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认识和发展路径

2023-11-18 19:55:25李晓宇孟艳玲蒋子春
山西农经 2023年16期
关键词:农业功能发展

□李晓宇,孟艳玲,蒋子春

(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密切结合的新型产业,正在我国兴起并快速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朝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但是休闲农业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亟须解决,具体体现在休闲农业理论层次、实践等方面,其问题的根源在于经营管理者对其认识不到位。因此,推进我国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1 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基本认识

对休闲农业发展认识不到位,是影响休闲农业发展决策科学性和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厘清产业属性、现代农业功能、社会经济背景、自身发展规律、主导和主体角色地位作用及核心竞争力6 个方面。

1.1 休闲农业的产业属性

国务院办公厅的有关文件指出,将乡村休闲界定为紧密连接传统制造、食品制造与现代化服务业,并融入产品、活动和环境等服务。休闲农业是一个面向市场,以社区公共服务为主体的新型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休闲农业作为一二三产业的结合体,不但具有其特有的基本产业特性,并且随着我国涉农政策的进一步推广,休闲农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农业综合产业,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三农”政策,逐渐形成一种特殊属性,其基本特性属于农业产业,但在农业产业基础上,吸收旅游、社会服务、消费、市场、经营、工业文明、现代管理、营销广告传播、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农耕文化、品牌、创意、规划设计等一系列元素,使之孕育成一种全新的产业。

休闲农业主要的特点为复合性、多元性、新颖性、独特性、独立性、专业性、经济性、服务性、社会性、文化性、生态性、企业性以及功能性[1]。

1.2 休闲农业的现代农业功能

传统农业功能单一,主要是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但只看到农业的生产功能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伴随全球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其多功能性被提出来并受到重视。从整体上或者一般意义上看,休闲农业主要功能包括旅游、休闲、观光、采摘等娱乐功能,身心愉悦、锻炼、保健等治疗功能,致富增收的经济功能,满足新消费需求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农事体验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农耕文化挖掘整合传承功能,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示范传播的科技功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促进农业多功能的体现,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全产业链价值,休闲农业是体现农业多功能性的新形态之一[2]。

1.3 休闲农场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

休闲农业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与社会大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以下2 个最核心的因素。

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人们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产生消费需求,休闲农业也就应运而生。根据资料显示,当我国人均GDP 值超过900 美元时,休闲观光农业就会发展,当我国人均GDP 值超过3 000 美元时,休闲观光农业就会进行转化与升级,当我国人均GDP 值超过6 000 美元时,就开始步入休闲社会。例如,我国在2014 年人均GDP 值就超过了7 485 美元,因此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向精品化方向迈进。

二是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相关,主要是休假制度的设立保障。目前,我国的一系列休假规定福利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和法制化,确保了人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休闲,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消费的可能性。加上较高经济收入的保障,使得休闲农业发展成为了一种现实[3]。

1.4 休闲农业自身发展规律

休闲农业作为与农村产业融合的产物,其自我发展过程遵循自然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同时遵循产业生命理论周期规律,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表现形式不同,具体表现为当地的政策引导与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在我国各个县、市、区内,休闲农场的开发已经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多数地区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少数地区进入了成熟期,因此需要对符合我国国情的休闲农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4]。

1.5 发展休闲农业的主导和主体角色地位作用

从我国休闲农业的推进机制看,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经营主体利益驱动都是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但休闲农产品开发的主体是经营者,当地政府不能将自身放在主体位置,更不能既做主导又当主体。

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地方政府不能包办或代替,因为地方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表现为制研究开发计划、制订完善的优惠政策、准确把握经济走向、有力把握经济全局、做好经济发展“总舵手”的身份,为经营主体创造出发展的条件[5]。

1.6 休闲农场开发的核心竞争力

休闲农场的开发应同时满足当地本土特色以及多样性、差异化、精品化的发展需求,应确保农产品保持健康发展活力。要使休闲农业发展取得成就,就必须在设计、创建、打造上培育鲜明特色,在内容、项目、服务、布局上采取多样性安排,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在管理、经营上实现精品化、科学化、规范化。因此,多元化的发展是休闲农业在我国发展的核心动力[6]。

式中,qr和cholupdate为标准的Matlab指令,分别表示QR分解和Cholesky分解一阶更新。

2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

2.1 以农民为主体,注重农民增收

农民是休闲农业经营发展的主体。无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进化到何种地步,休闲农业的规划布局、经营机制的创新都是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展开的,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和实际利益,充分保障当地村民的权利。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人才振兴,因此要及时发现农村的人才,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7]。

2.2 用绿色理念发展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建设和发展中,应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有以下2 个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资源的开发上,要坚持农业绿色保护制度,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举,保护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水、空气等基础资源条件和良好环境,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与此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提高休闲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体现在为休闲农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还体现在绿色休闲产品上。例如,通过绿色生产和对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提供健康、多样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副产品,形成循环农业、立体种养、节水灌溉等先进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因此,要充分意识到绿色发展在休闲农业中的重要地位,牢牢贯彻休闲农业发展的始终[8]。

2.3 科学规划和设计

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提是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制定发展战略、确定主体产业和空间布局、建设项目等,并对其进行效益分析,这决定了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在进行充分调研、讨论、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落实规划设计和创新创意。

一是要实现本地资源的独特性开发利用,依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生态条件、历史人文条件以及地理位置,明确发展的主题,以休闲农业的主题开发为例,既可以是动植物观赏、乡土民俗展示、农耕历史回顾,也可以是野外垂钓、种植园生活体验、青少年教育基地等。

二是要有农业产业项目作支撑,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并围绕核心进行体验、文化等设计。

三是参与体验项目的设计,这是休闲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最富有创意的环节之一,如种植、饲养、采摘、捕钓、制作等,也是提升休闲农业效益的重要赢利点。空间功能布局设计就是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满足使用功能且具有一定美观性的空间布局,人为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对总体资源高效的分配,间接提高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9]。

2.4 用绿色理念发展休闲农业

一是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体现在为休闲农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体现在绿色休闲产品上。例如,通过绿色生产和加工方式提供健康、多样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副产品。

二是通过循环农业、立体种养、节水灌溉等先进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高效设计休闲农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业功能。

三是在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医疗保健等项目和服务,如观光、娱乐、文化、品尝、健身、产品销售、农业科普教育等环节中进行低碳设计,包括包装、设施、材质等,体现绿色时尚,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应当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知识的宣传力度,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获得生态、农业、科技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对农业的认识[10]。

2.5 培育休闲农业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休闲农业品牌能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竞争动力,品牌打造主要应做好3 个方面工作。

一是低碳发展,高品质休闲农业产品的打造离不开低碳环保的参与,休闲农业产业打造过程中,应对休闲农业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地理位置、拥有的资源以及承载能力,把当地所属的农业开发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联合起来,促进生态功能发挥作用。

二是主导农副产品质量突出,打造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使游客在观光旅游时,体验到当地农副产品的高质量特征,并通过口口相传,宣传当地休闲农业产业,这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三是提升当地休闲农业产品的内在影响力,通过提高农产品内涵和品质所属的内在影响因素,突出乡土特色和文化内涵,例如打造“土字号”“乡字号”等休闲农业特色产品和服务品牌,树立良好的产业形象。通过游客购买当地农产品,加深对当地发展的特色印象,通过游客传播的途径,达到宣传当地休闲农业品牌的作用,提高当地旅游产业的影响力[11]。

2.6 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导向的联合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以政策支持、政府引导为基础,以市场拉动为动力,发挥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休闲农业经营单位的主体作用,建立上下联动、多方联合的资源开发机制。休闲农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形式,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发挥市场作用,融合当地特色,建设休闲农业发展,包括争取市场资金支持,项目投资管理、开发方案制定、市场营销和环境形象塑造等[12]。

政府部门应发挥统筹优势,整合产业资源。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营商环境、放管服等方面的作用。政策支持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合理进行产业规划,促使休闲农业发展与地方发展规划相协调,帮助休闲农业项目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保障投融资渠道的畅通。将企业、社会力量有效结合起来,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其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历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涉及休闲农业的相关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三农”问题解决多样化路径,将发展休闲农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当地政府应该树立良好的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这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在指导休闲农业发展方面重要的指导作用[13-14]。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不断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幅度提升。2022 年,我国人均GDP 上升为1.41 万美元,这也意味着人们消费意识逐步增强。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城镇居民也越来越向往乡村惬意的田园生活,休闲农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三农”中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对我国休闲农业的认识,为制订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实施休闲农业发展项目提供理论支撑。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开发休闲农业能够充分发挥其产业的融合和关联带动效应,对于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农业功能发展
也谈诗的“功能”
中华诗词(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4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