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巧琳 王玥婷
我国始终坚持教育应与国际与先进信息技术接轨的理念, 早在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 就指出应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等工具大力培训师资。 1996年,《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 (1996—2002年)》 指出, 应面向师范学生展开培训, 逐步提升教师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可见, 我国从20世纪就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
2019年我国发布了 《中国教育信息化2035》 文件,以期通过加快信息化发展促进我国的教育变革。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中明确提出通过实施 “中国数字教育2020 行动计划”, 着重解决国家教育信息化全局性、 基础性、 领域共性重大问题。
2022年4 月,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颁布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教师 【2022】 6 号) 并在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 “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师德修养、 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显著加强”, 在此强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 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逐步提升, 迈入教育数字化发展阶段。《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 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要求强化需求牵引, 深化融合、 创新赋能、 应用驱动, 积极发展 “互联网+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2022年7 月29 日,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教育部党组印发 《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要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推动教育模式变革, 以数字化带动教育转型升级,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2013年11 月3 日, “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 在北京召开, 爱尔兰国际远程教育知名专家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 指出, 影响教育改革的三次技术革命分别为工业革命、 电子工业革命和无线网络革命。 本次会议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通过扩大教育机会, 促进教育公平; 变革教学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 满足多元需求, 实现泛在学习; 共享优质资源, 开展规模教育几个手段促进教育发展。
为加速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的恢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成立了全球教育联盟, 旨在通过技术与资源支持、 能力培养来缩小数字鸿沟, 扩大远程教育规模。例如数字管理系统、 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平台(MOOC)、 视频直播通信协作平台以及远程学习解决方案的数据库。 全球新一轮的数字化革命正在改变和影响当前的教育系统格局, 教育系统的数字化转型也符合时代变革下对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2022年4 月教育部印发的 《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 (2022 版)》 中指出,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 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 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 并在课程标准中, 强调了信息技术促进美育育人的作用, 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自己的音乐审美。
“双减” 政策的发布, 使得网络教学资源被进一步的关注与使用。 同时, 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 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资源均等化, 为许多中西部边远地区送去了一线的教育资源。 满足信息时代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要, 学生获得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资源公平, 满足高质量教育多样化的要求。
在2020年12 月18 日出台的 《义务教育音乐教师建设与装备规范》 (以下简称 《规范》) 中, 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教室建设与设备配备提出了相关要求。该规范要求小学、 初中音乐教室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配备应有: 交互式电子白板、 视频展示台、 交互式教学触摸一体机等设备。 其中, 部分设备应具备实现可以网络连接音乐教学平台 (提供音乐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源, 包括但不限于音乐课、 音乐演出、 音乐培训、 音乐史料、 音乐百科等), 完成音乐教学、 培训以及数据分析等任务。不仅是学校资源, 伴随互联网的家庭普及和应用, 使得信息在家校间传输与交流得以实现, 疫情下学生的居家学习逐渐得到发展与完善。[1]
数字技术 (Digitization Technology) 是指通过计算机、 光缆、 通信卫星等设备进行表达、 运输和处理的技术, 包含人工智能、 云计算、 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与思想开展的新型教育方式为数字化教育, 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利用数字信息资源例如图像、 文字、 声音等, 利用数字化平台。例如,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资源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即为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 个性化, 能满足学生主体需要;(2) 以问题为导向;(3) 学习过程中进行通讯学习, 有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协作; (4)学习具有创造性与再生性; (5) 可以终身学习。
2022年4 月出台的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的课程理念中提出, 要注重艺术与自然、 生活、 社会、 科技的关联, 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 在总目标中提出,丰富想象力, 运用媒介、 技术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在各学段目标中明确提出, 运用现代媒介和数字媒体技术再现与表现世界, 在艺术的世界中求真、崇善、 尚美。
在现代音乐美育的授课过程中, 通过数字化音乐软件、 数字化教材内容、 数字化教学工具等技术辅助教学的实施, 由甘玮、 陈增照编著的 《数字化音乐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 中, 为数字化软件如何赋能音乐美育课程提供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参考。 例如, 对于starC 音乐课堂展示平台的介绍及应用, 以及如何运用Overture、Sibelius、 Cubase、 Garageband 等软件进行音乐素材的处理与制作。[2]
数字化教学软件充分体现了数字技术的灵活与便捷, 不仅为教师处理音乐素材提供了便捷与思考路径,同时为学生自身的音乐发展、 创作能力、 记录能力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可行路径。
传统音乐课堂通过期末赋分的方式来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评价,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评价方式和评价理念的转变, 使得我们在评价学业质量时不仅考虑成绩分数, 还可以结合任务完成的全面过程检测, 对评价对象进行全方位、 多角度的评价。 通过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将 “难以测量” 的素养可视化。譬如国际学生测评项目 (PISA) 整合了情境、 学科内容、 认知需求 (核心素养) 三个维度, 通过改变真实情境, 创设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化任务来测试学生的整体素养。
在新课标音乐学业质量描述中, 也强调了学生可以选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情景表演、 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在演唱、 演奏等艺术的表现评价中, 将声音自然, 情感表达放在了评价的前位, 这体现出了新课标对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表达的重视。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演进历史中, 教育始终作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且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外向内对人自身的发展进行影响。 原始教学着重于对生活职业技术的培养, 而随着经济社会与思想的进步, 这种影响逐渐发展到对人的思想进行培育。 艺术并非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呈现, 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运用特定的媒介、 语言、 形式和技艺等塑造的艺术形象,它对自然、 社会及人的创造性活动被动进行反映。 在课程理念中, 新课标突出了课程综合, 强调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 结合其他社会生活、 自然生活、 科技发展与其他相关艺术,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 云数据的发展, 跨时空资源的获取、 储存变得更为简便,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数字技术从Youtube、 Z-libraby、 数字音乐厅、 大剧院·古典HD 等网络资源平台获取各国各地关于文化与音乐的信息、 文字、 音频、 图像。
在中国唱片的这个手机应用中, 对20世纪我国的各个地方曲种也进行了收录, 信息资源的交流更为便捷。
在信息交流、 交互的基础上, 国家重点推进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2.0, 涵盖了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以及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三个层次, 在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等地进行推广实施。 其中,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九年全部的科目、 各个版本的教材课程, 内容包括视频课程、 学习清单、 课后练习三个部分, 其中的授课教师包括北京一七一中学等重点中学的教师。 该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符合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智慧服务, 优化了用户体验, 数字技术将优质的资源进行连接, 使得教育资源均等化更为普及, 即便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和教师也可以享受到重点地区的优质学习资源, 帮助西部学校提升教育质量, 推进教育公平。 另外, 智慧平台通过教与学的大数据分析, 可以使教师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进度, 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便捷。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以其独有的方式能动地认识世界。 在中国古代, 艺术也指技术, 艺术具有技术性, 艺术的重点不在于产品, 而是在于生产他们的活动, 特别是生产他们的才能。 艺术作为一种存在于人类文化原始的感性中的基本精神, 使得感性事物的 “美” 成为可能并得以呈现。 由此可见, 艺术与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 人类社会密不可分, 我们需要培育学生对自然世界、 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发现能力, 对于艺术语言、 艺术形象、 风格意蕴、 情感表达的各部分因素进行赏析。
对于缺乏抽象思维的低年级学生而言, 在音乐课堂中应注重直观性的表达和展示, 随着时间的增长, 可以逐渐增加抽象信息的内容, 学习必须从具体到抽象。 我们在开始低年级教学时应采用直观、 生动、 形象、 逼真的传达, 而音乐作为一种流动的艺术, 本身就是难以“测量” 和琢磨,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很难使用语言去学习 (输入) 和描绘 (输出) 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音乐研究也逐渐步入数字化时代。 在20世纪30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西肖尔(Carl Seashore,1866-1949) 运用计算机与媒体技术对音乐表演音视频资料进行了可视化的数据分析。 21世纪20年代以来, 库克教授 (Nicholas Cook) 与剑桥大学约翰·林克 (John Rink) 推进了音乐表演量化分析的发展,两人分别推动了Sonic Visualiser 音乐分析类软件的发展, 不仅将音乐量化分析用于录制形态的音乐, 还可以用于现场音乐表演和创造性的音乐制作。 2011年,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杨健, 主持开发了可在线分析音乐表演的应用Vmus.net, 该软件可以对音频文件进行可视化处理、 对频谱类进行分析, 做出速度力度曲线, 操作简便, 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时提供可视化音乐处理, 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
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 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在新课标的实施中, 对于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 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实施提出了具体且细致的要求, 不仅关注整体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还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纳入了学业质量标准, 这无疑对新时代的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 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 形成学业质量标准, 为教学的实施提供依据。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坚持以美育人、 以美化人、 以美润心、 以美培元, 逐步提高学生感受美、 欣赏美、 表现美、 创造美的能力。 可见, 我国的教育时代已经迈入了核心素养时代, 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完成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完成以美育人的目标, 是当前教育应考虑的重要问题。[3]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自身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始终强调 “动作、 舞蹈、 语言” 的结合, 强调 “人们必须自己亲身参与” 到音乐教育行为中。 奥尔夫认为: 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 表达愈具有本质性、 单纯性, 效果就愈直接而强烈。
近年来, 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 智能钢琴逐渐在教学界崭露头角。 该类智能乐器可以通过设定好的程序, 通过操作切换不同的乐器音色或主动演奏各种类型的钢琴曲目, 学生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音色, 创造属于自己的曲目, 展现自己的音乐表达。 在进行创意实践时, 对于许多内心有充足 “设想”, 却困于 “表达”的学生来说, 这种人工智能化的乐器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自己的创作表达, 同时也为学生完成自己的音乐作品, 增强创作能力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利用ScoreCloud、melodyne 等软件可以通过记录哼唱的音乐, 将其转变成五线谱或midi 琴谱, 教师通过简单的软件操作, 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创作的音乐变成五线谱的形式回馈给学生, 这极大提高了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也增强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爱之情。 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 中,专门开设了艺术展演部分, 将学生开展的美育活动以优质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 专项展示部分, 将学生的艺术特长所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 两者结合为学生的艺术创作展示提供了平台与途径。
数字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美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科技的进步、世界教育体系的发展、 我国教育体系的转变为实现我国现代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 数字化教育通过赋能音乐美育课堂、 优化音乐美育课程、 赋能核心素养的培养, 帮助完成 “立德树人” 教育目标。 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 我国的美育课程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实现教育优质公平与终身学习, 形成具有开放性、 多元性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