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决定不了自己的身世

2023-11-19 19:59李倩
青年文摘 2023年1期
关键词:官司大法官香蕉

李倩

1893年,美国发生了一桩有趣的诉讼案,控辩双方是进口商和税收官员,争拗的焦点就是番茄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根据当时美国的进口商品关税法案,蔬菜要收关税,水果则免税。任何概念都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在水果領域,苹果、草莓、橙子是毫无疑问的成员,萝卜、白菜、豆角归蔬菜,也是理所当然,但那些中间地带呢?比如番茄。

商人无利不起早,当然是想把番茄当作水果申报——人家甜美又多汁,怎么就不能跟苹果、桃子为伍啦?这场官司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当然大法官们一致裁定,虽然番茄符合植物学上关于“果”的科学定义,但收税这事,还得依着日常生活关于蔬菜水果的分类。

这个案例是美国的内部事务,大法官们遵循日常生活分类,反映的是美国人当时的社会共同心理,也算合情合理。但若是涉及跨国官司,问题又出来了。比如香蕉,说它是水果大概绝大多数美国人甚至中国人都不会有异议,但你也许不知道的事实是,世界上有2000万人以它作为主要营养源,除了稻米、小麦和玉米,香蕉是发展中国家第四重要的农作物。

水果多少属于锦上添花的改善型需求,粮食可就是用来果腹活命的刚需了。若是这些国家跟美国再次发生关税争拗,香蕉到底是粮食还是水果,就又要费一番口舌了。

语言是对现实现象的符号化编码,不同语言对现实世界的编码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在亚热带的广州,一年到头低于5摄氏度的天气都很少见,冰、雪混为一谈也属正常。到了极寒之地,因纽特人却会用不同单词清楚地区分地上的雪、正飘下的雪和堆积的雪。他们住冰屋坐雪橇,这种细致区分,是适应环境需要的生存策略。世界固然是客观存在,但人通过语言去认知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主观色彩。

这个世界上,既有持相同语言的人彼此的误解,也有持不同语言的人之间可能的沟通。世界的边界,远比语言大得多。

(秋水长天摘自《回锅肉和香菇菜心的语言等级》,商务印书馆,王果图)

猜你喜欢
官司大法官香蕉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视力大法官——视力表
快手香蕉饼
标点官司
瓶里有香蕉
香蕉
约翰大法官的外号
见义勇为踹伤他人引发的官司
人民政权第一任“首席大法官”
高速护栏引发离奇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