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波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浙西南革命精神诞生于浙西南地区,是浙西南革命先烈从事革命活动所创造的红色文化,是浙西南人民为人民解放、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这一精神推动着丽水人民不断创新和发展。红色是丽水的精神底色,丽水是浙江省唯一所辖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的地级市[1],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光辉的革命战绩。绿色是丽水的自然底色,丽水素来被称为“浙江绿谷”,山地资源众多,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居浙江第1 位。对丽水而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资源,绿色发展离不开红色文化,要以红色文化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合理利用当地农业产业资源,打造适合丽水的红色旅游基地和绿色旅游基地,探索实现旅游基地间的统一协作发展模式、红绿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创建属于丽水的特色品牌。
为了更好地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守护好“红色根脉”,丽水首次编制《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出台《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和《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以红色文化激发绿色发展动能,以绿色发展扩大红色文化传播,以红绿融合构筑绿色发展特色,为丽水的红绿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基本保障。
近年来,不少游客会选择远离城镇的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走进大自然,走进乡村,体验田园生活,因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休闲农业成为旅游行业新宠,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所谓的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业景观资源,通过“农业+旅游”的方式,融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和体验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2]。休闲农业可以说是农民创造出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形式。丽水绿色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升级改造,丰富的土地、水文、气候等自然资源可以实现多样化生态旅游发展,而休闲农业的兴起恰好为丽水未来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红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食粮,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能让一座城市斗志昂扬大力发展,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绿色发展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命脉,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并进,能让一座城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红绿融合,不单是表面上的红色传承和绿色发展,更是用浙西南革命精神引领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将所有人凝结为“一股绳”,集中力量干大事,使红色文化在绿色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发扬,绿色发展在红色文化的缔造中得以持续和创新。
目前,我国各地均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结合当地特色做好红绿融合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百侯作为广东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突出“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融合,挖掘古色故事增内力,讲好红色故事添引力,发挥绿色效应激活力[3]。泰安探索出“党建红+文化红+生态绿”的乡村振兴“九女峰模式”[4]。吕梁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中心,以融合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模式[5]。虎林依托“红绿银边”,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冰雪旅游、中俄边境文化融为一体,做深文旅融合[6]。桂林打造以漓江和湘江为主导的两江旅游圈,构建了桂北旅游区“红绿古俗”协同发展新模式[7]。丽水各地区也开始探讨红绿如何融合[8],但尚未从特色农业发展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不同区域由于革命历史、地方特色不同,红绿融合的形式会有差异,对丽水未来红绿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见。
23 年的浙西南革命历史,为丽水留下了丰富、密集的红色资源,现已挖掘革命文物302 件、革命故事538 个、革命人物1 365 位、革命遗址429 处。通过合理利用红色资源,修缮革命旧址和文物,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主题纪念馆,设计一系列红色主题课程,全方位建设丽水红色旅游基地,让游客从观看、学习、体验3 个维度由浅入深感悟红色文化。
革命遗址承载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记录了革命人物的感人事迹,是弘扬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最好的教科书。各地需重点保护革命遗址,对其进行复原性修缮,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革命文物是开发、宣传、传承红色文化的第一步。
名人故居是集实体建筑和人文思想于一体的历史遗存,是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生平事迹、人文风貌、时代变迁、发展轨迹最重要的历史遗迹。通过还原名人故居原本的建筑风貌,展现当时革命期间的生存环境,回顾革命先烈一生及其辉煌的成就,详述其经典的革命故事,挖掘其身上的革命精神,让游客能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在当时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革命旧址是我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生动映衬了当时革命期间革命人物的生活、学习、战斗场景。通过修缮和保护革命后的遗迹状态,详述每寸土地、每个角落所发生过的革命故事,感受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和对推动革命进程的重要性,通过立碑、撰文、雕像、壁画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这块土地上的革命历程,让游客切身感悟旧址背后的红色革命文化。
红色主题纪念馆是除革命遗址之外承载着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窗口。红色主题纪念馆的建设必须结合当地现有的革命遗址,纪念馆的主题和记录的革命先烈、革命事迹等尽可能与革命遗址减少交叉,革命遗址中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和实物,尽可能存放于纪念馆,以利于文物的保护。纪念馆作为革命遗址的补充和延伸,有利于加深研究红色资源、深度宣传红色文化。
在纪念馆的整体布局上,通过采用文字、照片、壁画、雕像、视频、沙盘模拟、情境模拟等直观的形式,以真实的历史和实物为叙述基础,以事件的时间顺序为叙述主线,以重要的革命人物和事迹为叙述重点,以背后的革命精神为叙述核心,全面展示浙西南革命的历史渊源、浙西南人民的革命历史、对当时及后世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在纪念馆的通道、墙壁等位置,采用电子翻页书、自助触摸屏等多种现代化操作手段,呈现展馆的补充内容,方便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自助学习。在纪念馆的最后,展览内容可以浙西南革命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为主,提高纪念馆的现代感和亲民性,如阐述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人民群众如何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政府部门如何利用革命精神进一步为民服务等。
在革命遗址和纪念馆的基础上,可设计“1+X”红色主题课程,让游客自觉参与到红色教育中。“1”是指学习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是红色主题课程的核心内容。“X”是运用不同的形式,落实课程教育和实践过程,可以献上一束花,表达自己对革命人物的敬仰;观看一则革命故事,例如相声、小品、戏剧、视频等,体会革命年代的艰辛;唱一首经典红歌,表达自己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朗诵一段红色诗歌,体会作者写下这首诗的情感;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留下一句想说的话,可以是对祖国的愿景,也可以是对自己的期望;吃一餐红军饭,忆苦思甜,秉承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尽可能丰富课程的形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体现出丽水的红色教育特色。
近年来,丽水立足当地的山区地形和农业特色,生产的农产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如“丽水山耕”农特产品、缙云麻鸭、姥姥家番薯片、百山祖香菇酱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销售量也在进一步增加。因此,在丽水现有农业发展基础上,借助丽水农产品的知名度,以红色旅游基地为核心,整合红色基地周围的农业资源,建设具有丽水特色的绿色旅游基地。
绿色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不仅具有原有的生产、种植功能,还具有为人们提供观光、度假、娱乐、教育等生活功能,进一步拓宽了旅游业发展形式。在现有种植区基础上,绿色农业旅游基地中可建设种植体验园、果蔬采摘园、农产品加工园、特色产品展区等多种不同主题的休闲园,以适应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
一是种植体验园。种植体验园以种植蔬菜为主,可设置2 种,分别为针对儿童的趣味种植园和以租赁部分土地为主的蔬菜种植园。在趣味种植园可设计辨认蔬菜的相关环节,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儿童学习蔬菜的兴趣;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观看或亲手完成蔬菜种植环节,如播种、施肥、浇水、采摘等,了解蔬菜种植过程。在蔬菜种植园,主要以租赁部分土地的形式进行种植体验,对象包括家庭、农林专业学生等有小规模种植需求的人群。
二是果蔬采摘园。果蔬采摘园以水果和适合采摘的蔬菜为主,如桃子、杨梅、樱桃、茄子、豌豆等,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游客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同时能缓解农户采摘和销售果蔬的压力。果蔬采摘园与种植体验园的差异在于果蔬采摘园不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游客可自行完成体验。
三是农产品加工园。农产品加工园以烹饪、加工瓜果蔬菜为主,向内为红色主题课程“吃一餐红军饭”提供餐食服务,向外为游客在果蔬采摘园采摘的食材提供加工服务。针对有聚会、游玩等农家乐需求的游客,加工园也可提供烹饪场地,食材可自带或园内提供。农产品加工园还可向外提供制作特色产品的培训服务,既能提高园区经营收入、扩大园区宣传范围,又能实现产品制作工艺的传承。
四是特色产品展区。结合当地特色产品,开设特色产品展区。通过陈列特色产品实物,展示该产品的发展历史、食用价值、制作过程等,让游客感受到该产品的传统文化和魅力,提高对丽水美食的文化自信。结合红色旅游基地,挖掘当地饮食文化与红色文化之间的关系,如革命人物的饮食习惯、革命斗争岁月人民群众的饮食特点等。
为吸引游客,绿色旅游基地需要完善饮食、购物、住宿等各项配套设施和服务。在旅游景点或基地内部,可设计建造一条具有丽水风味的小吃街,游客可品尝当地美食,如缙云烧饼、小馄饨等,还可引入其他如东北、四川等地的特色美食,丰富小吃街的种类。在小吃街旁打造一条具有丽水特色的商业街,或与小吃街混合打造,以当地的特色工艺品为主。现场手工编织或雕刻产品,如竹制品、编织篮、中国结、手工荷包等,游客可参观产品制作的过程。售卖青瓷的店铺也可开放制作青瓷的区域,游客可参观瓷器的制作过程,也可自己动手制作瓷器制品。商业街内可引入如汉服、旗袍、军装等租赁服务和摄影服务。住宿风格可以主题酒店和传统民宿为主。主题酒店既包括现有普通类型的酒店,也包括红色主题的酒店,如在房间内设计革命战争年代的装修风格,配置类似名人故居中摆设的床、衣柜和凳子,摆放当时的茶壶、茶杯、装饰品等,让游客感受当时的生活形式,体会现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滋生爱国情怀。
红色基地和绿色基地的建设是红绿融合发展的基础。为保持绿色基地的活力,需协助解决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问题;为提高红色基地的影响力,应进一步宣传红色文化。为促进红绿可持续发展,需以红色旅游带动绿色旅游,以绿色发展促进红色传承,进而带动革命老区整体经济发展,实现红绿深度融合。
在开发和建设红色基地和绿色基地时,位置相邻或相近,方便游客在2 个基地之间游玩。红色基地以学习红色文化和感悟红色精神为主要功能,绿色基地以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主要功能,2 个基地功能互补,起到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的作用。在旅游产品上,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融合,如在种植园不仅能体验瓜果种植采摘的乐趣,也能体验革命期间农业种植和革命的不易;在农产品展区不仅可以了解当地农产品特点,也可以了解当地从古至今的饮食历史。
红绿旅游基地可与高校相关专业开展合作,既能解决高校实践培训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又能为红绿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农林专业合力创建农林教学区,可为绿色基地带来丰富的理论知识,解决部分种植劳动力问题;与食品专业合力创建食品制作课程,可为绿色基地带来部分新产品、新想法,实现丽水饮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与营销专业合力完成农产品及加工品的营销,通过线下销售、线上销售、直播销售等营销方式,解决绿色基地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对外销售问题;与导游专业实现联合培养,让学生参与红色基地、绿色基地的导游工作,游客可获得更高质量的服务;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红色旅游基地可作为思政课的现实课堂,拓宽学生的教育场所。通过双方合作,不仅为红绿旅游基地带来较多的人流量,更能促使专业教学、园区工作、红色教育实现深度融合。
根据绿色基地的产品类型,可分别与不同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农户种植的药材与医院、药房、制药厂等开展长期合作,生产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定向、定期供应给批发商、菜市场、超市等零售企业,实现绿色基地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赢。
结合红色基地的特点,可将红色基地提供给党史研究处或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或者研究场所。为提高红绿基地的知名度,也可与全国各地的旅行社合力打造丽水特色的红绿协同旅游产品,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革命遗址、纪念馆里进行红色教育,具有更加强烈的历史现场感,能让共产党员更深刻领悟到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内涵和力量。红色基地与政府部门、学校、医院、企业等基层党组织联合开展党建活动,丰富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形式,发挥红色基地的党史学习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干部培养基地的作用。同时,可在党组织所属单位宣传绿色基地的旅游产品,吸引二次旅游和消费。
村落民居与红色历史结合才有发展活力,山水田园和红色文化结合才富有生命力。丽水应秉持浙西南革命精神,以红色旅游基地为核心,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整合周围可发展的绿色资源,不断创新和丰富各类产品,提升和增加旅游的内涵和内容,以红带绿,以绿促红,实现红色文化和绿色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丽水人民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继续谱写丽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