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平
紫砂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独特的实用性与极高的艺术性使紫砂壶艺术在当代仍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紫砂壶创作也在不断探寻着人类的审美需求、情感需求等。《平步青云》是一件有着美好内涵的紫砂壶作品,创作者通过巧妙的构建使作品表现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彰显了紫砂壶艺术的文化底蕴。
紫砂壶艺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造型表现上十分多样,在保留古典特色的基础上探索表现空间,追求在新时代的新表现。然而从大量精美的紫砂壶作品中不难看出,圆形与方形作为紫砂壶的基本造型具有相当稳固的根基,这两种造型不仅代表着紫砂壶艺术的审美规范,也反映出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的准则及文化内核。[1]《平步青云》一壶便选择了圆器造型,表现了圆器玲珑、豁达的美感。
圆器作为紫砂壶艺术中最常见的造型,常被人认为是最简单的造型,而圆器实际上又是最受制作者与欣赏者欢迎的一种造型,这便证明了圆器有其独特的智慧与极高的工艺水准。此壶圆润饱满,是一个非常标致的圆球体,但它的弧度又不似一般圆球那般极具张力,比较缓和,有着自然而然的流动之感,虽然壶是静态的,其中的气韵却是流动的,故形态并不死板。对于圆器的制作来说,弧度的控制是最要紧的,弧度的变化便会导致作品气质的不同。弧度是依靠“拍”这一工艺打造而成的,创作者必须将审美的意念与力量的控制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想要的弧度。此壶的弧度有着稳固、踏实的气息,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让人无形中缓解了焦虑,放慢了步调,这便是紫砂壶艺术独特的情感价值。
在壶腹中央,创作者运用两条平行的纹线加以装饰,环绕壶身一周,形成了美丽的腰线,增强了壶身的空间感。两条立体的纹线使壶身表现产生了层次感,同时也能衬托出壶身上下两部分结构的对称。圆盖顶面微微凸起,与壶身的圆润饱满相协调。壶盖与壶口处边缘紧密贴合,边缘线条作加粗处理,构成“子母线”的典型结构,同时与壶腹中央的线条相协调,表现了作品中的线条美。
此壶的壶嘴与把手造型简洁。壶嘴线条柔和,似从壶身中伸展而出,在壶嘴前端上方有一小小装饰,壶嘴便有了凤头的形态。把手为耳状圆环,展现了紫砂壶经典结构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实用功能。
此壶各部分的造型都有一种自然而然、浑然天成、不紧不慢的效果,一种平和的气韵涌动于壶中,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踏实与沉稳,随后便豁然开朗,领悟作品的主题内涵。
各种装饰工艺的运用使紫砂壶的艺术个性更加鲜明,并有利于作品主题内涵的表达。[2]在此壶中,创作者将装饰工艺运用至壶钮当中。从紫砂壶的整体结构来看,壶钮无疑是位置最高的地方,在壶钮中进行装饰绝对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创作者所用的是雕刻工艺,运用至紫砂壶艺术中,也可称之为“陶刻”。创作者将壶钮雕刻为中国神话中的神兽形态,这是极具东方美学特色的设计,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体现。紫砂泥是一种可塑性极强的泥料,因此紫砂雕刻往往能做到更加细致和逼真。
壶钮镶嵌于壶盖中央,是生动的神兽造型,创作者主要雕刻出线条感及面的层次变化,表现出神兽的形态,并在细节之处进行琢磨,力图展现出神兽的神韵。中国传统雕刻往往通过神韵的塑造以达形象的逼真,所以即使是抽象的形象也能让人们看见其性格与神采,并展现出中国古典雕刻的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紫砂壶创作在艺术塑造中也会呈现鲜明的文化特征。此壶选择的泥料呈古典的红色,色彩醇厚、庄重。这一泥料色彩是紫砂壶艺术的典型色彩,运用此泥制壶能够显示出紫砂壶艺术的审美特征。[3]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一种平步青云,可见创作者从泥料的选择开始就自觉地将文化融入其中。从造型上看,圆形象征着圆满、如意、完美等美好的含义,这同样是平步青云的艺术化表达。而神兽则同样代表着一种稳定与保护,与泥料、造型的文化内涵达成一致。
平步青云指的是人一下子就能登上很高的官位,这是美好的祝福,也是每个人的愿望,这种愿望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此壶具有祝福之意,同时也提醒着人们要想平步青云必须要脚踏实地,所以作品各处结构都有着一种平稳、踏实之气。人们在接受此壶的祝福之时也能充分领略到紫砂壶艺术的智慧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了解紫砂壶创作自觉的文化追求。
综上所述,《平步青云》是一件包含着美好意蕴的紫砂壶作品,在文化背景下,创作者在艺术构建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内涵,使文化与紫砂壶特有的艺术性联系起来,构成了作品的文化氛围。本文分别对作品的整体形态与独特的壶钮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壶中各个元素进行解读,说明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大背景之下,紫砂壶创作者承担着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也建立起自身独特的文化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