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改革创新服务发展

2023-11-18 15:15:57
大众标准化 2023年18期
关键词:监管服务质量

董 宁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 100070)

产品质量认证贯穿于行业发展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产品质量证书也具有了认证评价、与试验测试相关的品质技术要求等,具备着科技和信息要求的基本特征,是所有产品要素的关键组成之一。我国质量认证工作在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还存在一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例如:质量认证的认可度偏低、公信力偏低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质量认证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对此,新时代下,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质量认证改革。

1 质量认证改革实施成效

自新发展格局战略提出之后,质量认证贯彻实施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从供给服务与需求牵引两大层面功共同发力,特别是供应侧结构化改造方面,要金融服务于我国规划的制定和建设长远大局,积极推进制造强国的建设,大力支持绿色转型的发展等。而对于需求侧改革,要尽量从服务出口、保障投资以及刺激消费等层面提供更高质量的制度方案保障。

1.1 基础设施完善

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相关问题,质量认证改革的推进,始终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引,兼顾国家发展大局。一方面,能够在制度供给方面予以更大的创新力度,尽可能突破我国知识产权认证发展的瓶颈,并尽快搭建出网络关键设备与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的认证体系,并建立了APP安全验证体系。到2021年,国家发布建立完善的北斗系统重要产品体系标准,对北斗系统导航用芯片、板卡等若干重要产品开展验证评估,通过验证评估体系,实现国家对自主研制产品知识产权安全问题的有效管理,同时也为我国重器关键产品的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另一方面,将服务于发展绿色经济,切实解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要求。建立我国的产品认证与标志制度,将纺织品、家具等十四种类别的商品纳入国家认定名录,针对涉及的资源、能耗和环保性质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使用和质量评价体系,全部融入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之中。

2021年5月,绿色建设工作开始进入到认证环节,与此同时,“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进行,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1.2 服务双循环的影响显著

在提供循环动力方面,逐渐走向开源化和公共化,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增强。第一,入境CCC产品认证和免办审批过程的完成,使审批时限减少在5个工作日之内,从而让贸易工作开展更加便捷。第二,要围绕推动我国认定和评价走出去,以服务于一带一路规划的各国为重点,将市场监管总局认定评价产品研发中心为重点的手段,加强政策研发与政策制定,构建出优秀的评定产品品牌走出去的平台。第三,中国积极推动认证认可多边合作与互认,并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事务。持续扩大认证与国际合作的深度,努力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近几年,我国的国际合作认证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且和世界上300多个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政府组织达成合作机制,并签订了124项双边协议。

1.3 促进“双循环”的生态水平进一步改善

在服务保护民生的这一方面,要统筹协调疫病预防和复工复产等工程,协调国际和国内两大领域。另一方面,针对社会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要着力推动对口罩、医疗器械等相关防疫产品领域认证行为的专项整治。线上线下的统一监测制度也更加完善,和将所有电子商务系统联网核查的CCC认证证书系统。协同搭建“互联网+监管”的创新服务体系,同时还开发了CCC认证产品核验平台,这标志着智慧监督管理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应用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监察工作的公正性与可追溯性明显提升。在技术方面,政府部门借助精简管理体系认证与服务质量认证等形式,形成一套更加健全的科研评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高效地对国外和国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可项目实施验证。通过不断地整合CCC验证模块,并缩短变更流程,尽可能地缩短CCC认证证书的数量并且更改流程,在减少验证费用的同时,也减少了验证的时间投入。研究了“三同产品”认证体系的建设构想,在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等工作方面,做好证后监管、宣传推广及其实施成效跟踪评价等,努力为企业出口以及出口企业转内销进行切换提供便利和支持,最大程度上突破科技和质量要素的瓶颈。

2 质量认证高质量发展现状

在推进双循环的大背景下,产品质量认证服务单位增速已经超过了30%,机构业务供应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消费者与公司对生活性验证和高端应用的认可要求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认证呈现出如下发展态势:

2.1 质量认证供给侧现状

第一,产品认证供给情况。现阶段,产品认证机构覆盖的产品类型和生产制造的产品类型数量差距比较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建材、机械以及化工等传统领域,对于新兴信息安全、金融科技等产品认证的机构比较少,而这也充分体现出当下产品认证供给与产品更迭需求不不一致。除此之外,产品的认证速度明显提升。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新兴产品的质量认证并不是非常理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二,管理体系认证供给情况。现阶段,针对管理体系的认证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无论是环境、能源,还是其他方面的管理认证,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近几年,管理体系的认证数量越来越多,且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不少认证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在实际的认证过程中出现了审核造假等诸多问题,而这一系列现象的存在,也明显弱化了审核的效力。

第三,服务认证供给情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服务机构所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与此同时,现有的规模基本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认证需要和发展的需求。其中,对认证服务需求相对较大的领域主要是零售和生产服务行业等。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全新的技术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其应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近年来,各种技术手段也呈现出了非常显著的发展趋势。但与之矛盾的是,我国新型软件服务认证机构只有三家,并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2 质量认证需求侧现状

在对我国政策进行全面的研究后,文章将质量认证的消费需求整理如下:

第一,食品相关。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大众越来越关注健康食品的消费,与此同时,绿色食品相关的领域发展极为迅速。虽然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且进行绿色认证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多,但是受到消费者普遍认可的绿色品牌数量整体较少。

第二,医疗相关,主要指的是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机构资质的认证。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数量比较多,而这也造成了医疗市场存在突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如何更好地评价医疗机构的水平,成为当下的重要问题。但目前,我国对不同种疾病的医疗服务水平认证尚不健全。除此之外,我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且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亟需对护理服务进行相关的认证。

第三,居住相关,成品房建筑水平缺乏质量认证标准。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更需要尽快推进无障碍环境的认证。现阶段,在我国居民日常支出中,居民开销占比最大,因此,加强对质量和环境等方面的认证,成为目前的主要任务。除此之外,我国对环保材料等方面的认证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第四,出行相关。针对出行方面的认证需求,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首先,车体碰撞等因素所引发的新能源汽车爆炸事故发生率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这体现出产品核心技术标准不完善,尤其是认证机制,更需要进一步优化。其次,汽车企业等有关部门,开始逐步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究。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概念车等有关的产品。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对智能网联汽车认证标准的完善,成为该领域的首要任务。

第五,与教育相关。现阶段,大众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的迅速发展,各种在线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从当前在线课程来看,整体质量难以保障,不少课程只是为了盈利,未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在此背景下,亟需对课程的参与者展开全面的评价和认证。通过合理的认证与评价,保证在线课程的整体质量。

第六,企业需求。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来看,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认证需求,与此同时,不少企业都希望政府介入,以此来加大对认证机构的有效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政府部门的介入,可以营造出公平诚信的营商环境,强化国内外标准和准入制度的宣传等。

3 质量认证改革创新服务发展的路径

围绕做好“六稳”工作与落实“六保”任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以更加健全的制度和执行力作为主线,全面推动质量认证改革,创新服务发展。

3.1 巩固深化认证领域监管整治成果

第一,要加大对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的专项整治力度,切实做好违法案件的查处曝光力度。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其他各种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第二,要加大力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提升问题的发现率和解决率。第三,要优化和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快建立信用评估监管的长效机制。

3.2 强化认证行业监管

针对当下存在的监管方式单一等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监管活动的统筹安排力度,贯彻落实认证监管的统一性,针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统筹协调,要进行统一规划,尽可能避免重复检查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快搭建出认证风险预警和信用监管机制,持续推进“智慧监管”的模式,发挥大数据技术手段的优势,严格落实精准监管和快速处置,切实提升监管的实效。

3.3 提升认证供给水平和服务能力

现阶段,我国还存在认证机构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首先,要完善质量认证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加快搭建出质量认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引领认证机构趋向于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努力提升实体经济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和服务能力,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认证机构品牌,切实推进质量认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努力推进认证机构趋向于国际化发展,鼓励我国的认证机构积极参与认证,并主动参与合格评定国际合作互认活动,努力开拓出双多边合作互认成果的影响力,大力支持国内外机构进行技术交流和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速度,提高质量认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4 加强基础建设

第一,加大政治建设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整治任务,创建模范政治机关;第二,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尽快推进《认证认可条例》的完善,重新制定出全国认证认可部联席会议制度;第三,持续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努力搭建智慧监管与信息服务平台,切实满足监管和采信的实际需求;第四,加大队伍建设力度,面向认证监管队伍和认证就业机构组织培训活动,切实提升队伍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

3.5 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

第一,要优化和完善质量认证激励引导机制,促进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积极完善认证采信政策,鼓励企业利用认证努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影响力,推进在市场采购、行业监管等多个方面广泛采信认证结果。第二,要加大力度强化质量认证和宣传推广。主要是利用“世界认可日”等渠道,面向社会的广大群体普及和宣传认证知识,总结和推广质量认证的实践经验,努力提升社会的认可度。与此同时,要鼓励和引领企业树立正确的认证动机,真正利用认证提高自身的管理效果。第三,要创新质量认证示范推广活动,大力支持各个部门与地区建设质量认证示范区,实施重点产业质量认证提升工程,从而让更多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对于涉及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层面的质量供给依然有较大的不足之处,在保障民生和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特别是关于衣食住行等层面的认证质量还普遍偏低,和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依然存在非常大的距离。伴随着RCEP的生效和实施,区域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合格评定制度缺乏协调性等问题尤为突出,国际合作和区域互认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需要通过质量认证改革创新服务发展。

猜你喜欢
监管服务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质量投诉超六成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