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山东这样拼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3-11-20 05:20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万华科技成果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全国第一个成立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省委科技创新委,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领导全面增强;省级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145.2 亿元;2022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180.4亿元,同比增长12.1%;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11 个,居全国第二位;山东省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明显的地方,两次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坚持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将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国率先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与科技部共同实施“氢进万家”“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核动未来”等23 个省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推动重点产业链条式、集群式发展。聚焦十强产业、11 条标志性产业链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摸排全省和各地市重点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需求,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山东路径,以“揭榜制”“赛马制”“包干制”等方式,每年组织实施100 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实现突破:在集成电路领域,海信集团研发的10 余款显示芯片实现批量化应用,2022 年显示时序控制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2.5%,居全球第二位。波米公司研发的正型光敏性聚酰亚胺涂层胶,已经为华为、中车稳定供货,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在高端装备领域,济南二机床研制的全伺服高速冲压生产线,在全国新能源汽车冲压线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日照钢铁集团的全无头超薄带热轧生产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海尔智家突破无压缩机固态电卡制冷系统关键技术,并荣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在新材料领域,天岳公司突破了大尺寸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实现了技术全流程自主可控;东明石化开发的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原油消耗约60%。在新药创制领域,“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已有8 个1 类新药获批上市,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与“十三五”期间只有1 个1 类新药上市相比,实现历史性突破。在现代农业领域,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650 个,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 个百分点;山东农业大学抗小麦赤霉病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奋力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祝恩元 苏学锋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进行全链条整体部署。一手抓龙头企业,支持链主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一手抓高成长企业,将研发投入大、复合增长率高、拥有核心“硬科技”、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2023 年重大科技项目中,企业牵头实施的占90%以上。创建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品牌,不断完善惠企政策,着力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创建国家级孵化载体330 家,居全国第三位;布局建设省级孵化载体389 家;培育科技领军企业2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600 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67万家,居全国第五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 万家,居全国第三位。2023 年上半年,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42%,较上年全年提高约3.16 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坚持系统思维,打造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科学、效能更加显著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基础研究领域,全省已建有国家实验室1 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1 家,建设9 家省实验室、277 家省重点实验室,“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逐步完善。在产业创新平台方面,全省已建有高速列车、燃料电池和盐碱地综合利用3 个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居全国第二位。布局建设136 个省技术创新中心、36 家创新创业共同体,带动400 余家新型研发机构蓬勃发展。在区域创新载体方面,已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1 个,居全国第一位;建设国家高新区13 家,居全国第三位;新批复建设省级高新区7 家,总量达14 家,形成了梯次更加合理的高新区发展格局。

2023 年6 月20 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

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造良好环境。一是积极承担国家级改革试点。承接科技奖励制度、科技人才评价和科技成果评价三项国家改革试点,树立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评价导向,为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蹚出新路径、创造新经验。二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性开展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等工作,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科技成果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加快推进优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加强新时代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1 项措施、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22 项措施等政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不断优化,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省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132 人;遴选泰山系列人才1288 人,其中创业类510 人;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0 万人,居全国第三位。

党建引领促发展 科技创新谱新篇

□中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山东省科技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一以贯之加强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锚定“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的奋斗目标,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统筹推进机制创新、举措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对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以“新思想”凝心铸魂固根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将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省委每期读书班后第一时间举办厅内读书班,厅级领导、处级干部、青年代表等各层级累计17名干部代表同台发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0 次,理论中心组学习16 次,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示批示学习实现全覆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融入工作。二是强化示范带动。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从8 个方面提出27 条意见,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严格落实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年初定责、年中述责、年底评责”常态化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压实责任、量化考核、反馈整改”从严治党工作闭环,实现了压力层层传导、工作件件落实。三是强化干部培育。大力倡树“让有为者有位、为实干者撑腰”干部选任导向,制定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方案,“一人一策”建立成长档案,健全动态跟踪培养长效机制,先后选派30 余人到“四进”“第一书记”等一线学习锻炼,抽调40 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省级各类专班任务,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历练、增长才干。四是强化作风建设。将2023 年作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面向青年干部举办“我为发展献良策担当作为建新功”主题演讲比赛;面向中层干部举办处室单位“打擂”暨“建功新时代争做排头兵”业务大比武等系列活动,以过硬本领推动工作全面提升。组建5 支科技志愿服务队,统筹发挥好113 名科技副职和8254 名科技特派员作用,走进企业、下到基层,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各级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奋勇争先。

2023 年推出全球首款8K 全色激光电视产品,首次实现8K 全色激光电视技术产业化。

以“新机制”联动协作聚合力。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着力优化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集聚各方力量推动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全面起势。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充分发挥省科技厅作为省委科创委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职能,全面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形成了省委科创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科技领域专题会议,确保预算资金框架和实验室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高位推动、迅速见效。二是强化横向互动。注重加强与省直部门的交流合作,先后与省公安厅、省应急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地矿局、省水利厅等省直部门,围绕“科技兴警”“科技强安”、地质科技创新攻坚和绿色勘探科技创新等领域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山东力量”。三是深化纵向联动。对上,全面强化部省联动,持续完善部省会商工作机制,加快创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力创建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全面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日照、菏泽、聊城的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争取更多国家创新资源落地山东;对下,全面深化省市联动,健全厅市会商工作机制,与烟台、威海、日照等地市签署新一轮厅市会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加强对市县科技工作的指导支持,不断提升科技引领地方发展能力,形成上下齐心、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以“新举措”赋能创新解难题。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以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发布重大科技成果、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共用共享等创新性工作为抓手,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为解决中小企业无力购置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问题,全面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共用,建设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截至目前,已集聚大型科研仪器17519 台(套),设备原值超过133.95 亿元,为24838 家企业提供了科研便利,助力中小微科技企业加速产出创新成果。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山东省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面向省内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无偿发放创新券,今年以来,全省共有552 家中小微企业使用创新券2814张,共享服务交易额2001.7 万元,累计补助经费1077万元,成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助推器”。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问题,与沿黄9 个省(区)加强联动,共同打造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企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行的“山东科技大市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生态化”服务,科技大市场工作体系正逐步完善,成为全省优质科技成果的重要“集散地”。为解决科技成果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全面布局推进“山东好成果”遴选发布,每月遴选5 个左右重大成果,每季度召开一次发布会,每年评选10 项左右标志性重大成果,一体化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评价、运用转化、产业化。目前,已征集科技成果356 项,其中基础研究成果35 项、技术攻关成果241 项、重大应用成果80 项,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加速器”。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的学者正在开展科研工作。

以“新服务”优化生态促发展。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是时代赋予山东的历史使命。省科技厅抢抓黄河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争取科技部出台了《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全力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高标准推动共建黄河科创联盟、黄河技术转移中心,建成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盐碱地技术创新大会,推动沿黄省(区)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交流。举办了首届中国双碳技术大会暨第四届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恳谈会,推进100 余个重点项目合作交流,签署项目合作协议58 项、总投资额超过184 亿元。聚焦服务科技型企业。加强金融政策创新,成功举办2023 山东科技金融生态建设大会,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山东省省级财政科技股权投资项目改革工作方案》,构建贯穿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全面落实惠企政策,为4.63 万家企业落实2022 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1784 亿元,惠及企业数同比增长约20%;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95亿元,为800 余家企业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6059万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0%。聚焦服务科技人才。深化“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山东省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构建起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出台加强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9 条措施,实施技术经纪人培养专项计划,全省技术经纪人队伍规模已达到4720 人。先后在脑科学、现代农业、高端化工等领域引进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5 名顶尖人才,推荐838 人申报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同比增长78%,339 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落户山东创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自主创新”造就万华“发展传奇”

□徐文东 孙鹏

万华全球研发中心

“回顾你们这个历程,一路走得很好,虽然是一个艰辛创业之路,但是很成功。之所以取得成功,我的一个体会就是走了自主创新之路。”“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朝着你们既定的目标奋勇直前。”2018 年6 月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万华烟台工业园视察时的讲话,精准指出了万华成功的关键,更为万华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牢记嘱托,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

“五年来,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将‘为民造福、为国分忧、为党奉献’作为最高行动方向,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奋力争当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万华化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说。

五年来,在山东省科技厅等科技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万华化学集团先后攻克了一大批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成功走出了一条以不断改革和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企业营收从2017年的531 亿元增至2022 年的1656 亿元。

转变观念,从“依赖技术引进”到“实现自立自强”

为引进先进技术,万华先后经历了几十次与欧美日等跨国公司艰难的谈判,过程中,万华人备尝屈辱,甚至都无法近距离观察装置。“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买不到的。”万华化学集团常务副总裁、万华研究院院长华卫琦对此深有体会。五年来,万华人紧盯世界行业科技前沿,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多项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突破。

突破超大规模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制造技术,使我国聚氨酯产业全球领先。聚氨酯是世界五大高分子材料之一,MDI 是聚氨酯产业的核心,在万华之前,MDI 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万华攻克了MDI 制造最核心技术难题,建成了世界上单套产能最大的MDI 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特别是近三年开发的第6 代MDI 制造技术,实现了MDI 总产能突破300 万吨(居全球第一位),市场占有率连续10 年全球居首,有力支撑了我国汽车、建筑、家电等重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突破ADI(脂肪族异氰酸酯)制造核心技术,解决了高端装备制造关键原材料“卡脖子”的难题。ADI 被誉为聚氨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支撑飞机、船舶、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制造的关键基础材料,长期被国外限制向中国出口。万华历时21 年攻克了ADI 制造的全部核心关键技术,打破了过去70 年市场和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实现了该项材料的自主可控,该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 年,万华化学ADI 综合市场占有率超31%,居全球第一位,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突破HCl 制Cl2 技术,开创涉氯产业清洁生产新模式。全球60%以上的化学品制造需要使用Cl2,但大多数氯最终以副产HCl 产出并大量积压。如何实现氯资源“闭路循环”,是一项全球性技术难题。万华化学开发出Deacon 法HCl 催化氧化制氯成套技术,相比于此前唯一实现产业化的日本技术,实现了产能投资低46%,成本低30%。已建成的3 套共计58 万吨/年HCl氧化装置,每年循环转化Cl2 约40 万吨,节电 9.7 亿度,减碳 85.4 万吨,减排废水 812 万吨,于2022 年获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入选美国化学周刊最佳循环实践的案例,是目前国际上处理副产HCl 最经济高效的工业化模式。

突破尼龙12 全产业链制造关键技术,为先进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尼龙12 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是我国100%依赖进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之一。此前仅有一家德国企业掌握尼龙12 全产业链制造技术,严重制约了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在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支持下,万华历时12 年,完成了尼龙12 全产业链成套技术开发,建成了亚洲首条、世界第二条尼龙12全产业链万吨级工业化装置,实现了尼龙12 全产业链制造自主可控,有力保障了我国汽车、油气输送、海底线缆等先进制造业上游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安全。

招北大之『智』,塑农业新优势

□康忠鑫 陈晓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北京大学是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2017 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约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2021 年7月,研究院在潍坊正式建成使用,聚焦现代农业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聚力攻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创新策源地。

在支持保障上做“加法”,打造一流科创平台。“研究院的成功创建和有效运转,离不开省政府和潍坊市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山东赋予新型研发机构的灵活体制机制优势。”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说。为推动研究院建设,山东积极导入创新资源,提供坚实科研硬件基础,协助构建高效管理体系。实行双理事长制度,由北京大学和山东省分别派员担任理事长,保障研究院建设高效有序开展。建成可容纳500 余人科研学习的9.1 万平方米房屋设施,配备透射电镜、全套质谱分析系统、共聚焦显微镜等先进仪器设备4000 余台(套),建成1 万平方米大棚、1460 多亩基地、5000 平方米智能温室、61 间人工气候室、冷冻电镜室、细胞间等,科研条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人才管理上做“减法”,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研究院坚持精准放权松绑,形成了一套充分释放科研活力的机制体制。在人才聘任上大胆蹚路子,成为省内第一个聘任外籍人员入编单位,并全职聘任2 名世界跨国企业高管担任高级科学家。完善薪酬管理体系,高层次人才实施年薪制,按需设岗、一人一策。推动职称“评聘分开”,自主内聘高端人才为研究员、副研究员。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在项目成员选聘、技术路线制定、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处置等方面充分赋予首席专家自主权。创造良好科研环境,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保证科研人员100%时间自主,95%以上时间用于科研工作。

精准除草机

在团队建设上做“乘法”,集聚顶尖科技力量。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研究院建立起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专家推荐、人才自荐等方式,不断丰富人才供给,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目前,吸引各类科研人员658 人入鲁工作,其中院士2 人、国家级人才10 人、省级人才25 人。组建38 个独立课题组,课题组组长80%有海外留学背景,形成了一支院士领衔,杰青、长江为主体,泰山学者为两翼的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得益于顶尖人才团队的强力支撑,近年来,研究院参与建设了“小麦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进一步加快了研究院的发展步伐。

在破解难题上做“除法”,积极赋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发挥战略科技人才作用,攻关破解科研难题。利用国际先进育种手段,多种作物育种进入国际领跑行列。第三代杂交小麦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多项核心技术及资源已申请国际专利保护。在国家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重大举措中,2021 年,潍坊50 亩地实验,复合种植比单作每亩多产大豆162 公斤,每亩净增收766 元,2023 年推广种植30 万亩。在栽培过程中实现禾本科豆科共用除草剂“零的突破”,已培育4 个耐除草剂玉米新品种,8 个耐除草剂玉米改良品种,1 套作物杂草精准识别系统,研发出1 台精量喷药(除草)机器。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在Cell、Nature 等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110 篇;申请专利47 项,授权专利18 项(国际专利4 项),引进孵化公司1 家;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2 个,其中包括玉米、番茄、西瓜等,8 个主粮送审品种。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在农业科技领域持续探索深耕,必将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万华科技成果科技
股神榜:长电科技、万华化学、华宇软件
万华福建80万t/aPVC项目一期工程总包签约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中独立董事的义务——以万华之争为例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万华化学SAP投产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