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背景下影视作品的舆论探究
——以电视剧《狂飙》为例

2023-11-21 10:33王雨石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7期
关键词:狂飙舆论受众

王雨石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

碎片化是当前媒体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向,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其在传播本质上来说是整个社会碎片化或多元化的体现。喻国明教授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媒体的传播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线上与线下社交的不断融合,影视作品的传播也出现了碎片化的特征。影视作品传播的碎片化,一方面指影视作品本身以短小精悍的方式进行传播,另一方面也指通过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对影视作品进行传播[1]。

1 影视碎片化传播优势

影视作品传播碎片化是在短视频时代,将影视剧与短视频传播优势相结合的一种移动传播新形态。首先,受众往往通过影视作品的碎片化传播被剧集“名场面”和预告短视频吸引,进而选择观看剧集完整版。当前的网剧短视频内容形态包括两类:一是对当下热播剧集进行剪辑与解说,实现在播剧的收视效果。以动作、奇幻、喜剧、玄幻等题材为主,在内容传播上以剧情的内容分发为着力点,通过剧情内容扩散吸引更多的观众。二是对以往剧集进行混剪或重编,将十几或几十集的网剧重新编排为一段或几段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以达到引起观众怀旧的共鸣、剧集收视继增的传播效果[2]。作为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的休闲选择,短视频带有天然的娱乐性,无论是碎片化的视频传播,还是影视作品所引发的碎片化舆论,都可以此来增加多变的话题形式,帮助影视作品宣发营销。其次,依托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线上传播,可及时将作品信息精准传递给观众,再借助这些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基数的优势,能在短时间内将作品触达大量的潜在受众群体,从而使更多的潜在消费者转化为实际的观看人群。这种长视频与短视频的互利共生之道,已经成为提升影视作品传播力的重要渠道。

2 影视碎片化传播下的舆论现状分析

如今,碎片化背景下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影视传播创造了一种新型传播渠道,使影视传播从传统的商业宣传逐渐转变为受众自主的交流。用户可以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使用转发、评论、“@”等日常操作,在观看该作品时及时评论,利用话题传播区扩大影视作品传播范围,围绕某一话题发声,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舆论环境。当受传者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化群体时,舆论便会出现多样化、碎片化的趋势。

2.1 碎片化剪辑导致认知偏差

影视艺术创作本身就是镜头与镜头、情节和情节的组接,以镜头为基本单位进行组构,不同的镜头组接方式表达不同的含义内容。目前,短视频平台现有的视频剪辑类型基本分为以下三类:拼接型剪辑、解说型剪辑、二次创作型剪辑。拼接型剪辑通常截取原影视作品的不同节点,针对同一部影视作品,不同的创作者在内容和情节上的侧重点多有不同,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PGC)和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多方观点井喷。由于在重新剪辑时剧中的一些情节必然会被缩减,此种情况下会导致原创作者埋藏的伏笔和暗喻被舍弃。这样一来,碎片化剪辑的重新编码会使剧集的原有内涵被弱化,再创作过程中短视频创作者本身的意识倾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主观意识。解说型剪辑在画面拼接的基础上,加入了剧情解说和精彩推荐,通常该类创作会在封面或字幕加入带有一定评价的标题。受众在观看解说时,无须对情节进行分析揣摩,而是直白接受解说人的观点,某种意义上也会导致认知偏差。然而,与以上两种剪辑类型不同的是,二次创作型剪辑不仅不受原作品主题限制,还可借助其他元素形成新的短视频,从而完成脱离原影视作品框架的个性化呈现。其情节内容与原作关联度极低,甚至仅仅是截取原作的几个片段,完全依靠二创作者的价值取向进行创作传播。二次剪辑的创作者往往在同一作品上与原创作者的价值判断存在极大差异,且媒介素养和个人素养并不高,其作品很可能充斥着不良价值观,极易引导观众产生负面情绪。

在《狂飙》的影视片段中,有的短视频发布者会根据第一集高启强被打后在警察局吃饺子的片段,引导受众站在被欺凌者的角度进行共情。在短视频的评论区会出现“吃的是饺子,嚼的是人间苦难”“因为这段,他以后做什么我都能理解”等评论。但《狂飙》作为国家扫黑除恶行动成果的影像化表达,是为了带领观众了解黑恶势力崛起的缘由以及扫黑除恶的艰辛[3]。然而,短视频平台大多数受众的观点却偏离了这一点。这种舆论导向明显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与影视作品本身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念相背离。

2.2 碎片化舆论引发的收视热潮

短视频平台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将交流模式变成媒体与用户的双向交流以及用户同用户之间的多向沟通与对话,实现了“关系统一”[4]。影视作品能够设定一个更符合当前社会现实的基调,并影响主流舆论。通过独特而多样的人物和故事,传达关于社会现实和主流观念的想法和看法,鼓励观众自发地辩论和探索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传统的影视创作是创作者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的。思想内容交流主要停留在创作者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但在新媒体的交互作用之下,观众在影视原作品、剧集碎片化的二创短视频以及其他受众评论的三方影响之下,涌现出更多的观点。《狂飙》正是顺势而变,不断调整内容和叙事节奏与观众对话,在戏剧故事和现实投射的平衡基础上折射出了人性多元的一面,兼顾了正确引导、教育受众的功能。

该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作为中央政法委指导创作的扫黑题材系列剧作之一,《狂飙》通过一场正、反两派人物的角力,讲述了一起惊心动魄的扫黑大戏。该剧在爱奇艺平台播放热度值破11 800,剧作艺术呈现兼顾了传统电视观众与互联网观众的审美习惯,播出期间演员以剧中人物身份与观众直播互动,爆梗不断,传播创新更是拉近了剧作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距离,有效提升了影响力。截至2023年2月1日,仅抖音平台关于爆款剧集《狂飙》全站投稿194万条视频,累计点赞1.2亿,产生1 262万条相关评论。“花式”爆梗,引发全民追剧热潮,实现了收视口碑双丰收。

3 有效增强碎片化背景下影视作品的舆论引领

3.1 把控和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国在政策导向上认为影视等娱乐资源的定位是寓教于乐,也就是说,影视作品在提供给观众欢乐的同时,也要在其中赋予教育意义。这就决定了影视作品本身具有极强的舆论倾向性。在作品角色的选取、情节和剧本设定、主题升华等编排上就设定了舆论基调[5]。然而,碎片化的情节或观点展示会导致观众以偏概全,忽略事件发生的完整过程,从而产生片面的认知。在《狂飙》热播期间,“安欣轴”登上了热搜,不少观众表示剧中的主角——安欣,太过于正直,太轴,不真实。事实上,关于人物设计,“安欣集中了优秀干警的所有品质,是万千英雄的缩影”[6]。因此,这种舆论的片面性已不限于对影视作品的评价,还触及社会道德伦理、主流思想等问题。一些片面的认识会导致许多错误的意见表达。短视频账号为了流量和经济效益,过度吸引公众对作品中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争议点的关注,导致舆论对立的现象。

对此,影视作品碎片化传播的影响是深入且多方面的,作为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它对个体的影响最为直接。信息逐渐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认知行为和思想意识,但人们对这种碎片化的意识并不强烈,也没有对其进行批评。创作者不能为了流量和经济效益而增加作品的主观夸张性,也不能在作品中向受众指出过多违背社会发展的问题,这样会导致舆论的冲突。无论是作为影视作品的原创者还是短视频二创作者,都要强调对信息的把控,在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的前提下,避免出现消极、保守的心态和决断,及时主动发布价值观正确的优质视频,以更加宏观的视野去精准呈现更多优质的内容。

3.2 完善舆情监督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对新媒体,我们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须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截至2023年2月1日,抖音平台上《狂飙》主话题播放量超240亿,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75亿。剧集播出期间,《狂飙》官方抖音号共发布视频200余条,播放量破14亿,获赞量突破362 500万,粉丝近140万,引发全民的激烈讨论和观剧热潮。不论是剧集片段二创还是情节分析,每一个观众都会首先以创作者为中心进行作品理解和观点述评,并在其观点呈现的基础上进行裂变分享。此时,新一波观众会对前者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回复,出现相似观念聚合和对立观点并立的现象。这种由于舆论主体公众聚集的随机,和多元舆论以及意见指向涵盖范围的广泛难免会出现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声音。

《狂飙》播出期间,各大社交媒体上,喜欢反派高启强的观众不在少数。在不少观众还煞有其事地分析普通人如何才能像高启强一样走上人生巅峰时,抖音跨领域联动《人民日报》、央广网等助推“安欣你不是一个人”热点,及时引导舆论方向,牢牢抓住该剧价值内核,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公正司法的信心,以赢得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支持。因此,当同一问题出现不同舆论立场时,媒体应当及时站出,权衡影视作品传递的信息于社会是否有益,价值导向是否偏离了当前主流的价值体系,如果信息的价值观与当前核心价值观不同,可以采取适当纠正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传播正确、积极的态度和思想理念。

虽然网络短视频平台近年来飞速发展,在内容筛选方面有了初步经验,但在具体内容的筛选和控制方面仍需进一步发展。目前的短视频平台主要采用算法推荐技术审核视频内容,可算法本身并不具备审核视频内容是否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能力,极容易在一部爆款网络剧流量化价值逻辑的驱使下造成窄化、低俗、消极信息大量传播。平台应完善舆情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复审流程,同时对复审后存在问题的短视频加大惩治力度,切实提高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审核质量。

3.3 重视民意,培养网络舆论主体

“博眼球”和“蹭流量”的行为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并不少见,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自媒体往往会对影视作品做出过度的情感输出,从而导致受众对碎片化剧集的观看,从纯粹的精神满足演变为以消费情绪为主的信息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对他人观念盲听盲从,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现象。在复杂的碎片化舆论环境下,公众需要理性地思考,并普遍提高信息接收和传播的素养。影视作品的原创方应主动了解观众需要,倾听舆论的声音。网络引导不能是冰冷、高高在上、针锋相对的,而是要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培养意见领袖。碎片化时代,人们被整合进不同的舆论环境之中,在层出不穷的信息中,微博大V、抖音网红等意见领袖的意见输出相对冷冰冰的隔着屏幕的解说更容易吸引用户。他们在发布评论文章或表达观看感受的同时挖掘影视作品的内在意涵,在评论区与观点相悖的受众展开理性讨论和友好交流,形成中和的舆论认同。只有在情感共鸣下的对话才能深入身心,比起传统的一味说教的方式更能积极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将影视作品传播的发展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回应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和追求。

4 结语

网络影视作品作为如今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佐料”,不论是剧本内容还是其中的核心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观念。网络影视剧在短视频平台裂变式的碎片化传播,也在影响着大众舆论。因此,拥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保持客观态度对于公众接受观念不同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在海量信息中秉持正确价值观念,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在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传播中承担起舆论“风向标”的重任。

猜你喜欢
狂飙舆论受众
剑气凛冽起狂飙
狂飙突进的青春之歌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波士顿狂飙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