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的构成要件

2023-11-20 13:11钱弘道
新华月报 2023年22期
关键词:普法法治化权利

钱弘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条件,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构成法治中国整体格局。《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法治社会是法治成为普遍信仰、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社会。信仰法治、保障权利、依法治理三位一体构成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要件。

法治成为普遍信仰

信仰法治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要件”。法治社会的根本目标是让法治成为人民的普遍信仰,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人民信仰法治,是把法治作为共同信念,把法治精神作为灵魂追求,把理性的法律作为行动准则。

法治的目标是良法善治。“善”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至善”是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境界。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就一直在追求至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苏格拉底认为,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应该追求最高的善即至善。《大学》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东方和西方在至善的价值观上是相通的,古代和今天在至善的价值观上也是相通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想体系解释“至善”。法治精神就是一种善治精神,民主、自由、平等、正义都是善治的具体表现。契约精神、权利精神、民主精神、诚信精神等是善治精神的具体展开。遵守法律是做人的底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既有法律的制约,又蕴含着道德的劝诫。法治精神离不开道德的滋养。道德教化增强法治底蕴。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包括对西方法治精神的借鉴。法治精神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

1986年开始,中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全民普法运动,至今已完成七个普法规划,并于2021年启动实施“八五”普法工作。这是人类法治史上的一大创举。据统计,至全国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实施完成时,全国共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3万余个,全国共设立法治文化主题公园3500多个、广场1.2万多个、长廊3.4万多个;全国一村一法治文化阵地已达到95%;394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电子地图上线运行,实行实时、动态管理,“法律明白人”广泛活跃在基层群众身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普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我国设立了国家宪法日,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出台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等30多项全民普法守法相关重要制度,形成了全民普法主干性、基础性制度。中央层面成立了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普法办统一编制并公布了两批中央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建立了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工作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定期分类发布案例,这些重要举措都极大地推进了全民普法工作。“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使每个法治实践部门成为普法机构,使每一位法治实践者成为普法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普法”格局。

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保障权利是法治社会的实质内容。法治信仰不是纯粹的精神寄托,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平衡,最终要落脚在权利保障上。权利是每个人的真正财富。良好的法律制度是权利保障的前提条件。各类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都必须得到有效保护。

权利是法律赋予主体实现其利益的一种资格和力量。一个人的权利不允许被侵犯。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你不允许他人侵犯你的权利,也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权利具有普适性。权利是平等的,你擁有的权利,别人也同样拥有。基于权利的利益必须受到法律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通过法治社会建设来实现。

中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内容上体现了人民的权利诉求,在程序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广大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6月24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记载,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命健康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已经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

中国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安排,并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确立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行政执法原则,禁止法外设权、违法用权,把行政权力限制在法治框架之中。中国通过司法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发布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中国全面推进律师事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律师事务所3.86万多家。

社会治理法治化

依法治理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依法治理是信仰法治、保護权利的必然逻辑和结果。从“社会管制”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过程就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过程。法治化是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善治。法治化就是善治的表现形态。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法治社会建设纲要(2020—2025年)》要求“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社会治理是社会共同体通过平等合作、交流、协商等方式,依法共同对社会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在工作内容上,社会治理包括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重点是防控化解各类矛盾风险。在工作原则上,要求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社会治理包括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工作方式上,主要体现为多元共治格局下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全社会共同体将法治信仰变成具体的行动,将法治精神渗透到社会治理各个环节,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把社会治理各领域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法治在化解矛盾纠纷、防控各类风险的关键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一个依靠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的多层次多领域的系统工程。第一,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前提。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根本力量,社会治理必须确保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判、成果人民共享。第二,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依法打击犯罪、强化风险管控,确保社会平安。社会安全感是衡量社会治理的尺度。中国是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口的命案是0.5起。人民安宁,是平安中国建设的价值追求。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升至 2021年的98.62%。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第三,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已经形成。例如,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万个,人民调解员316万余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37万余人,“十三五”时期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48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第四,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治理难题,网络纠纷、网络违法行为错综复杂,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乱象严重损害广大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化解新型网络纠纷、打击网络犯罪、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成为社会治理的紧迫任务。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大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快速推进,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逐渐朝常态化发展。

(摘自10月2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作者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 本栏编辑 相利盈

猜你喜欢
普法法治化权利
我们的权利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普法
普法
普法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权利套装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