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令钊:为新中国设计“国家形象”的人

2023-11-17 19:48强晓玲魏梦佳
青年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满天星国家形象开国大典

强晓玲 魏梦佳

2023年1月3日,被誉为“新中国设计第一人”的周令钊安然离世,享年104岁。

他曾为开国大典绘制天安门上的巨幅毛主席画像,设计或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少先队队旗、共青团团徽、第二至四套人民币,他还设计创作了人民解放军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大型历史油画《五四运动》、大型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记录反映新中国不同时代气息的各种招贴画、邮票、徽章,以及一些现在还随处可见的已深入普通百姓生活的各种标识……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这样评价:“他用崭新的视觉形象‘设计’了崭新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意志视觉化,反映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风貌。”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前两天,周令钊出生于湖南平江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大家庭。母亲郑家一毕业于长沙周南女校,会画水彩,绣样,并喜作诗。受母亲影响,周令钊从小就喜欢画画,在长沙读小学时,他被校门口的马克思、恩格斯肖像所吸引,在研究一根根“卷曲大胡子”的画法时,也被进步的革命气氛感召。

7岁那年,周令钊离开湖南平江,到长沙学画,16岁进武昌艺专读高三,毕业后被舅舅送去上海学印刷制版。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18岁的周令钊挤上了逃难的火车,开始了用艺术抗敌的青年时代。

1938年,他辗转到了武汉,进入国共合作时期的军委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工作。当时的“第三厅”大师云集,郭沫若、田汉、冼星海等都曾在此供职。那时,美术处隔三差五便会“少了几个人”,周令钊一打听,说去了“山那边的好地方”。

他心里清楚,那是陕北小城,一个当时无数知识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

一天,当听说冼星海也要“去北边”时,周令钊坐不住了,请求他带上自己。那个夜晚阴差阳错,周令钊未能成行。这个“遗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周令钊为创作第二套人民币去延安宝塔山采集设计素材时,才得以弥补。

自1937年起,周令钊像每一个热血的中国男儿一样,将身心融入文化抗战的洪流。他在长沙参加抗敌画会;参与由范长江任领队的“南路前线工作队”采访慰问;加入叶浅予、张乐平的“漫画宣传队”,他做舞美和广告设计,创作抗日宣传画,到滇缅慰问中国远征军……

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周令钊说:“一路上,云贵大山,苍山洱海,瑞丽风光,怒江激流,大理民居,傣家竹楼,战时却是残垣断壁,破车死马,青山成焦土,一路写生,我记下了那饱受伤害的山河情景。”

1948年,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徐悲鸿聘请周令钊到艺专任教。随后,在布置几次国家级会议的会场时都由周令钊绘制毛主席像,效果很好。

1949年9月初,周令钊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主席像。当时距离开国大典只有20多天的时间,周令钊带着新婚妻子陈若菊登上了搭建在天安门城楼东墙根的大型脚手画架。

每天天蒙蒙亮,执勤的小战士就能看到两个瘦小的年轻人背着画具,带着干粮、水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打格、放大、调色、绘画、调整,攀上爬下、遠观近改,饿了啃一口凉馒头,渴了喝一口温开水,两颗年轻的心随着新中国的即将成立而热血沸腾。

“像,非常相像!”画像绘制接近尾声时,聂荣臻元帅亲临现场,他的话让周令钊吃了定心丸。

画像完美收工,已是开国大典前夜,回到住所还未休息,便又来人了。因为周总理觉得画像下面,“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远看又小又花,很不协调,提议“马上改”。

天安门城楼中间门洞约8米高,站在由三个直梯绑成的长梯上,周令钊一手拿照片、调色板,一手握画笔,再一次爬到了聚光灯下的巨幅画像前。上上下下几十次,满意收工天已大亮,此时距开国大典只剩几个小时。

1949年10月1日,一夜未眠的周令钊与美院师生们守候开国大典的激动时刻。听着身边师生同仁们的赞叹和祝贺,周令钊放心了。那一年,他30岁。

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一天,《中国青年》杂志美术编辑娄霜找到周令钊,请他帮忙设计一稿“共青团团旗”。

“全国各族青年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刚听完娄霜关于团旗理念的介绍,“一颗被一个圆圈环绕的五角星”就出现在周令钊的稿纸上。“简洁明了,太贴切了。”娄霜兴奋地叫好。就这样,5分钟不到,一面鲜艳的“团旗”诞生了。

其后,“星星火炬”,一代代中国人铭记的少先队队旗也在周令钊参与下诞生。

1950年,周令钊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小组成员和张仃、张光宇,与以梁思成为代表的清华大学小组共同完成了国家形象中最重要的徽标——国徽的设计工作。他当时提出的“将一颗星改为五颗星,与国旗一致”的建议被采纳。

从1950年起,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年轻的周令钊承担和参与了不少重要的“国家形象设计”。

“业内很多人都不知道父亲为国家到底做了多少事情,包括我自己。”这些年,身为清华美术学院教授的周容为父亲周令钊的画册、展览、资料整理做了许多幕后工作,惊奇惊喜中,她一次次重新认知父亲。

一次,当听说周令钊的学生、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做讲座谈到“满天星”的创意,周容才知道,人民大会堂穹顶灯光“满天星”的设计构思竟也是出自父亲。

那是1958年,周令钊接到通知,到中南海参加重要会议。受制于当时交通条件,参会人员迟迟没有到齐。等待中,周令钊主动向周总理询问,得知原来是人民大会堂主会场的穹顶吊灯设计安装遇到了难题。

之前在政协礼堂施工中,吊灯因承重问题坠落,造成几十个座椅损坏。而号称“万人大礼堂”的人民大会堂主会场,高度和纵深都比政协礼堂大得多,“按照比例,建筑承重怎么解决?”周总理说。听了总理介绍,周令钊说:“这个容易,满天星,满天星嘛……”随手用铅笔在稿纸上画出了众星环绕“五角星”的“满天星”设计草图。周总理接过草图,连说:“好!就是它了!告诉大家别来了,散会!”

周容曾整理出周令钊部分作品图录给一位业内人士看,他也颇“意外”地感慨:“这其中90%以上的作品,我,也许和更多的美术界同行一样,都不曾见过。”

2011年,92岁的周令钊与当时84岁的夫人陈若菊完成了创作4年之久的水墨长卷《汨水平江永流芳》、大型丙烯壁画《长沙——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013年又一起完成了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陶瓷浮雕壁画《京东粮道》《凤舞朝阳》的设计。2017年,98岁的周令钊应邀设计了“戊戌狗年”特种邮票,创造了中国邮票史上近百岁艺术家创作邮票的传奇。

除了众多的实用美术设计,周令钊创作的大型历史油画《五四运动》、主笔设计的大型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和展览,他的油画作品《韶山》收藏于全国政协礼堂。一度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也曾让不少人找上门来,但他不愿介入。“我愿意把最美的画作留在公众的视野里。”2011年,周令钊将自己的80余幅画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他的品格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代后辈艺术家。“这辈子,我要做一个像周令钊先生这样的人。”韩美林说,这个想法让他在日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时能够坚持、再坚持。

(更多周令钊故事、设计作品详见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图书《亲历中国100年:周令钊传》)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满天星国家形象开国大典
蜜蜂和满天星
满天星
一群马·满天星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满天星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