媒体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往往滞后于新兴媒体,两者之间会存在着“两种声音”,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最后,网络空间管理亟待增强。媒体融合环境使得互联网平台入驻门槛变低,各种信息涌入网络空间,加之受到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媒体传播内容也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和流量,部分媒体会故意降低新闻内容的质量,制造所谓的热点话题,严重影响媒体优质内容的创作,使得大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急剧下降[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宣传工作性质、工作作用及工作规律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的理论结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对于当今变化着的新闻媒体实践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新闻报刊事业的探索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以《莱茵报》为中心开展的新闻报刊实践活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思想的萌芽时期;二是以《新莱茵报》为中心开展的新闻报刊实践活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思想的发展时期;三是以《社会民主党人报》为中心开展的新闻报刊实践活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新闻观的成熟时期。其中蕴含的自由报刊思想、人民报刊思想、党报思想对于当前媒体融合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新闻观以党性原则和正确的导向为鲜明主线,以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为关键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行动指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又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的理论创新。
党性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点,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报刊思想、党报思想,到习近平新闻观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党和人民始终是贯穿新闻报刊工作的一根主线,为媒体融合工作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向。
一方面,唯物史观主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其总体意志代表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趋势。媒体融合工作以人民性为价值指引,既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统一。“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3]新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要更好地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为自身赢得时代价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新闻观。无产阶级政党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始终起着指南针和定盘星的作用。特别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各种声音相互激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站稳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阵地,让党的主旋律奏得更响、传得更广。“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11。因此,人民性和党性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党性,媒体融合工作才有正确的舆论方向;坚持人民性,媒体融合工作才有正确的价值归宿。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批判的武器”,是以新闻宣传的形式同一切损害党的健康肌体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矛盾的斗争性是由对立和统一形成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推动旧事物矛盾解决的动力[5]。新闻舆论工作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无产阶级政党的新闻工作应该是在发扬新闻工作积极方面的同时创造条件将消极的方面转化为积极的方面。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工作应该包括正面宣传和批判斗争两个方面。从正面宣传来看,媒体融合工作应该抢占主流舆论的新高地。新时代媒体融合工作应该分清主流和支流,始终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民群众的解放为最高目标,抓住新闻媒体工作的主流价值取向,确保无产阶级政党新闻工作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味。从批判斗争来看,新闻媒体工作应当发挥“笔杆子”的精神力量。“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9-10新闻舆论工作者也要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将正确的主流价值内化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外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从而创造出物质力量。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是习近平新闻观的鲜明主线。“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6]212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将党性原则作为媒体融合工作的根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绝对领导。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手段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贯穿其中的党性原则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特别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党的领导应该进一步向互联网延伸,确保党对新闻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事关全局发展的领导,是事关旗帜方向的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媒体融合工作的脚步都要始终同党中央的步伐保持一致,有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媒体融合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二,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错误的舆论导向会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的舆论导向会增强党和人民的利益。“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讲导向,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6]215-216牢牢抓住媒体融合带来的机遇,发挥主流媒体在内容、技术、人才上的优势,增强主流媒体在新闻舆论传播工作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才能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正确的革命思想,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工作“高举旗帜、引领方向”的职责和使命。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指向,将党的正确主张以新闻舆论的方式传播到人民群众之中,让人民群众自觉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首先,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根据不同群众的需求创新新闻传播形式,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快、更全地了解到最新的新闻信息。同时,新闻内容要贴近群众生活,切忌“假、大、空”,让人民群众在新闻报道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工作的进展及成效,为人民提供“真、善、美”新闻报道信息。此外,媒体融合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加快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工作,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发挥好县级媒体上传人民群众的需求,下达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桥梁纽带作用。其次,要做到发展依靠人民。依靠人民衡量,群众的现实生活才是反映问题的主战场,媒体融合发展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素材,把握媒体融合工作的重点。依靠人民监督,拓宽人民监督的渠道,特别是要打通人民监督的网络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依靠人民建设,发挥人民的主体性精神,要加快健全新闻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环境,培养一批符合媒体融合发展的专业性、全面性、技术型的全媒体人才。最后,明确新闻工作者的人民公仆身份。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一方,自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客观要求,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性的标准。坚持真实性原则,就是要始终忠于事实,反对将事实主观化、扭曲化的做法,根据事实来报道新闻,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报道新闻。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性,才能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既要坚持理论的真实性,又要坚持实践的真实性。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坚持真实性,就是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上推动媒体融合工作创新发展。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坚持真实性,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走出编辑室,走入实际生活。媒体融合工作要避免出现虚假新闻、低俗新闻,必须坚持从事实出发,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真实问题,力求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同时,要严把新闻内容的审查关,特别是要严格把控网络信息准入的审核,把好互联网这一关,从源头上避免各种错误信息的流入。另一方面,应势而谋,顺势而为。媒体融合工作要瞄准科技发展趋势,把握新闻传播规律,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增强新闻传播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两手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随着时代和实践变化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同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相比,如今新闻报刊工作在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手段、传播的范围、传播的形式等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闻实践的范围向网络空间延伸、向国际世界延伸,给新闻传播工作带来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的困难。因此,在坚持新闻工作基本原则不变的基础上,新闻传播要进一步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创新新闻传播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实现统筹推进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一盘棋,国际国内一张网。
一手抓“线下”,一手抓“线上”。传统媒体主要面向线下,新兴媒体主要面向线上,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必然要求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要发挥传统媒体在人才积累、内容深化、规范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又要发挥新兴媒体在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构建线下线上统一的行业规范,确保线上线下一种声音,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能。与此同时,增强互联网思维,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工作,让主流媒体走进网络传播阵地,唱响网上主旋律。一手抓“国内”,一手抓“国际”。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让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因此,要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到“形于中”而“发于外”。以国内媒体融合发展为依托,加快媒体融合的核心技术研发,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支撑;牢牢把握国际传播话语权、主动权,让中国故事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国内新闻媒体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长期以来在实践探索中总结的理论结晶,对于当今媒体融合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在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结合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特别是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强新闻传播工作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