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农耕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根与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的传承基础有待夯实、传承意识有待提升、传承机制有待健全等实践难点,要应用好传承载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探索有效形式、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关键词: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先辈们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这一文化形态代代相传,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本文从不同方面阐释传统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剖析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难点,并对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进行探讨。
一、传统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总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传承、保护、利用传统农耕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价值意义。
(一)有助于夯实乡村生活中的文化基础
从根本上说,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就要不断充实、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根基,蕴含着人们的乡情乡愁,塑造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的“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以农为本,以德为荣”等优秀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为人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因此,传承、发展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只有不断传承和发展传统农耕文化,抓住乡村文化的“根脉”,唤起农民对乡土的热爱,使其自觉参与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才能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二)有助于完善乡村社会中的道德体系
传统农耕文化在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过程中能够发挥无形的德治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农耕文化源于乡村生活,凝结着劳动人民朴素的处世智慧,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深远。例如,“同甘共苦”有助于增强村民对集体的认同感,维护乡村公序良俗;“母慈子孝”“孝亲敬长”有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形成良好家风;“勤俭”“踏实肯干”的劳动态度和“安定恬淡”的生活理念有助于形成质朴淳厚的民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应当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发挥其德育功能,不断完善乡村社会道德体系。
(三)有助于提升乡村建设中的生态理念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但长期以来,化肥、农药等不合理且过量使用,农业废弃物没有科学处置等导致农村出现生态破坏、自然资源浪费等问题。传统农耕文化是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的重要法宝。先辈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作物轮种、套作的种植规律,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耕种模式。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遵循自然秩序、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净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应对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有助于增强乡村治理中的秩序观念
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一些核心理念,包括“应时”“守则”“和谐”等,都反映出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的秩序性。在这种秩序观念浸润下,村民容易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提升村民的秩序意识,有利于乡村治理工作的推进,为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提供思想支撑。传统农耕文化中浓厚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助于凝聚人心、维护集体秩序,对促进村民自治起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不违农时”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守则”意识,引导村民看重规则与秩序,自觉树立法治观念,对促进法治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有助于拓展乡村发展中的产业类型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鄉村产业发展,但受各种因素制约,乡村产业发展仍面临发展动力欠缺、产业类型单一等问题。传统农耕文化中“以农为本”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农耕物态文化可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各地特色乡村民俗、节庆、技艺、服饰、饮食等农耕文化元素对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可以此为基础打造特色文化符号,拓展乡村产业类型,发展特色农产品、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型乡村产业,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难点
传统农耕文化灿烂辉煌、底蕴深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实践难点在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基础有待夯实、传承意识有待提升、传承机制有待健全。
(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基础有待夯实
传统农耕文化是先辈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资源,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至今我们仍能读到300余部古代农业著作。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社会正经历着巨大变革,许多农民已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转为半工半农的生产方式,农村青少年也越来越追求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缺少良好的环境。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乡村人口不断流失,传统农耕文化后继无人,欠缺传承主体和载体。乡村精神需求多元化和“老龄化”“空心化”使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基础不牢。
(二)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意识有待提升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各种外来文化元素不断涌入并迅速扩散和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一定冲击。在盲目跟风心态的影响下,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甚至对传统农耕文化持怀疑态度,将其视为封建、保守、落后的文化。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之一,少数农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不高,传承创新意识有待提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坚持且有一定的投入。然而,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落后,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够重视,导致乡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三)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机制有待健全
传统农耕文化诞生于乡土村落之中,需要建立渠道广泛、多层次的传承机制。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使其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就要保护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物质与理念精髓,这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一些乡村地区在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缺乏科学规划,尚未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格局,并且缺乏长效发展机制、监督管理及考核评价制度,无法确保经费、人才等资源供给。同时,部分基层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并不断深挖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及价值,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难以扎实推进,导致传统农耕文化难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长期作用和价值。
三、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针对上述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绘就新时代和美乡村新图景。
(一)用好传承载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传统村落村寨等都是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印刻着千年来农村生产生活的记忆,体现了当地乡土人文和民族特色。乡村文化振兴就是保护农耕文明根脉,传承和守护乡土文化记忆。要系统保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要因地制宜、有限开发、有效保护,避免破坏性改造利用,科学合理地优化乡村发展规划。
乡土文化能人是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重要人才保障。乡土文化能人是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活载体”。发展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培育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乡土文化品牌,培养和吸纳高素质乡土文化能人,对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土文化能人对乡村和乡土文化有深厚的情感,与农民群众建立紧密的联系,并擅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能够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要不断深入探寻传统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结合现实需求,将传统农耕文化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从各个方面赋能乡村振兴。
(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的精神命脉,只有农民增强文化自信,乡村振兴之路方能行稳致远。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增强农民对长期农村生产生活实践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应不断促进农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内容和时代意义进行深层次了解,唤醒其文化自觉,从而提升他们对乡村共同价值理念的认同感与重视程度,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乡村建设。
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文化传播路径,使文化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理念、生产技艺、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使传统农耕文化育民、乐民。例如,可结合乡村传统节庆、艺术、仪式等,组织举办周期性的宣传、展览、文艺活动,促进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民的实际生活;树立传统农耕文化学习与实践模范,使乡土文化能人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民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文化认知和素养、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三)探索有效形式,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应充分考量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形式。可构建系统规范、科学合理的文化管理体系,拓宽文化管理路径,加强约束规范,统筹规划,开放创新;遵循文化传承发展规律,打破制约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严格把控传统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从广度、深度、群众满意度等多个层面制定融入标准,及时发现并解决融入过程中的问题,加强监督,确保传统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持续性。
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賦能乡村振兴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相关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有效协调各方诉求,使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例如,可以将与传统农耕文化相关的物质载体收藏于博物馆或用艺术、仪典的形式进行展览和宣传,唤起人们对农耕文明的记忆;对于部分濒危的优秀农耕文化,应采取多种方式及时补救、激活、保护,且要重点培养后继人才;部分农耕文化呈现出较强的活力,应对其内涵与形式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使其在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结语
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系统、最珍贵的传承,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文化根基与内在动力。因此,应加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断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积极探索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促进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为建设农业强国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夏学禹.中国农耕文化探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3):72-73.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2).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3(6):4-10.
[5]沈费伟.传统乡村文化重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J].人文杂志,2020(4):121-128.
[责任编辑:王芳玲]
作者简介:安吴珂(1989—),女,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