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铸 杨涛 平丽 徐文丽 张安红
近年来,东港区按照省、市工作要求,以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为契机,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加快构建农机安全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农机安全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多年未发生道路外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截至目前,全区农机总动力发展到4.58×105kW,主要农机具达12.7万台(套),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03%,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率、检验率均达89%以上,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农机挂牌率、检验率100%,2022年,东港区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進创建。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农机安全生产,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在创建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的基础上,启动了创建全国示范区的工作,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区“平安农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东港区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东政字〔2022〕22号),召开了东港区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时间节点、重点工作及推进措施等,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同时,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区农业农村、应急管理部门配套出台“平安农机”工作考核办法,加大了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投入,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与报废更新、农机推广、购机补贴、驾驶员培训等农机业务相结合,将业务工作与“平安农机”创建同部署同安排,形成了既抓农机其他业务、又齐心合力齐抓创建的局面。
(二)压紧压实责任,筑牢发展底线。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经营者主体责任。一是夯实责任链条。按照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八抓20条”创新措施要求,不断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农机一系列制度,全面推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二是织密责任网格。根据全区小型农业机械数量多、分布广,监督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在精准布网上下功夫,按照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将全区划分为9个大网格、522个小网格,聘任了522名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并与1300余名机手签订了安全承诺书,明确“宣传教育、责任到户、组织年检、健全台账、安全巡查、隐患排查、调查统计、事故报送”八项工作职责,推动农机安全管理进村入户。三是强化应急演练。制定了《东港区农业机械事故应急预案》,每年举行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既检验农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也锻炼了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协调配合能力。
(三)强监管严执法,筑牢安全防线。一是盯紧源头管理。全面规范农机牌证源头管理,严把注册登记关、安全技术检验关和考试发证关,严格执行“两不准一严禁”要求,坚持“一机一档”“一人一档”分类管理;农机补贴与农机牌证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对补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一律实行牌证管理,对未办理牌证照的农机具,一律不得办理购机补贴手续。二是加强隐患排查。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按照农业农村部《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要求,深入分析研判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规律、特点,以开展农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出台了《东港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坚持农时季节上地头、农闲时候入场院、集中整治联合上道路开展安全检查的日常监管常态化,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遏制了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开展联合执法。从农机安全生产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联席会议以及信息通报共享、联合执法检查机制,相继由主管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农机安全检查等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联合执法”工作模式。
(四)注重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一是扎实开展“五进”活动。坚持把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促进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计划》《东港区农机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方案》等文件,持续开展农机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作业场所等,根据不同地点、不同对象、不同季节分别设置农机宣传教育内容,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开通了“东港农机”微信公众号,累计编辑微信270余条,及时向农机驾驶员推送安全操作常识、维护保养、业务办理等;积极发挥“东港智慧平台”的作用,借助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实现了村居全覆盖。三是高质量开展培训。注重提升农机监管队伍、合作社理事长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能力素质,通过现场演示会、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培训,加快补齐知识技能短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一直紧盯“三夏三秋”等农机高频使用的重要时点,以农机安全执法行动为载体,开展农机安全执法行动。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道路外农机事故,6个镇全部跻身全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之列,成为日照市首个所有镇都被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的区县。
(二)提高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的持证率和检审验率。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农机安全管理新格局,全面推行补贴、挂牌、年检下乡服务,群众在家门口办理农机补贴、牌证和农机年检等业务,全区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农机安全示范单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挂牌率、检验率和驾驶人持证率达100%,有效推动了全区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增强了村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化属地管理、分级管控,对农机合作社和牌证管理机具实施“一户一档、一机一档”清单式管理,建立健全了村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基层组织的农业机械档案,为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健全了农机管理责任网格体系。根据全区小型农业机械数量多、分布广,监督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大力推行“融入式协作制”网格化治理,在全省率先将农机安全生产融入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网格员与农机协管员协作共治,创新推出了“百日安全榜”和“平安农机全家福”等活动,得到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的高度认可,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运转协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日照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