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娇 曹 玉
(1.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将特定群体范围划定为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并提出加强对特定群体权益的平等保护和特殊扶助,促进所有人平等分享发展成果,为实现所有人全面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十四届少数群体问题论坛上,我国人权研究会的专家指出,应预防冲突和保护少数群体人权,关爱特殊群体的身心,听取他们的声音。特殊群体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承载了特定背景下的真实经历,且因身份的特殊性而应受到更好地保护和对待。
关于特殊群体档案资源的开发,国内外学者均做了不少研究。在国内,何吉对日本战争原始资料关于中国慰安妇部分资料进行整合,编辑出版了《日军强逼中国妇女为“慰安妇”资料摘编》[1];陈正卿、庄志龄根据上海市新发现的档案史料,对慰安妇档案资料进行了分类梳理[2],为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参考;黄正林收集整理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的婚姻、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档案资源[3]。也有学者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探究记忆资源的整合与开发[4]、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多元化路径的合作化趋势等[5]。在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脸书”在收集档案资源,记录、凝聚用户情感等方面发挥的作用[6],探究了数字媒体将档案转化为记忆的变化历程[7]。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针对某一特殊群体开展的档案资源建设研究较少,且缺少对特殊群体档案资源整合与利用过程和模式的探析与总结。基于此,本文以南亚裔“第一天”项目为例,从其资源整合与资源利用两个维度进行模式归纳,以期为特殊群体档案资源开发提供可行性策略。
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于2008 年创立,系统地保存老一辈南亚裔美国人的移民经历[8],并于2013 年发起了“第一天”项目。该项目收集了南亚裔美国人离开南亚来到美国第一天所面对的各种障碍和问题,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上传音频、视频或文本来反映相关移民经历。相较于欧美国家的特殊群体,南亚裔美国人是美国洛杉矶发展最快的特殊群体之一,有超过130 年的历史。该项目的建设对于研究这类移民群体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挥着重要作用。[9]
“第一天”项目通过创建网站进行档案资源的收集、整合与利用。一方面,网站鼓励用户主动分享个人及他人的经历,并设有专属社群网络论坛,征集重点档案资源,为构建集体记忆提供丰富的档案资源支撑。另一方面,“第一天”项目构建了独特的档案资源库并对其进行电子化管理,搭建互联互通的共享平台,以“数字地图”模式整合并直观呈现档案资源收集情况。
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网站上有4700 多种项目,并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网站中的材料按照主题分为艺术、早期移民、性别和性、政治参与等几大类;按收集方式则可以分为个人、家庭、组织或存储库等;根据南亚裔美国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对材料进行分类;除此之外,还有根据美国创建项目的州、项目的性质或类型、项目的语言、归档项目的来源、项目的创造者等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合。
南亚裔“第一天”项目在鼓励用户分享自身或他人经历时,也注重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做法有:一是对用户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网站上设置了用户自主删除隐私信息的提示界面,同时授权工作人员对隐私信息进行模糊处理,并对所收集资源进行复核,避免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二是在资源公开程序上进行隐私保护。网站设置了供用户选择的对话框,选择内容为是否允许上传的档案资源公开共享。在整理和筛选用户所上传的资料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根据用户个人的意见,对所有呈现出的档案资源做出标记处理。三是开设用户隐私信息反馈渠道,以便及时监督隐私泄露问题,保护资源上传者的权利。
为了维持组织的运转,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积极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其一,联合社交平台,通过邮件等向用户发送项目列出的关于社交动态的列表,方便用户与公众了解最新动态。[10]其二,设置线上交流平台,通过专属的社群论坛征集重点档案资源。其三,与有关税务部门合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几乎所有的捐赠物资免税。以上做法为档案捐赠者提供了捐赠通道,提高了捐赠者的积极性。
“第一天”在对其档案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尊重档案资源的地域来源,形成了数字地图式档案资源整合模式(见图1)。运用数字地图将其资源收集情况直观展现出来,以便利用者快速查阅具体地域的相关档案资源。
图1 数字地图式档案资源整合模式
(1)以地域为资源组织导向
在探析整合模式的过程中,“第一天”项目坚持以地域来源为导向,并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一是以数字地图的形式将来自同一国家或地区的移民群体档案资源进行归纳,在地图上清楚标注出资源来源和数量。二是将档案资源统一整合到数字资源库中,并按照档案资源的地域来源、移民群体到达美国的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分类与整合。三是在每一份档案上明确标注所属地域来源。可见,“第一天”项目坚持以地域来源为分类原则,优化了资源配置,为特殊群体档案资源开发提供了保障。
(2)多渠道整合资源。
“第一天”项目鼓励移民群体主动分享自己到达美国第一天的经历,包括行程、居住地点状况等。[11]对于因为移民程序涉及法律问题而不愿意参与的移民,允许其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12]除了分享自身经历外,该项目也鼓励用户群体采访家庭成员、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或是社区成员,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分享他们的相关经历。针对一些工作较忙或不会自行操作电脑上传身移民经历的个人,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与这些人进行面谈。
2014 年12 月,新一轮的“第一天”项目启动,旨在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第一天到达美国的经历。[13]如此便形成了“以协同共享为导向”的档案资源利用模式,依托于数字平台,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利用模式的有机结合(见图2)。
图2 “以协同共享为导向”的档案资源利用模式
(1)通过数字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以数字形态汇集特定专题的群体记忆并提供利用可促进档案资源的共享。[14]“第一天”项目通过网站收集参与者的经历,使更多的人了解先辈们来到美国第一天的故事,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增进身份认同。为此,“第一天”项目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三种档案资源检索利用方式。第一种是按照地域来源进行检索,第二种是在数字资源库进行档案检索利用,第三种是自由阅读模式,用户可根据兴趣爱好对南亚移民群体的经历进行随机查阅利用。
(2)刊载资源开发成果
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利用网站创办在线杂志——Tides,刊载由研究南亚裔美国人的学者发表的原创文章,并在全国各地举行演讲等活动,扩大南亚裔美国人档案资源的影响力,促使更多人了解南亚裔美国人移民“第一天”项目,提高个人分享相关移民经历的积极性。Tides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并对南亚裔美国人社区的多样化经历有着深刻的洞察力,有利于档案资源的流通,实现南亚裔移民第一天经历与感悟的共享。
(3)开展资源开发交流活动
作为非营利群体组织,“第一天”项目通过与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合作来维持运转。其一,建立由众多专业学者组成的委员会,鼓励南亚裔美国人利用网站及委员会提供的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其二,利用各类宣传渠道拓宽资源来源。通过公众媒体号召此类特殊群体参与数字档案馆网站和项目的建设;通过邮件通知公众最新活动情况,方便其利用档案或参与项目。其三,与西雅图全球主义者、NBC新闻亚裔美国人等机构进行合作,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并增强了网站建设水平。其四,该项目联合各类文化组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并提供了捐献渠道,增强档案馆自身影响力。
对于特殊群体档案的记录与整合,我国档案学界已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对于“慰安妇”这类特殊群体,已出版百余册《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将相关档案整合汇集;吉林省档案馆也整理并公布了与慰安妇相关的资料;设立地方性专门陈列馆,如云南龙陵董家沟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等以实物、图片展览形式记录下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15]相关档案网站的建设与宣传为特殊群体档案的开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但也存在着馆藏资源结构失衡、针对特殊群体档案资源的整合渠道较少、宣传利用不到位、资源开发主体合作意识不强等不足。
南亚裔“第一天”项目对于特殊群体档案资源的收集、整合与利用方式在欧美国家数字档案馆中起着代表性作用。档案馆在向特殊群体收集整合档案资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其他资源的共享利用,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资源流动方式(见图3)。其运作模式对我国特殊群体档案资源整合与利用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图3 特殊群体档案资源整合与利用逻辑联系图
以“慰安妇”群体为例,在世老人的数量不断减少,因此对该群体应坚持广泛收集原则。档案部门应提高资源挖掘的主动性,加强口述档案采集,同时注重收集实物档案,保证资源收集的全面性。对于档案收集对象难寻的问题,可以求助于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以获取线索,提高口述档案质量和数量。同时,借鉴“第一天”项目对特殊群体档案资源的整合方式,增进群体间身份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整合后的档案资料转化为数字形式进行保存,建立专题档案资源库以方便用户检索利用。档案数字化后可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资源服务,利于拓展特殊群体认知深度,延伸记忆广度。
扩大合作主体范围、增强合作力度,强化与各地政府部门、文化机构的合作,获取更多特殊群体资源线索,提高相关档案资源收集成效。此外,还可以与其他社会组织或企业合作,为项目提供“讲故事”的平台与“挖掘故事”的渠道,或为项目运作寻求资金支持。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介宣传特殊群体档案重现历史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该类档案资源进行整合保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高亲历者乃至社会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如,拍摄文献纪录片,或是通过建设虚拟展厅,举办网上展览,提供给更多公众远程参观和学习,让更多的人接触并了解不同的社会群体。
一方面,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准入资格审核,明确限定工作范围及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在利用含有个人隐私信息的档案时,应明确规定其开放利用时间、地点和方式等,避免信息泄露。此外,加强档案资源中隐私信息的模糊处理,在完成档案资源加工后,由资深专家对相关档案信息进行再次审核,确保信息安全。同时要完善隐私信息保护监督流程,呼吁特殊群体档案资源开发者与利用者等相关主体及时反馈个人信息侵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