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革新、交互升级、信息迭代:元宇宙社交对移动社交的解构与重构

2023-11-17 10:14吴玉雯陈长松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机宇宙社交

吴玉雯 陈长松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2021 年是元宇宙发展元年,元宇宙(Metaverse)集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3R 技术为一体,为人们构建出一个虚拟与现实逐渐融合的“美丽新世界”。1992 年,“尼尔·斯蒂芬森在《雪崩》中所呈现的平行于现实的虚拟世界即是元宇宙的雏形。”[1]可以预想,元宇宙将成为人类下一个五十年探索的全息化传播平台,并以其沉浸式、交互式、开放式的特点为用户提供具有跨场景、跨媒介、跨虚实的具身性社交体验。

阅读有关元宇宙社交约63 篇期刊文献,可以发现主要涉及对元宇宙社交作为新媒介环境的界定,“元宇宙社交打破了固有的人与计算机的机械式对话,为用户创造出媲美现实的虚拟世界”;[2]对元宇宙社交场景的特征分析,“元宇宙实现了对互联网空间的超越,构造以脑机接口为空间连接的实时在线,互联开放的社交系统”;[3]对元宇宙社交交互方式的分析,“元宇宙是典型的具身传播,是基于 VR 应用基础上的游戏与社交深度融合的场景再造”;[4]对元宇宙社交构建人机关系与数字文明的分析,“元宇宙社交为用户带来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环境,若想提升元宇宙社交协同用户的能力,需要学界人士和业内人士共同作出相关规定以明确以人为本的数字交往新文明 ”。[6]

针对元宇宙的研究方兴未艾,学界尚未明确元宇宙社交的定义,也缺少探讨元宇宙社交对于移动社交影响的相关文章。本文以解构与重构的视角分析元宇宙社交对于移动社交的影响,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缺乏对于元宇宙社交和移动社交异同分析的空白,思考元宇宙社交有别于移动社交给用户带来的不同体验。论文在定义移动社交与元宇宙社交的基础上,分别从场景革新、交互升级、信息迭代三个层次讨论元宇宙社交对移动社交的颠覆性影响,最后总结全文,表达对元宇宙社交空间的可实践性的未知与人际关系的理性思考。

1.移动社交与元宇宙社交

1.1 移动社交

社交表现为“在历史条件下社会中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交往的个体间行为。”[6]社交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如今已发展成Web3.0 的移动社交,其特点体现在“以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为终端和流量计费形式进行信息交换的移动网络社交的应用功能。”[7]移动社交为用户提供多平台交互、场景跟踪服务等社交功能,为用户创造出在虚实空间内即时分享与传播信息的社交环境。在移动社交时代,移动传播的内容空间是“目前为止最为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媒介内容空间”[8],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体的精神需求。

1.2 元宇宙社交

元宇宙是“多方新技术集合而创造出虚实融合的互联网和社会新形态”。[9]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的沉浸式体验,数字孪生技术呈现的镜像时空,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去中心化的社会结构,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在场景、身份、信息三方面相互交融。元宇宙社交的定义还未明确,基于本文对于元宇宙社交的研究需要,笔者在此给元宇宙社交下定义,认为元宇宙社交是依托于人工智能、3D 建模、大数据、数字孪生、区块链、扩展现实、融合式交互等技术搭建起的一个与现实平行并将超越现实的社交,能为用户提供具有数字化、全息化、虚拟化等特点的社交新环境。

2.元宇宙社交对于移动社交的解构与重构

解构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重构是深层次的理解,是围绕目的的重建。元宇宙社交在场景空间、交互模式、用户身份这三个方面对移动社交进行了深刻的解构,而元宇宙社交对移动社交的重构体现在虚实空间、人机关系、信息生产这三个方面。

2.1 场景革新:三维空间变革二维空间,虚实融合破壁虚实边界

“场景,即社会与个人双重作用下的被建立环境。”[10]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指出与场景时代相关的五个要素 :“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11]移动社交的场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为用户创造出虚拟空间的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虚拟空间场景的信息流,从而营造出一种较为浅显的空间体验。浅显的空间体验下,用户可根据移动流量端或无线网络端口进行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链接,形成人在现实世界而信息活动在虚拟世界的,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社交空间形态,本质上仍是与现实相衔接的社交空间,元宇宙社交空间却能打破虚实融合的空间边界感。在元宇宙社交的场景中,以虚拟空间的情景与信息共享为用户创造出VR 内生和AR 外拓的社交场景,形成场景的时空流,为用户提供身体“在场”式的传播与深度的沉浸体验感。沉浸体验感的虚拟空间下,用户已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而脱离现实存在,在此获得全面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移动社交为用户提供二维空间下场景连接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在虚拟空间的信息服务。移动社交时代的场景是充满互动的虚拟环境,虚拟性场景和增强现实性场景的出现成为用户参与移动社交的入口。移动社交依托于移动智能媒介,移动平台结合大数据、定位系统等技术,可实时计算出用户所在地及目的地,在虚拟空间中为用户提供现实空间下的服务。例如,以网络互联为媒介的网络租车平台滴滴打车,依托于虚拟空间对于现实空间的数据计算,移动社交的场景主要以虚拟二维空间的终端互联为主,为用户提供现实空间的服务。构成场景的必要条件如“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社交氛围”满足用户的需求[12],用户最为在乎的是“在场”感,尽管移动社交时代的实时场景跟踪服务能增强用户“在场”感,但仍会造成用户在不同时空状态下的时空割裂感,造成身体部分“离场”。保罗·莱文森提出赛博空间是一种“虚幻空间”,因无法满足人类“身临其境”的需要,人类需要从赛博空间返回真实空间。[13]移动社交搭建的社交空间其属性是赛博空间,会造成受众感觉空间的缺失。元宇宙社交空间的出现则会弥补移动社交搭建的空间下感觉空间的缺失,形成以全方位的具身空间。

元宇宙社交突破了移动社交在二维空间的局限性,为用户创建出身体“在场”的社交新环境,创造出以数据化的虚实空间和多元化的跨媒介传播的虚实文化。在元宇宙社交新环境中,超越现实性的场景依托于“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的,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的虚拟实体模型”[14]的数字孪生技术。以虚实互通的场景技术、感官融合的交互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技术为手段,为用户提供逼近现实甚至超越现实的虚拟社交环境。数字孪生技术凭借其精算与实时追踪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即时同步,为用户提供扩展性强的增强现实社交场景,形成“流动的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15]当用户自由穿梭于虚实空间之中,数字技术便在其中构建出通往虚实空间的数字桥梁,用户与算法的结合构建起人类与数字技术的虚实文化,形成元宇宙社交的虚实文明。

2.2 交互升级:感官具身重塑感官离身,人机联通打破人机分离

交互,即交流互动,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及涉及共同兴趣社群的交流互动等活动。移动社交中的交互模式是用户与信息在不同平台间的互动,是信息与符号的交互,而元宇宙社交中的交互模式,则是用户与数字化身、人工智能的互动,可以传递在信息与符号传递之外的情感内容,在“身体-技术”下进行交互,形成数字化身与人类情感的互动,以交互技术嵌入人的身体使人机融合式交互更为普及。

移动社交以实时在线互动与感官增强技术提供的交互模式为用户还原部分感官,受限于设备离身与人工智能的普及度问题,造成了移动社交时代感官离身的瓶颈。交互模式依托于社交平台的功能,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推出的视频传播与直播互动是当前用户最受欢迎的交互形式,通过“一起看视频”的共享传播与“连线PK”的实时互动为用户带来“感官”在线与心理满足的社交体验。移动社交平台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平台的研发之中,以Farfetch、YOHO等购物平台为例,它们在商品推销的过程中利用3D环绕功能和声音控制功能,帮助用户通过AR 功能实现虚拟试穿,满足用户在视觉体验和声觉体验上的互动。借助普及度高与使用门槛低的设备参与交互,通过实时参与互动和体外媒介设备还原“在场”感是移动社交时代的主要交互形式。由于3R 技术并未普及,人工智能发展不完善,设备离身与媒介缺失使得用户无法获得面对面社交的在场体验感,部分感官的缺失无法还原“在场”感,因此人机关系始终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与交互隔阂。

元宇宙社交以其具身性交互与紧密的人机交往为用户提供新体验并将人机关系发展至互联互通的新格局,理性看待数字空间的交互体验与思考人机关系的良性发展是元宇宙社交发展的重要议题。用户可依靠强交互性的内容展示方式和VR、AR、全息影像、脑机接口(BRC)、各类传感器输入、输出的反馈设备获得全方位的感官“连接”,获得集物理空间与感觉空间兼具的具身性体验。以数字为表征的身体所拥有的具身性既是我们的身体向周围世界的“外化”,也是周围世界向我们身体的“内化”。脑机接口、脑机交互(BAC)等数字技术嵌入身体将为元宇宙社交中人机关系发展开辟新格局,人与机器的具体传播形态也将得到质的飞跃,印证着“传播的主体已发生改变,从掌握工具的自然人变为将技术嵌入身体的赛博人”。[16]在元宇宙社交中探讨人机关系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机器作为辅助帮助人体延伸感觉,穿戴式或是数字化嵌入式设备将人体与机器打通,真正实现外部信号和体内知觉的打通,实现人机互联。另一方面是数字化身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社交关系及发展,约翰·塞尔曾将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17],以情感为纽带的强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将为人工智能机器人融入人类社交作出贡献。全球首个AI 社交软件“小冰岛”的上线将为元宇宙社交中的人机互动模式建立雏形,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用户互动的人机交往形式将为用户提供具有安全性、隐匿性和稳定性的社交关系。这也彰显着元宇宙社交以用户为主体的社交环境建构,促进人机社交的良性互动,推动人机关系上升至新格局。

2.3 信息迭代:数字化身嬗变网民身份,用户生产弱化媒介干预

信息表现为通过消息、通信等系统进行传输和处理的所有传播内容。在移动社交搭建的信息环境中,是流通在网络平台中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载体的内容,用户以网民身份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信息生产的权力配比体现在专业媒介机构掌握信息生产与发布的主导权,从而形成专业媒介机构在上而用户在下的地位不平等的信息环境。在元宇宙社交搭建的信息环境中,用户以数字化身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信息生产的权利配比体现在用户之间的平等姿态传播,凸显个性化的UGC 的内容,形成多元主体地位平等的信息环境。

移动社交时代的网民身份作为用户参与互联网空间的虚拟身体,使用户画像具有相对扁平化和标签化等特点,以PGC 为主体的内容生产环境使UGC 内容生产的空间遭受挤压,移动互联网平台难以为用户搭建起平等多元主体的内容生产环境,传播主体与受众信息地位不匹配。在移动社交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熟人社交,用户身份信息以具体的社会身份形式展现,具有相对真实性与确定性。以Soul 为代表的匿名社交平台,用户信息以兴趣标签形式展现,具有相对的隐匿性;以熟人社交和匿名性社交为类型的社交软件微信代表着互联网形态下用户参与社交的两大身份特征,即明确与模糊的网民身份。“网民身份是移动社交时代下用户真实身份在社交平台中的一种网络分身,形成以用户属性、用户特征、用户标签的三大要素的用户画像数据化分析。”[18]在以用户画像为研究对象的数据分析中,用户画像通常以标签形式呈现,反映出扁平化的用户形象特征。移动社交时代数据构成信息主体,2021 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在融合发展中,传统主流媒体仍居于主导地位”[19],由于平台与用户在信息发布的权力配比失衡,偏向专业媒介机构的权力倾斜反映出主流媒体与用户的信息主体地位仍存在明显差距,该局面需要及时扭转。

元宇宙社交中的数字化身将作为技术意义上的身体,使数字化身兼具肉身意义的运动感与直觉感。“用户以数字化身参与社交,即以数字的方式呈现的感知形象。”[20]元宇宙中的数字化身是技术意义上的身体,在人机耦合之中形成的虚拟化身将完成从移动社交时期的网民身份到元宇宙社交中数字化身的嬗变,将完成从现实的社会自我到理想化的数字躯体的嬗变,“数据”成为人们展现与塑造“自我”的重要手段,“智械假身”的数字化身提供传播新身份,为用户提供虚拟社交空间里的具身感与现实感。“每一个数字化身就是一个传播节点”[21]深刻赋予用户主体地位,信息生产的多元主体特征也越发凸显区块链技术赋予元宇宙社交中的用户拥有信息创造、发布与传播的权利,形成去中心化的社交环境。元宇宙社交中的数字化身转型为用户带来信息生产权利的延伸,使信息生产领域更加注重对用户参与信息生产的赋权与赋能。元宇宙社交软件“希壤”描绘了这样的图景:打造以技术为支持,以开放为理念,以开发者和用户联动的跨越虚实的社交环境。元宇宙社交环境将为用户提供自主化的信息创作平台,用户作为信息创造者对于内容生产的主导权会不断上升,在信息创作环境下主流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差距将逐渐消弭,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将平等化、分众化,与此同时,用户的身份认同感也将大幅上升。

结语

元宇宙社交昭示着人机共生的新社会和数字交往的新文明,元宇宙创造的社交空间也将重塑移动社交空间的模式。本文以解构与重构的双重视角探讨元宇宙社交对于移动社交的影响,而场景革新、交互升级、信息迭代作为元宇宙社交对于移动社交解构与重构的结果,深刻反映着元宇宙社交在虚实边界探索、人机关系转变与信息生产迭代三方面对于移动社交的突破。元宇宙社交的发展之路漫漫,元宇宙社交的落地也有着未知的考验。当人类如秉烛者一步步参与并探索到元宇宙社交提供新型的场景空间、交互方式与信息生产的社交活动中时,能否保有对人机关系与数字文明的发展走向以及潜在风险的判断力仍值得思考。

猜你喜欢
人机宇宙社交
社交之城
人机“翻译员”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宇宙第一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这宇宙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