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和路径

2023-11-18 19:04王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精神

■王松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自2012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到了劳模精神,指出劳模精神对营造劳动光荣社会风气的重要意义,并突出强调要将劳模精神融入中国教育体系中,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正确劳动价值观。毋庸置疑,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只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人才动力。劳动教育是中国“五育并举”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不仅能够系统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劳动价值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特别是在当前劳动教育欠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模糊问题愈发凸出的情况下,加强劳动教育成为当前高校培育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所推行的重大举措。而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精神的深刻解读与阐释为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大学生深刻认知、弘扬与践行劳模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导。因此,对劳模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是新时代环境下高等教育教学与时俱进,落实劳动教育价值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劳模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劳模精神主要是指在具体从事某一社会生产劳动实践领域中优秀的个人或集体,他们在岗位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爱岗敬业和甘于奉献等一系列优秀品质。这些优秀的劳动品质不仅是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珍贵资源,其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劳动价值、培育大学生劳动情怀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

劳动是人类获取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延续生存的基本途径,更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这里我们所说的劳模主要是指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等社会实践过程中在每一个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一代代劳动模范,他们在物质条件并不丰富并且工作环境较为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等伟大精神风貌,并身体力行将伟大劳模精神传承下去。相比而言,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新时代环境下,他们中的部分人员生活条件非常优渥,对于社会生产劳动的方方面面较为陌生,并且对于劳模精神的理解较为浅显,缺乏精神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对劳动教育关注不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展现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面貌。然而,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能够以平凡岗位上劳模工匠的真实故事感召大学生,改变他们对劳模精神的错误认识,让他们明白并不是只有科研人员才是劳动模范,是值得他们学习的楷模,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普通人也会在日复一日地努力奋斗、辛勤劳动及不断创新中成长为“大国工匠”,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脊梁。可见,工匠精神、劳动模范故事等走进高校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使其在榜样力量的引领下争做优秀时代劳动者[1],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有利于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

劳模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和检验,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热爱劳动这一传统美德在新历史时期的延续和弘扬[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西方国家加大了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3],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人们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建立了交流互动的方式,并且也让各种信息更快速地以多样形式进入人们的眼球。这也为各种意识形态的汇集提供多样化的场域,也为西方的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新时期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的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离不开网络,但他们的思辨能力普遍不足,加上社会阅历较为浅薄,对于很多事情以感性认知为主,缺乏理性思考,这样的认知限制使得大学生群体难免受到错误劳动价值理念的影响,对劳动的认知出现扭曲,甚至对劳动精神表示不屑。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给予了充分解释,改变了高校劳动教育的空洞局面,从大学生群体所熟悉的时代劳模和事迹等现实层面进行引导,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三)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深度广度

劳动教育相较其他教育形式来说更具独特价值,不仅是“五育并举”中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内容,也是“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因此,劳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突出重点。但是,从具体教育实践情况来看目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甚至依然有劳动教育被挤压而失去生存空间的缺位状况,劳动教育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自然难以激发大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特别是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缺乏深入挖掘,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劳动学习需求也不相符,本以实践为特征的劳动教育在部分高校成为理论课程,即便开展实践活动也多采取传统模式,与社会生产脱节,与大学生日常劳动缺乏紧密联系。劳模精神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融入改变了课程教育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并带来了网络第三课堂,拓展了高校劳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比如,以“大国工匠”为典型代表的系列宣传教育片介绍了不同行业的劳动能手的先进事迹,以更加生动立体的形象为高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提供了支持。

二、劳模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的问题审视

劳动模范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具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或者集体,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但是,目前部分高校领导层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尚处于浅显层面,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都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知不够深刻,从整体层面上看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劳动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

(一)认知匮乏,劳动教育价值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在党和国家的积极引导下,高校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度明显有所增强,相关研究工作者也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的劳动教育理论随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高校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劳动教育理论产生的重要场域。尽管相关劳动教育理论在劳动教育得到重视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丰富和发展,但是依然有部分高校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被动模仿的状况,忽视了本地劳动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从整体层面上看劳动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其次,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失衡。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中不仅是对教学内容、教学理论的丰富和拓展,而且其榜样示范作用更是高校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劳动价值引导的宝贵隐性教育资源。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如何发挥劳模精神在劳动教育中的隐性作用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缺乏持续性的深入探究,在具体形式和内容方面也没有突破以往的局限性。比如在榜样宣传方面不重视地方劳动模范[4]教育价值的发挥,错失了隐性教育的良好机遇。最后,实践教育思维局限。劳动实践既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手段,因此,实践教育思维对于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意义重大。显然目前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等教学主体的劳动实践教育思维依然存在闭塞问题,育人思维限制了育人主体的全面化调动,现有育人主体仍然局限在校内,忽视了家庭、社会对大学生劳动实践显性和隐性的双重影响。这样的实践教育思维无法让学生从生活层面感悟和理解劳动的时代价值和劳动对个人的深远影响。

(二)实践脱节,高校校园劳动教育氛围的营造不佳

首先,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就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仍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理论教学占据绝对地位,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实践性劳动教育的融入,并且理论教学缺乏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整体课堂互动不足,课堂教学感染力欠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劳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其次,校园教学活动不丰富。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大学生隐性教育的重要场域对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社团活动更能够通过同伴作用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引导他们自觉融入具体活动中,并自主挖掘活动主题背后的各种思想价值。显然,当前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较少涉及劳动教育内容,理论教学无法得到实践活动的检验,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到位。最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不理想。劳动是社会生活最基础的活动,劳动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并不单单是局限在校内劳动教育所接触的简单类型,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应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多去关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依然有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以校内生活劳动为主,比如,宿舍打扫、校园打扫或者组织到附近社区进行志愿者活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呈现出局限性,将“劳动”简单等同于干各种体力活。

(三)机制缺位,劳动教育价值引导作用得不到发挥

首先,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在长期功利性教学思想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明显不够,教师队伍的长期建设也表现出极大的不足,在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问题上出现较为严重的缺位现象。从事劳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多为兼职教师,对劳模精神、劳动教育价值的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缺乏深入了解,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整体教师队伍呈现专业化不足的状况。其次,教育资源完善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进步密切相关,因此,要想实现预期教育效果,就必须在教学资源的完善上下功夫,应加快建立健全教学资源的完善机制。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不足,重在对重点院校或者同类型示范院校的模仿,少有高校会基于办学定位、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及新时期大学生群体个性化需求等方面主动建立校本教学资源,这也是劳动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课程教学相关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的完善是对课程教学开展的一种有效监督,其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体制机制当中最为重要的是教育评价机制。高质量的教育评价机制既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反馈,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当前教育评价机制刻板,评价方式缺少灵活性,量化评价无法准确客观体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同时,评价程序和评价信息反馈体系也存在漏洞,不能满足教学需求[5]。

三、劳模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的路径策略

劳模精神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要想更好地发挥劳模精神在新时期环境下的劳动教育价值,就必须对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现状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以问题为导向,以劳模精神的融入为重点,以劳模的榜样力量为起点,同时要以思想引领为开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高校内营造健康向上的劳动文化环境,不断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增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现实效用,提升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榜样示范,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知

首先,继续强化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提供指导。那么,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也不能忽视教育理论的强化,要重视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挖掘劳模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的理论支撑。为此,高校之间可以形成紧密合作,比如共同建立劳动教育教学研究小组,加大对劳模精神及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也可以组建专项研究团队,对当地劳动模范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实现丰富教学理论体系的目的[6]。其次,不断拓展隐性教育。劳模精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劳动品质,能够充分彰显榜样的力量,其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当中能够有效改变过去劳动教育局限于显性教育难以克服的弊端,而且能够从隐性层面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去培育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为此,高校应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注重榜样力量的发挥,比如,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及高校学生为榜样树立的生活化劳动典型,从而大幅度提升隐性育人作用。最后,重视实践教育。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不可忽视,高校除了要深化理论研究,还应该在实践锻炼方面拓展教育思维,打破过去劳动教育局限于高校校内场域的壁垒,在实践教学研究中更多关注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教育主体之间的联动,主动与家庭和社会建立起双向乃至多向的紧密联系,实现在劳动育人上方面互相配合和补充,丰富榜样示范,使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更具时效性和实效性。

(二)选树劳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

首先,打造全新的校园劳动文化物质环境。校园是青年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域,也是他们认识社会、学习生存的主要阵地。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隐性育人作用对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的劳动文化物质环境建设应该避免形式固化。比如,校园中张贴的劳模宣传画等应选择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人物或者在专业行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新时代劳动者,以起到引起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强化宣传教育效果的作用[7]。当然宣传画的设计也可以采取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的形式,以最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让他们在参与中领悟劳动教育的意义。其次,营造生动的校园劳动文化精神环境。高校应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新校内文化活动,在劳动教育主题的选择方面重视劳模精神的弘扬,给予学生更多活动组织策划的权利,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五四”青年节时,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组织青年劳模学习大会,以新时代大学生的视角弘扬时代劳模精神。再比如,高校可以为社团的校外劳动实践搭建桥梁,与社区形成合作,共同举办各种社区劳动模范精神教育宣讲或者劳动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精神文明建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更深刻地领悟劳动的时代价值。最后,加快建设校园劳动文化网络环境。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网络信息的爆炸式传递使大学生在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的冲击。特别是西方国家会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将歪曲的劳动价值思想传递给大学生,让他们对劳动产生误解,甚至出现错误的劳动价值观。因此,引入劳模精神的高校劳动教育要与时俱进,建立专职网络整治队伍,加大对校内网络环境的治理,及时处理各种困扰大学生的错误劳动思想,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宣传大学生身边的劳动模范,大力宣扬劳模精神。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融入更多与线下教学相呼应的线上教学资源,以营造出更加积极健康的校内劳动文化氛围。

(三)重视先进,建立健全高校的劳动教育教学机制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引入更多有专业背景的教师,也可以从其他院校聘请专业教师或者是本地企业中的劳动模范作为兼职教师,以补充和丰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同时,高校还应该将不适应新时期劳动教育教学的教师或者其他教学管理工作任务重的教师调离岗位。当然劳动课程教师的日常管理和培训的开展以及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队伍建设还应该重视对先进教师个人的培育,为其他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其次,重视教材编写工作。劳模精神虽然有着共同的特征,但是因地域、办学定位及劳模精神社会资源建设等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劳模精神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差异。比如,东部地区的劳模精神会更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领域,而西部地区可能更多体现在社会服务和扶贫脱困领域。因此,高校应建立健全教材编写机制,加快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将地区劳模、校内先进劳动工作者及学生代表等作为教材案例编入其中,以增强教材内容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增强教材的时效性。最后,形成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为保证教学效果,高校应对原有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完善,改变传统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刻板模式,引入更多灵活且突出人文关怀的评价,以更好地鼓励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此外,高校还应当重视教学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健全,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监测课堂教学情况,包括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当然也包括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中的各种表现,还可以将其他课程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纳入监测信息库,经过数据的总结和整理后作为今后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让教学形成完整的闭环,全面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

(四)宣传典型,丰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

首先,丰富课堂劳动教学实践。单纯的劳动教育理论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难让大学生感悟到其中深刻的精神内涵,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堂应融入更多劳动实践内容,比如,典型劳动模范的故事,在对其岗位工作贡献的讲述中引导学生体会劳模精神。为此,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拓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接地气”。教育内容的呈现可以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多讨论性方式,以最大化丰富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劳动教育实效。其次,丰富校园劳动实践。劳动教育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实践课程,因此,高校应组织大学生进行劳动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重要性。为此,高校应以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重视实践劳动活动的丰富,开展与大学生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学习中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应重视实践活动中学生典型的树立,通过同辈影响力的发挥提升教育实效。比如,高校可以社团或者学生会为依托,为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可以是教师指导方面的支持,也可以是物质和经济方面的帮扶,让大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视角去组织校内劳动模范学习活动,通过校内校外劳模的发掘感染其他学生。最后,丰富社会劳动实践。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在与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的过程中,高校在巩固传统家校、校社联系的同时还应意识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加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搭建。比如,校企共同建立“劳模工作室”,吸引当地劳模的加入,并组织学生参观和参与工作室活动,鼓励大学生自觉弘扬劳模精神,从而能够以劳模为榜样增强自己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创新能力[8]。在家校共建版块,高校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学生劳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由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更多样化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

四、结语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不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条件下,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都是不变的真理。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时期,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中国经济社会能够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取得预期成效,就必须依靠广大劳动群众、广大工人群体,让劳动创造价值。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继承者,更是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劳动主力军[9],系统化、科学化的劳动价值教育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劳模精神是新时代积累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源于各行业领域平凡岗位上的个人或集体精神品质,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够让大学生从社会视角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转变劳动价值功利化认识趋势,并积极弘扬和践行新时代劳动价值理念。因此,将劳动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需要更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及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参与和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精神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