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为了一种自由

2023-11-19 19:59路迟
青年文摘 2023年1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内驱力文凭

路迟

一位孩子成功考上清华大学的妈妈对“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的回答,被誉为金句,激励着广大家长与孩子们:“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

其实,这种激励孩子为了“挣钱”而读书的妈妈,过于高看学习的作用,同时又过于低估了学习的价值。

升学与就业挂钩,直接造成了功利主义读书的局面和传统。十年寒窗为一纸文凭,它不是获得一份工作的充分条件,却常常是必要条件。但这些经不起问一句:“然后呢?”毕业后如何?找到工作后如何?三十“不立”怎么办?当生活不如意,一个人又该如何自处?

在分工明确的现代社会,奔着发家致富去读书,大概率越来越容易失望。且不说清北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就算进入了好大学,一个年轻人也迟早会发现,学校里学的很多东西在社会上根本没有用,寒窗苦读十几年,拿到一纸文凭,也没任何保证可以做大官、赚大钱,甚至连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有心无力。

再者说,如今要拥有花钱的底气,一个人也不是非得去读书。他也可以去专心学一门技能,如厨艺、工匠,或者可以去做直播、当网红,这些行业大多没有规定一个人非得学富五车,非得拿到什么文凭。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里的“逼”字,与“鸡娃”的“鸡”有异曲同工之处,本质上都是在缺乏内生驱动力的情况下,用外界的压力来驱动学习。

在功利主义思路下,学习常以苦差事的面貌出现,告诉你学习意味着重复枯燥的训练,需要培养出极强的韧性与意志力。想去“大城市拱白菜”的衡水少年的咬牙切齿,博士论文致谢里回忆读书岁月翻山越岭、忍饥挨饿的声泪俱下,背后都是“学习的苦”,是基于励志语系里的苦难教育。

学习当然需要耐性,但忍耐和坚持是一种消耗品,它不能自发生长。灌输式的外驱力一旦撤走,行为就得不到支撑,陷入虚无和慌乱。因此,除了外界逼迫的压力,我们还需要一点由内生长的自驱动力。

从古至今,也总有人在为了驱逐黑暗与蒙昧而读书。他们也受牵引与诱惑,但更多受对愚昧和混沌的恐惧而驱使,这是一种内驱力。

在工地上读哲学家海德格尔作品的农民工,大概不觉得读书苦,相反,觉得读书是庸碌生活里的苦中作乐。这也是一种内驱力。

这个时候,求知不是为了索取,甚至不是为了远大前程,而僅仅是为了取悦自己,这是内驱力下的良性互动,也是最靠近“成人”的状态。成人与成功的区别在于,后者从外及内驱动,是为了到达的目的。前者由内向外展开,启自心灵的微光,其目的就是人本身。

对这个问题,还有一种答案是:希望孩子坚持读书,是为了“将来会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种选择的自由有功利主义含义,即一份更高社会认可、更高收入的工作,可以换来物质上、时间上的相对自由。但这种自由不必非得通过读书来实现。而与之对应的另一种自由——更开阔的思想和视野,找到生命真正的激情,培养一种解释与介入世界的方法论。这些,才是读书真正的意义。

(摘自“南风窗”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萝卜叶子图)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内驱力文凭
培养内驱力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法律解释的功利主义倾向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浅析西方现代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