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昱,徐晶菁,孙媛媛,李子文,闫少锋
(1.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64;2.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保护好长江母亲河,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为国土资源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岸线及其滨水空间,逐渐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纽带[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对长江保护修复作出系统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了长江经济带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各部门及地方政府把长江保护修复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标志性战役来抓,着力解决长江大保护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同推动,还应注重长江流域的生态价值对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所蕴含的积极意义。长江岸线及滨水空间作为沿线城市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及线性空间纽带,不同发展时期对城市的生产生活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空间价值也使其逐步成为城市重要的空间资本[2]。由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城市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与实施路径是积极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与向往的新挑战。
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成为长江大保护的战略基石。长江沿线省市纷纷响应号召,通过设定治理目标、制定保护计划、出台相应实施方案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然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长江岸线经历了由生产及生活基本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功能的转变,故前期围绕水域本体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法已无法回应当下滨水空间的新需求。如何在大保护既定目标上体现承载城市生态环境、蕴育城市发展活力和链接城市公共生活[3]的滨水空间价值,实现水城共融,是城市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当下所面临的新挑战。经梳理发现,长江大保护沿江综合治理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流域和城市两个尺度层级,前者以水利、国土等相关专业为主,在岸线环境的退化机制与流域规划[4-5]、沿线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沿岸空间管控组织[6]等方面进行长江进行资源利用功能区划的理论研究;后者以风景园林专业居多,以沿线城市岸线空间功能、空间优化[3,7-8]及沿线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9]等研究为主。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在宏观尺度更关注生态格局、生态内涵、修复技术与景观价值的内容,城市尺度则侧重滨水空间功能组织与优化等;虽然相关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针对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在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及其应用实践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以城市滨水空间为对象,以实现长江大保护与城市多元功能需求的有机平衡为目标,凝练总结其研究成果并进行应用,以期为类似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城市滨水空间是水域与陆域空间交错带,属于沿江地区稀缺性资源,是体现城市活力、实力与魅力窗口地区。在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因其认知局限容易对其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造成破坏,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
(1)价值评判标准单一。基于城市水安全底线,受防洪、排涝标准引导,传统河道规划建设多以城市蓄排能力措施体系建设为主,单一目标导向易忽视城市多元多维的价值衡量体系,造成城市河道系统的生态体系难以形成。因此,在注重城市河道排洪排涝统筹体系的同时,还需重视水利功能与生态需求之间隐性而必然的内在联系,确保相同标准下其生态效益以及整体综合效能的增长,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2)生态需求考虑不足。水利(务)部门主导下的城市河道建设与开发高动态特征明显强于其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低动态特征。而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受制于城市蓝线控制,长期保持以建成区防洪排涝布局为主导的规划方法和以人工调蓄为主导的建设模式,导致作为河道本体、滨河区域及过度空间,常让步城市扩张与开发,逐渐沦为城市中的“弱势空间”,被动化适应城市发展,遭受萎缩、孤化与破碎化[10]。
(3)公共文化空间稀缺。城市滨河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带状空间布局,是城市建设早期最易被占有空间。受时代观念影响,早期建设过程忽视了滨水空间公共属性,忽视了原址历史脉络与印记,忽视了与水的互动,造成滨水公共空间逐渐被商业、居住、工业用地裹挟其中,成为城市中的灰色地带和消极空间[11],不仅统筹各条线管理要求和各空间实施计划存在困难[12],而且缺乏对原地的记忆尊重,使规划建设易停留在概念化或碎片化。
在城市稳步扩张发展过程中,因蓝线划定未兼顾河道的合理布局框架与弹性控制,导致其与各类控制要素的矛盾不断增多,“蓝绿”空间也因此常处于矛盾频发的地带,对城市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利用产生了较为消极的影响。在欧洲,城市“蓝绿融合”发展理念已从个案探索上升至制度层面,如2020年颁布的《新莱比锡宪章》中明确:促进绿色与蓝色基础设施融合,由此平衡土地消耗和城市密度,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气候中和型、韧性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由此可见,城市滨水空间的统筹融合是有效促进生产、生活与生态三者的融合的有效措施,其所具有的边际效应也可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城市滨水空间承载着水质净化、雨洪调节、休闲娱乐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并具有自然空间和城市开放空间双重属性[13];此外,城市生态系统在人为干扰下也呈现出了复杂的多元化结构特征,故如何有效衔接自然空间与人工环境并发挥其生态功能,是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紧密连接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相关实践项目可为本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如新加波的加冷河、首尔的清溪川、伦敦的泰晤士河等注重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滨水空间多重属性的设计策略与景观营造途径;国内京杭运河、上海黄浦江、广州珠江、深圳大沙河、龙岗河等滨水空间等综合整治项目的技术措施与治理策略。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功能复合城市公共空间,是支撑和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复兴的关键节点;因此,为实现其功能、活力、风貌、产业及生态的融合,在城市“界面”高度的统筹是其保护与利用需的基础;换言之,如何串联滨水区域松散的碎片化空间并以此激发其活力、触发带动城市的有机更新与迭代,是响应城市不同功能需求的关键。国内外多项实践项目对此已有一定探索,相关经验可为本研究提供一定支撑,如《纽约滨水区综合规划2020》提出,创造新的公共区域有助于提高滨水区公共可达性和活力;《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强调了激活城市滨水空间活力对满足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的重要性;《杭州市拥江发展战略规划2018》提出应在统筹生态、景观、文化、产业和城镇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利用[14]。
城市因水而兴,是滨水地区运输、工业等多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价值[2],然而其在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与发展中几乎不复存在。AP Editorial指出,“当闲置中的城市滨水空间摆脱掉仅供人们参观的功能约束时,它就成为了令人满意的生活场地,即重新复活了”,故城市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即在于唤醒并统筹城市滨水空间范畴内文化、情感等元素,并优化或创造其承载与表达的场所,如新加坡河的识别历史价值并赋予老建筑新功能的再利用途径,上海杨浦滨江通过工业遗存价值挖掘、工业美学特征建构的复兴路径[14]。
宜昌市西陵区西坝岛位于长江葛洲坝正下游,对该岛西段进行河道综合整治是长江大保护视角下城市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的全面实践。项目岸线全长3km,沿线聚集了住宅、工业、行政及商业用地,是宜昌蓝绿生态空间重要组成。区域涉及长江流域河道管理范围、中华鲟保护范围、城市绿地等多种用地,各专业在严守城市水安全底线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的综合解析,并在实践中对城市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要点及方法进行反思诘问,如图1所示。
图1 实践技术路线图
经现场调研发现,西坝岛既具有城市滨水空间价值标准单一、生态需求不足、公共空间缺失等共性问题,也受区域特殊资源禀赋与现实困境的共同限制,主要表现为:
(1)城市蓝线与绿线划分忽视了水系与周边用地的空间关系,隔断了长江与城市环境的连通,造成水岸割裂,忽视了城市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
(2)城市发展引起滨水岸线空间被挤压,使水体横向运动空间萎缩,滨水缓冲隔离、生态保育功能丧失,威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各类用地与临江区域被挤占成松散的碎片化空间,割裂了城市与水域之间生产、生活与生态之间相互依赖的空间关系,难以服务居民抵水、亲水、娱乐、活动等多元复合功能及生活需求。
(4)作为欣赏葛洲坝绝佳视野,西坝岛西侧岸
线景观资源未被开发;能充分体现宜昌历史文脉的老国营企业,被埋没在自封闭的厂区内待迁,未被更新利用,成为城市文化的断层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变“水岸割裂”为“水城共融”主要目标,通过提升蓝绿交织空间可达性与公共空间品质,促进城市滨水空间复合功能修补,实现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价值,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保障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项目先是巩固城市水安全底线,在不改变沿岸流态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平顺生态护岸,修复西坝岛西侧原先不连续、局部有破损和坍塌的防护岸坡,增强岸线抗冲能力,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横向上为了生态空间向建设空间融合过渡,平面上由城市蓝线向绿线延伸,严格控制蓝线内护岸工程范围,减少建设对保护区影响;纵向上通过ArcGIS软件定量分析场地高程、水文信息,锚定中华鲟保护范围框定合理的规划边界,如图2所示,形成立体的“水域蓝网”和“生态绿网”交融廊道[7]。同时,为拓展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运用交通串联场地内萎缩孤化的破碎化斑块,通过蔓延、渗透、交融等空间措施,衔接城市复合功能及文脉。
图2 设计范围示意图
4.3.1生态融合的空间建构
针对保护区划分的高程、多重水位变化及流速影响,结合植物生长习性纵向划分四级护岸,充分利用多层次空间生态位,构成多样化植物生态群落,实现消落带全线通绿,增强城市滨江空间安全韧性,如图3所示。高地空间优先保障过滤、缓冲、隔离等功能性宽度,促进生态流在场地及其相邻区域的交流与作用,引导低影响开发、景观化海绵措施、排水防涝建设。同时,运用的植物营造施法自然、簇群错落的滨水天际线,营造动植物栖息生境,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边际效益。
图3 水陆消落带护岸分级示意图
4.3.2服务宜居的交通串联
将场地划分为“一带·三段·多节点”的滨江风貌。穿插缝合水、岸、城,纵向上整合生态、风貌、文化,构筑横纵交融有机生长的互动江城,引入慢性绿道贯穿河岸,打通沿河断点。通过停留、观赏、游览服务等引导,以健身步道、园路小径、观江栈道等便捷交通游径与城市腹地功能进行缝合,织补城市滨水慢行体系,加密垂河通道形成连贯的活力路径,提升亲水空间可达性。构筑串联“江岸—亲水空间—腹地”横、纵向慢行空间,融入多样性活动,实现人水双向互动共生。
4.3.3活力复合的空间营造
结合三段不同的风貌特征,针对不同年龄层人群需求及动线进行深入设计,统筹水岸、城市街道及剩余碎片空间。依据活动与集散需求布置沿河功能设施、休闲娱乐、亲水空间,打造与长江融合的功能多元开放滨水空间,结合葛洲坝体量、周围环境及空间形态带来的视觉和文化感受,穿插驻足眺望空间及聚集空间,完善引导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弥补城市文化交流、生活游憩、体育健身等多种复合公共空间。同时,依托一系列开放的空间策划多元文旅活动,营造缤纷滨水环境,实现从交通走廊到全民共享滨水空间。
4.3.4文化脉络的有机更新
顺应西坝岸线由生产活动向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将宜昌造船厂遗弃的船坞、滑道、行吊等工业设备遗址进行局部保留及功能更新,形成微小零星的商业空间、展示空间、观景平台,提供新奇体验。使城市工业景观开放为市民公共空间,激发场所活力,让历史原真性不再以一种封闭的法则或系统呈现,而是在充分尊重原始状态的基础上承认并接受不断叠加历史过程,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塑造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的人文水岸风貌。
近年来,风景园林行业聚焦新形势下的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拓展研究路径,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催化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共同推进长江流域健康发展。在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下,长江大保护既定的预期目标使得城市滨水空间既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又承载着日益多元、复合的功能需求。城市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利用需以推动城市蓝绿交织空间规划复合化与精细化为目标,利用跨专业的思维弹性协同,统筹环境、生态、人居等多维度,服务于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各自为政的要素独立管控向全过程全要素统筹管控进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