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粮食烘干机械化 助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2023-11-20 22:41:37徐元平巩胜军李元超
山东农机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烘干机机械化用地

徐元平 巩胜军 李元超

粮食产地烘干是保障粮食品质、减少粮食产后灾后损失、确保粮食丰收到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加快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粮食烘干设施建设。2023年5月9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补上设施装备短板,建成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烘干能力基本满足全国粮食产地烘干需求,应急烘干作业能力齐备,粮食产后损失显著下降。近年来,农村粮食仓库和储粮大户不断增多,加快粮食干燥机械化的推广已是当务之急。

一、粮食烘干机推广现状

(一)粮食烘干机械化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和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粮食收获期相对缩短,大量谷物自然晾晒和存放带来的用地和人工成本问题逐步凸显,机械化烘干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实现粮食颗粒归仓、丰产丰收。同时还可防止谷物发生霉变,提升谷物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生产“全托管”服务推行,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谷物烘干机增长势头强劲。提高粮食的加工实力、储运能力,将是减少粮食损耗,使我国粮食真正实现“大丰收”的重要条件。

(二)传统粮食干燥环节损耗大

稻谷、小麦等农产品,收获后都面临着干燥环节所带来的难题。基于传统的自然晾晒会受到天气因素影响而造成粮食霉变,以及在露天晾晒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粮食整仓出库难以整仓收回的问题,导致了粮食出现损耗。粮食烘干机械的推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环保、节时省力,减轻劳动负担的特点,对减少粮食损耗、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而伴随着各地加大对粮食烘干设备的补贴力度,并有规划地建设粮食干燥示范基地,我国粮食烘干设备的保有量也在不断提升。

(三)粮食烘干机械市场潜力大

我们以临沂市的粮食烘干有关现状为依据来分析:调查表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大型粮食烘干机的应用积极性高,购买欲强。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会种地、种好地的种粮能手逐年增多,为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也迫切需要中小型粮食烘干设备机械。现有的烘干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粮食烘干机械刻不容缓。

二、制约粮食烘干机械推广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以及配套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但主要体现在对粮食烘干机的购机补贴中,而对整个粮食烘干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对重点关键农业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投入还是不足。主要表现在相关配套农机项目少,除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外,国家其他农机发展项目不但资金额度小,而且项目数量少。

(二)农机合作社粮食烘干设施设备配置不全

由于合作社负责人在粮食烘干知识上的欠缺,在建设烘干中心时经常出现设备配备不全的情况,2023年6月20日开始,临沂市农机中心组织平邑、郯城、费县专家对全市农机合作社开展走访调研,在走访中了解到费县、沂南县等9家合作社的烘干塔没有购置烘前仓和烘后仓。配备烘前仓可以提高粮食含水量均匀度,减少烘干时间,提高烘干质量,烘后仓使粮食烘干机取消缓苏段,减少烘干时间,解决粮食颗粒在烘干机内因短时间内水分含量急剧下降造成品质下降问题。全市现有的烘干装备,大多数只有烘干塔及临时储粮库,没有购置烘前仓和烘后仓。缺少烘前烘后仓配备的最直接结果是烘干效率低下,烘干后粮食品质不高。

(三)粮食烘干设备配套机械和基建成本高、投资大

一是一套完整的粮食烘干设备运行起来,仅仅购置粮食烘干机远远不够,还要购买输送机、清选机及装载机械等配套机械,所需资金较多;二是粮食烘干用电加热需要安装大功率的用电设备配套,使用天然气加热需要开通专门的天然气端口;三是烘干机安装需要建设用地,还要建设大型库房用于粮食存储;综合这三点来看由于粮食烘干中心建设投资较大,降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购置积极性。

(四)烘干塔使用收益率低

烘干設备适用性不强,具有固定性,仅能用于大批量粮食作物的烘干,辐射范围限于周边地区,并且具有季节性,对于烘干设备来说,绝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就以临沂市粮食种植模式为例:每年“三夏”小麦收割时使用20天左右、“三秋”玉米收获时使用19天左右,全年使用累计时间在1个月左右,其余时间均闲置。

(五)干燥设施建设用地审批难

粮食烘干和储存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用地审批困难,造成烘干中心用地落实难。在我们走访的沂南县富农农机合作社等6家农机合作社的烘干设备均为露天安装,郯城县立平农机合作社等12家农机合作社粮食烘干塔均与联合收割机混放,平邑县瑞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高开报订购的烘干塔因为没有场地进行安装,只能堆放在机具库棚,希望得到政策上的扶持。

三、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粮食烘干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综合考虑粮食作物分布位置、市场需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改造与新建并举的原则,对一些功能低下、配套设施不全的烘干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适度新建粮食烘干中心,创新服务机制,提升设备共享与服务能力。

(二)完善粮食烘干政策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烘干机械及其配套设施的补贴力度,加快粮食烘干成套设备推广应用步伐;二是增设粮食烘干作业环节补贴,定向在用气、用电及用燃气设备等方面给予补助;三是大力培育粮食烘干经营主体,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实行政策上支持,资金上补助,技术上服务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他们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

(三)建立粮食烘干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组织

一是要充分调动临沂市粮食烘干领域的专家作用,通过农机技术部门和有丰富烘干机操作经验的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服务组织,协助农民制订发展规划、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服务、培养技术型人才,加强售后技术服务指导;二是积极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开展粮食烘干机械化专题培训,加大农产品干燥和储存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主动地使用粮食烘干机械;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广大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以及种粮大户对粮食烘干机械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认识。

(四)解决粮食烘干中心用地问题

一是将粮食干燥与储存用地按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充分利用农村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校舍、厂房等建设粮食烘干设施;二是建议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按照生产经营与生活分离的要求,把农机经营用地和农机具仓储列入规划中。

(五)构建集约化经营模式

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行粮食烘干和储存集约化经营。对新建粮食烘干企业和农户,统筹做好金融贷款、用电、用地、建设等协调,科学引导大型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联合粮食加工储存企业开展订单作业,实现由单一的经营模式向种植、收购、烘干、储存、出售等整体经营模式转变,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粮食收贮不落地,降低粮食损耗和成本,为确保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徐元平 李元超 平邑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巩胜军 平邑县铜石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烘干机机械化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自动足部烘干机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6期)2018-09-26 03:26:5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太阳能藏毯烘干机的研制
西藏科技(2016年9期)2016-09-26 12:21:3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如何选购粮食烘干机
明阳:瞄准中国烘干机高端市场
农业机械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7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