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600)
糖尿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虽仅表现为血糖升高,但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高血糖可对神经、器官、血管等造成损伤,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严格控制血糖是减少高血糖对机体造成损伤、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然而在长期控糖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往往过于关注降糖,而忽略了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远高于高血糖,有研究表明[2]:低血糖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脑死亡等的发生;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好处可能因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因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而抵消。低血糖一般表现为心慌、饥饿感、出冷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也可能无任何表现。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反应迟钝,生理机能减退,常发生低血糖而无明显症状或无任何感知,尤其在夜间,部分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而未被及时发觉和处理,因此发生严重的低血糖昏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此外,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可诱发低血糖—高血糖反应,导致早晨空腹血糖升高,干扰医生的判断,部分医生可能因此增加降糖药物的药量,加重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并加速胰岛功能的衰竭[3]。研究认为[4]:检测睡前血糖对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根据睡前血糖水平调整药物用量或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睡前饮食指导,有助于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护理风险管理则是通过识别护理工作中现有及潜在的风险,分析相关因素,制订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干预计划,将风险控制在发生前,是一种前瞻性的护理管理方式。本文将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效预防并减少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报告如下。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65 ~ 88岁,平均年龄(76.5±2.1)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64 ~ 86岁,平均年龄(74.3±2.4)岁。
纳入标准为:① 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5];② 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③ 认知、沟通正常;④ 能配合研究工作,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为:① 合并有其他代谢系统疾病者;② 认知、沟通障碍者;③ 不能配合研究者或中途退出研究者。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相比,具可比性(P>0.05)。
对照组予常规糖尿病护理,即遵医嘱予降糖药物治疗,并按时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记录。对患者及其家属予以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嘱其合理饮食,三餐必须定时定量进餐;应随身携带饼干、糖果等含糖食物,运动应安排在进餐后1 ~ 2 h进行,告知患者如出现头晕、手抖、出冷汗、饥饿感等低血糖表现,应及时汇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计算其身体质量指数(BMI)和每日所需总热量,计算其睡前合理的加餐热量。每日总热量(kcal)= 理想体重(kg)×每日每kg体重需要热量[kcal /(kg·d)];睡前加餐热量=每日总热量—白天已摄取热量[6]。在保证患者膳食均衡的前提下,确保低热量摄入。遵循食物多样化原则和食物的升糖指数,合理选择夜间加餐食物,参考食物交换份法,在满足患者饮食喜好的前提下,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一般睡前加餐推荐粗粮饼干、豆类、少量坚果、低脂纯牛奶等复合型碳水化合物,可增加患者的饱腹感,同时预防夜间低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反跳的发生。睡前加餐水果应选择升糖指数较低、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番茄、樱桃、草莓、柚子等。同时应遵医嘱测量睡前,即22:00血糖,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确定是否需要夜间加餐及加餐的种类和量,同时测量并关注患者清晨6:00空腹血糖,将血糖结果汇报医生,以便制订准确的治疗方案。
(2)护理风险管理:①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明确低血糖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严重后果等,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低血糖可能造成大脑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昏迷、休克、脑死亡等严重结局,远比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从而提高其重视程度。② 纠正患者对于血糖错误或片面的观念,告知患者血糖不是越低越好,而应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指导患者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含糖食物;向患者讲解目前所使用的药物的名称、药理作用、服药时间及服药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必须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擅自停药。③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手把手指导患者规范、正确注射胰岛素,要求患者独立操作并由护士对其操作进行评价,必要时予以再次指导,以确保胰岛素注射流程的正确。④ 部分患者对于血糖升高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担忧情绪,护士应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合理饮食可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⑤ 夜间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于已入睡的患者应用手触摸其是否出虚汗,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并处理。⑥ 完善低血糖应急预案,夜间有低血糖症状或测量血糖≤3.9 mmol / L的患者,如其意识清晰,应立即予以糖果、含糖饮料、果汁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服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应暂停治疗,每15 min测量1次血糖,如血糖仍低于3.9 mmol / L,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血糖恢复正常;如患者意识障碍,则应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予50%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15 min后再次测量血糖,如血糖仍低于3.9 mmol / L,则再次予以50%葡萄糖60 mL静脉推注;如血糖>3.9 mmol / L,但距离下次进餐时间>1 h,则应予以含有蛋白质或淀粉的食物[7]。同时应积极寻找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便调整治疗方案。⑦ 规范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查对制度,口服药必须发药到口,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严格执行医嘱,规范注射流程。关注患者每日每餐的进食情况,尽量安排患者进食医院提供的糖尿病套餐,对于不合理进食者应及时指出并要求患者改正。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即凌晨3:00护士予以末梢血糖监测,以血糖≤3.9 mmol / L诊断为低血糖。
数据经整理后采用SPSS 19.0软件,2组老年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的比较采用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的比较
老年人是糖尿病主要的患病群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28.7%。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血糖监测等。然而由于部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缺乏认知或治疗不合理等因素,低血糖的发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 / L,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2.8 mmol / L即为低血糖,可表现为出冷汗、心慌、饥饿感等,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8]。
有调查显示[9]:73.7%的低血糖发生在夜间。由于老年人感觉迟钝、对自身生理疾病的反应性降低,加之夜间入睡后多无明显症状,常发生夜间低血糖而不自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是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关键,护士通过测量睡前血糖,根据血糖值和患者所需能量,指导患者进食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合理控制加餐量和加餐种类。同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夜间巡视及健康教育,从而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文将对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效预防并减少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