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庆中,卞秀会,金 华
(1.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600;2.高邮城南新区农业农村局,江苏 扬州 225600)
江苏淮河以南(以下简称淮南)地区小麦种植面积100 万~120 万hm2,品质类型以弱筋和中筋为主,是我国红粒冬小麦的主要产区[1]。宁麦9 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弱筋小麦品种,曾是江苏省主栽品种,也是小麦育种的重要亲本[2]。扬麦16 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中筋小麦品种,2009—2015 年连续7 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主导小麦品种[3]。扬江麦1820 是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以宁麦9 号为母本、扬麦16 号为父本,经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系。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江苏淮南地区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扬江麦1820 是2008—2009 年以宁麦9 号为母本、扬麦16 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8 年定型稳定并命名,2022 年通过江苏省淮南区域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220009。扬江麦1820 的选育过程如图1所示。
扬江麦1820 为春性品种。全生育期平均为211.0 d,比对照扬麦20 早0.8 d。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株高93.8 cm。株型较松散,穗层较整齐。纺锤形穗,长芒,白壳,红粒。有效穗数486.0 万个/hm2,每穗结实粒数37.6 粒,千粒质量47.4 g。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鉴定:扬江麦1820 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黄花叶病毒病。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研究所鉴定:扬江麦1820 抗穗发芽。
2019—2021 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扬江麦1820 容重792 g/L,粗蛋白(干基)含量14.78%,湿面筋含量32.3%,吸水率63.1%,稳定时间7.8 min,最大拉伸阻力579 E.U.,拉伸面积118 cm2,硬度指数65.5。品质指标均达中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表1)。
表1 扬江麦1820 区域试验品质性状表现
2019—2020 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23.7 kg/667 m2,比对照扬麦20 增产4.4%,居15 个参试品种的第5 位;2020—2021年度续试,平均产量489.1 kg/667 m2,比对照扬麦20增产2.8%,居15 个参试品种的第12 位;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06.4 kg/667 m2,比对照扬麦20 增产3.6%。2021—2022 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54.9 kg/667 m2,比对照扬麦20增产4.8%(表2)。
表2 扬江麦1820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将扬江麦1820 在适宜种植区域开展多点示范,6 个示范点下扬江麦1820 产量结构为:平均有效穗数484.2 万个/hm2,平均每穗粒数37.3 粒,千粒质量46.4 g,理论产量8 388.2 kg/hm2,实收8 052.4 kg/hm2(表3)。
表3 扬江麦1820 示范点产量表现
扬江麦1820 为春性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 月25日到11 月5 日,适期播种小麦以分蘖成穗为主,晚播小麦以主茎成穗为主,该品种有效穗数为484.2 万个/hm2,适期播种基本苗为225 万株/hm2,11月5 日以后每推迟1 d 播种,基本苗增加15 万株/hm2左右,但基本苗最多不超过486.0 万株/hm2。
小麦高效施肥要遵循“减氮、稳磷、补钾”的原则,要科学运筹肥料,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施“双减”目标。扬江麦1820 为耐肥品种,全生育期投入控制在52.5~57.5 kg/667 m2尿素,氮肥前后期比例为6∶4,氮肥中心后移,其中一类地施尿素52.5 kg/667 m2,二类地55.0 kg/667 m2,三类地57.5 kg/667 m2;磷酸二铵控制在17.5~20.0 kg/667 m2,分作基肥、穗肥2 次施用,70%~75%作基蘖肥施用,25%~30%作穗肥施用;磷肥作穗肥必须机械深施入土。在穗期利用肥药混喷技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营养肥料,达到“一喷三防”的目的[4]。
重视田间沟系建设。开好高标准麦田沟系,使沟系畅通,确保小麦生长期间无明水,达到“旱能灌涝能排,雨止田干”。
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质类型主要包括3 大区域,即里下河中筋红粒区、沿江沿海弱筋红粒区、苏南弱筋- 中筋红粒区[5]。扬江麦1820 在2 年区试中都表现为中强筋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南里下河地区的中筋红粒区重点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