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AI给教育带来巨变,高考命题方向已有体现

2023-11-20 14:19
新华月报 2023年22期
关键词:王华教育者北京市

面对记者“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是否给教育带来冲击和改变”的提问,北京市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两个字:巨大。

北京市八一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始创于1947年,是一所覆盖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教育集团校。虽然已经拥有多年教学经验,但王华蓓没有“走老路”,她不仅“逼”着自己拥抱新的时代趋势,例如她正在关注的研究方向是“AI如何赋能教育改革”,同时她也在“逼”着全体教师一起拥抱新技术,比如八一学校正在作为北京市和海淀区的试点校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智慧校园”。

而在这些背后,一方面是在“新课标”和“双减”等政策的大背景下,教育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变革正在加速;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学生们的变化,已经拥抱AI的他们正在“倒逼”学校和老师做出改变。

“如果不是当堂作文而是在家完成,我们真的不知道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还是AI写的。那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学应该如何做出改变?”王华蓓告诉记者。

刷题不管用了?中高考的“指挥棒”也在转向

在王华蓓看来,AI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改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老师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建构者、指导者和陪伴者。过去老师是唯一的知识占有者,但现在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和不了解的知识,会去找AI问, AI给出的内容可能更丰富、更全面,而且“无所不知”。

“我们鼓励学生利用AI快速完成文献搜索和资料整合,比如,AI能够快速生成一篇演讲稿,但这种演讲稿是没有思考,也没有情感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挥AI永远无法替代的作用,去引导和陪伴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和感性运用。”王华蓓说。

二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让教育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让学校教育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无疑,AI等技术的进步正在加速这一进程,让过去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

以科学教育为例,八一学校从小学阶段就在课后服务中提供多门科技类课程及科技社团活动,为学生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全国首家中学生科协在八一成立,有40余名高中学生参与小卫星研制,并成功发射了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

“我们在科学教育中,一直都是把学生作为‘主角,而他们也确实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八一学校的科技社团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一系列学生自主完成的作品,可以用大为震撼来形容。当记者感叹现在的中学生太厉害了,老师却说:“这是我们的小学同学完成的。”

三是教育评价的转变。当上述教育理念具体落地,最具“指挥棒”意义的就是考试。近年来,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命题考查的思路变化很大,很多老师和家长也发现:刷题不管用了。

“这个话题现在的讨论热度很高,其实这个背后就是由教育理念转变所带来的结果,以后这个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王华蓓说。

王华蓓以高考为例,比如今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的微作文题,考查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文本建构能力,更多是学生在现实场景中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也就是说,作文考试不是说你文本写得好,辞藻特别华丽就能得高分,单纯靠刷题、背范文、练套路都不管用。这非常明显地体现了中高考也在转向,出题理念正在从注重考知识到考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变化。”王华蓓说。

四是育人目标的转变。“面向未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终身学习者,一个人只有拥有学习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同时,也需要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教育从整齐划一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成长体系,让不同特质的孩子成长为各种类型的人才。”王华蓓说。

AI会拉大教育鸿沟?对教育者的挑战和考验才刚刚开始

据介绍,作为海淀区的试点校之一,北京市八一学校正在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王华蓓向记者展示了八一学校基于钉钉平台自主开发的教育平台系统,基于这套系统,不仅让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做到全程透明可控,也通过充分的数据采集实现了大数据画像与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及时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乃至心理情况进行分析。

在王华蓓看来,因材施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原则,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和目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过去我们只能靠教师的观察和经验来进行,但现在有了一系列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合适的路径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王华蓓说。

“比如,八一学校正在通过教育技术的运用,把更多的智慧工具引入到课堂。我们可以通过智慧作业系统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指导,进而让课堂从整齐划一变为一个混合式、多元融合的课堂。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也不再只是一对多,而是能做到点对点的沟通与互动。”王华蓓表示。

AI技术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和成本,也增加了知识获取的便利性和效率,面对已经被AI改变的学生,教育、教师不可能不改变。“作为教育者,一定要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面向未来的学生培养做好充分准备。”王华蓓说。

但能力培养的难度显然是要大于知识传授,也需要更多维度的条件和资源。相对于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核心区的学校,如果是教育资源和基础较差的地区,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变化?

王华蓓表示,确实有很多人认为,AI有可能会拉大教育鸿沟,但她认为,技术的“好坏”是由使用者决定的,AI对教育者的挑战和考验确实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努力,让AI成为助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她说。

“从北京市到海淀区再到八一学校,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借助AI带来的知识分享的便利性,我们通过利用数字资源共享的方式,让更多的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全国各地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在同一个应用场景下进行学习、交流和互动。我们还会邀请全国各地的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们,和我们的教师一起开展线上联合教研。”王华蓓说。

猜你喜欢
王华教育者北京市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侨的力量推动着我
王华主任随江苏新闻文化参访团赴台访问圆满成功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王华主任会见韩国知识文化财团理事长辛圣恩一行
Factor-graph-based iterative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ignal detection algorithm over time-varying 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