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深情,都默默藏在食物里

2023-11-17 06:44:55
女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美食粮食饮食

听了那么多“以食物为业”的故事,让我们把调频拨回食物最本真的“吃喝”上来。细数一下,在365天里我们要吃超过1000顿饭,饮食作为全年消费TOP3的存在,始终丈量着每个人生活的“热量”。与西方人相比,我们羞于表达情感,食物当仁不让地成了最好的信使,一句“出来吃饭啦”,可能代表许多的情感。食物,因情感的融入而变得独特,一起来听听小伙伴如何在一饭一蔬间,找到更加热爱生活的理由吧!

Q:你爱吃吗?你觉得吃重要吗?

想要表达关爱时,食物总在打头阵

我超级超级爱吃,吃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续命神器”。但是我远嫁并工作在德国,说这里是“美食荒漠”一点都不夸张,很多德国人的午饭就是一个三明治或者一碗泡面,当我以为晚上可以来顿大餐的时候,结局往往以烤鸡配土豆收尾。

在我回家的日子,我妈仿佛就没有出过厨房,变着花样给我做饭,甚至还要我背一些到德国去。我妈其实最不喜欢下厨房,可她把给我做饭视为快乐,想把对我的爱藏在每一顿饭里。所以,要说吃对我重要吗?我的答案是一定的,我吃的不单单是美食,是我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和来自家人满满的爱,这种被赋予过意义的食物,几乎成为我在异国他乡生活和工作的最原始动力。

——影儿(女,26岁,独立设计师)

我们可能是最舍得在“吃喝”上花钱的民族

吃吃喝喝真的非常重要,从我的职业来说,跟吃喝沾边的营销效果最好。比如上个月爆火的茅台酒联名瑞幸咖啡,刷屏了半个朋友圈,身边的同事几乎人手一杯酱香拿铁;还有前一阵极度出圈的Fendi联名喜茶、美加净联名大白兔奶糖、六神花露水联名锐澳鸡尾酒等等,每一个联名款几乎都能打中消费者的心,甚至有人只是为了收藏一个联名款的包装而去消费。

说到底,这种营销方法的底层逻辑靠的就是“吃与喝”接地气的属性,中国人对吃喝的热爱早已转变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我们常说“花钱买这不如去吃一顿”,在中国人心里,“吃喝”可以作为衡量万物的存在,所以大部分人在“吃喝”上的消费是非常舍得的。

——咖啡(男,35岁,品牌营销)

对小朋友的最高褒奖是“不挑食”

以前我为了保持身材,几乎每天只吃蔬菜沙拉加粗粮。后来升级当妈,万万没想到,我的娃是个彻头彻尾的“饭渣”!每个阶段带她去儿保体检都被医生提醒“娃偏瘦小,建议多补充营养”,天知道我为了让她多吃一口想了多少法子。

再后来,为了让娃多吃,我陪着一块吃,终于在她3岁的时候,成功唤醒了她的吃货属性!现在我做啥她吃啥,身体各项指标也都达标了,老母亲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三年前你要是问我吃吃喝喝重要吗,我一定说哪有瘦重要啊;但三年后你再问我,我的回答百分百是重要,很重要,那是检验一个老母亲带娃成果的重要标准!现在我终于明白小区里的奶奶姥姥们为啥视胖乎乎的宝宝为“梦中情孙”,因为“不挑食”就是每个中国孩子能得到的最高褒奖!

——妮娜(女,28岁,新手妈妈)

可以说我,但不能说我家乡饭不好吃

别问,问就是还有比男大学生更爱吃的吗?谈恋爱神马的在我这儿都只能排第二!自从来南方上大学后,经常有南方朋友问我,“北方吃米饭吗?”“你们的豆腐脑竟然是咸的?!”……每次听到他们的问题,我真的很想吐血,我对家乡饭的热爱程度高到了极点,没有什么比说我家乡饭不好吃更严重的事了!

当然,咱也不是没有理智,我知道这是南北方的文化差异造成了这种饮食上的偏见,在网上看多了“南北美食大战”,说白了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无论是“南米北面”还是“南甜北咸”,在我心里它们都是食物,是最有情味的一种刻度,它衡量着每个人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东西。

——蝈蝈(男,19岁,大二学生)

Q:如何看待中國人爱吃、会吃、敢吃?

最好吃的,永远是自己亲手做的

在咱们中国吃货的眼中,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分为三大类——直接吃的、看着好像可以吃的、得想点办法才能吃的。今年30岁的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血脉觉醒了,对零食、奶茶完全失去了兴趣,反倒是乐于自制,自己做点小饼干、小面包,或者自己酿点果酒、做个奶茶,就算偶尔去超市,我也更偏向选择手工、古法的东西。

但没想到我爸早就血脉觉醒了,他在我家门前的一小块土地上种满了土豆、豆角、黄瓜,还说给我种甜瓜、无花果、蓝莓,让我实现水果自由!OMG,我突然发现农耕民族的基因好像真的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这种真切的、实打实的“手工制作”,仿佛能给我们带来更多信仰加成和心理慰藉。我认为,对生活的热爱才是让我们在厨房、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动力。

——安妮(女,30岁,社群运营)

在中国,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我是一名美国人,在中国生活超过一年了。首先,我很确定,中国人很会吃也很敢吃,来到中国之后,我尝试了很多以前没吃过甚至不敢吃的食物,比如黄喉、毛肚、小龙虾、莲蓬……

在吃方面,中国人和美国人有相同的地方,比如对好吃的东西都有强烈的喜欢,但我觉得不同的地方或许更明显一点。美国人认为吃是给自己加燃料,保证身体这部机器可以继续运作,所以日常食物都很简单。但中国人不是,我在中国学了一句话“民以食为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它表达出的是中国人对待食物的一种心态、一种取向,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外部世界探索的态度。

——Robert(男,32岁,餐饮行业老板)

Q:在中国,“吃”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你怎么看待?

每一个节日都离不开吃,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我一直给学生强调,我们中国的饮食跟文化是分不开的,汉字中关于做菜的字是最多的,炊、烧、爆、炸、灼、焗、焖等一系列火字旁文字也跟饮食有关。而且,饮食跟中国的节日也息息相关,春节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每一个节日都离不开吃,这大概是独属于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浪漫。

——红叶柔(女,46岁,语文老师)

食物是打破社恐的试金石

我认为“吃”是一种文化,“吃了吗”和“在哪买的”是中国人打破社交壁垒的万能神句。现在许多年轻人自称“社恐”,但在路上看到陌生人手拿美食的时候,一句“在哪买的”,一个个又都变成了“社牛”,这难道不算当代饮食社交文化?

据我个人观察,英国人见面问天气、日本人见面说“请多关照”,只有咱大中国见了面问“吃了吗”“吃点啥”“想吃啥”“吃好了”,这是咱中华民族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心理。古时候,“吃饱”是所有中国人都向往的美好生活,如今,即便我们已经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依然对粮食有着特殊感情,吃饭、吃饱饭是生命延续的第一需要,能吃、会吃 、敢吃,才能在生活中发展更多可能。

——马博(男,29岁,公司白领)

“浪费粮食可耻”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我是做美食自媒体的,当初做这行就是因为我爱吃!目前我已经成功打卡全国十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飲食风格和文化,但无论在哪,天南海北的中国人都无比热爱粮食。之前我去探店,一位阿姨店主说,曾有一位外国博主点了满满一桌饭菜拍视频,每样吃一口就吐掉,她直接把他请出店了,她不允许这种糟蹋粮食的行为在她的店里发生。喔!那一刻我觉得,果然中国人是以粮食为本的,那位博主恶劣的行径无疑是在摧毁每一个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晴晴(女,24岁,美食自媒体博主)

《女友》说: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我国的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所谓“大食物观”,简单理解就是和以前单一的“粮食观”相比,如今除了保证粮食生产,蔬菜、水果、肉、蛋、奶、鱼等都要齐抓,明确地体现出了政府调整国民食物结构、进一步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战略思想——我们不仅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还要吃得更好,更健康。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拉回到我们的普通日常生活,食物之所以能让许多人感到幸福,大概不仅因为食物本身,还因为食物见证着每个中国人的情感和故事。在那些没有惊喜的寻常日子里,我们通过回望餐桌,想到了共享食物的人,于是回忆变得有味有情、有声有色,我们是如何走过时间,又是如何被人爱着的,也好像因此有了证据。所以,与其说中国人热爱粮食、热爱土地,不如说中国人热爱热气腾腾的生活。热爱生活,才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天赋。

猜你喜欢
美食粮食饮食
珍惜粮食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8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快乐语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6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0:48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我的粮食梦
何为清淡饮食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4
美食大作战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38:01
美食
Coco薇(2017年6期)2017-06-24 23:29:55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