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摘要:在国企中,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直接影响着国企的运营和经济效益,要想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其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我国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以保证国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就如何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新时期,加强国企对财务管理与内控体系的建设,可以促使国企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而推动国企的健康、稳定发展。但国企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必须从观念上、管理机制、监督和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外部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地剖析,并对其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为其制定出合理的建设战略,以提高国企的经营能力,进而促进国企的长远发展。
一、国企的财务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指的是被地方或者中央政府所控制并投资的公司,它的特征是以股份和集团的形式同时发展,同时发展大型的、国有控股的,以及多元化的商业机构为特征。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是对其财务、经济活动及其所生成的信息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大致可分为集中管理、分散管理和综合管理三种方式。其中,“中央化”的经济治理模式是指只有在集团公司内部才能实现的,而在子公司之间则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分公司在人员、资金等方面,由总公司全权做主,而分公司仅能决定其日常收益及短期预算。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办法把财政决策的权力交给了总公司下面的那些仅对分支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的附属机构。一体化经济治理模型是将两者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分散化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集中式的金融管理方式。按其集中度,又可将其划分为分散式与集中式。总体上讲,总公司对子公司具有相当的财政决定权和管理权,但子公司仍能维持其自身的运作和自主性。可以看出,国企的财务管理方式十分复杂,并且,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风险问题。所以,国企财务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也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主要目的也是为推动企业的财务健康发展,这对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十分有利。而在国企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一定要把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作为首要任务,保证国企的内部控制体制和战略的落实,要想改善国企的财务管理,就必须要有一套可以减少国企的财务风险的内控制度,并且要对国企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更具针对性的发展决定。所以在发展的时候,国企要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一定要制订出一套健全的管控制度,从而保证国企的风险管控能力获得明显提高。
二、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国家财产安全
国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对资产的审批、购置、使用、维修、处置及其他程序,均须有详细的规范,可以避免因人为原因而导致的资产损耗。并从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和分析好国企的经营情况,帮助国企在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进而提高国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资金能够使用到位,保障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真实的财务数据,从而推动国企的发展。
(二)增强国企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
国企存在的风险包括了财务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市场经济的风险,无论是哪一种,风险都无处不在,特别是新形势下,国企所面对的各种风险种类不断增多,当各种风险上升时,企业就会很轻易地陷入麻烦之中。因此,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经营地位。
(三)对国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国企领导者利用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在对会计工作流程进行严格规范的同时,对会计工作流程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制定,从原始会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会计核算、预算和账目,确保财务收入和支出要有清楚的规定;同时,对国企的有关程序进行监督,能够保证会计业务的规范化,约束会计师的权力,使财务报告具有真实、完整的特点。国企可以使用实际的会计数据,与其自身的经济活动相结合,进而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更加科学的经营目标,最终达到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的脱节
在新时期下,国企的经营者们尽管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意义,却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与内控体系的内在关系,究其根本,就是由于傳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与新形势相匹配,导致财务部门的经营效率低下,经营风险增大。此外,由于国企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对其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和影响,造成了国企的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从而造成了国企的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之间的脱节,就出现了许多矛盾,给国企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二)财务管理中权力和责任不一致
新时期下,部分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着权力与职责不协调、职责与义务不协调的现象,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甚至会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因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还不太完善,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缺少与之对应的系统的限制,所以,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所能做的就是简单地编制财务报告,在出现财务管理问题的时候,因为国企中的分工不明确,互相推卸责任,不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难度,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执行力。此外,新时期国企的经营规模发生了变化,在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隐性风险没有得到及时察觉,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些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相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新时期国企的经营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给国企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国企的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中,所做的工作都是循规蹈矩的,工作观念相对滞后,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导致工作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此外,国企内部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绩效评价指标不够清晰,缺乏公平性,从而影响了国企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
(四)缺乏审计监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国有资本运营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国有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国有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当前,在建立财务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进程中,存在着一套健全的审计、监察制度,但由于监管机构的职能不清晰、监管程序不健全,导致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很少有真正的问题被揭露出来;同时,审计监督程序不够规范,往往在经济活动结束后进行事后审计,从而导致审计监督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证实;由于缺乏对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致使其目标偏离了国家战略目标。
(五)信息化改革带来的风险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实现会计核算的变革。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分析大量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国企发展决策。然而,信息化改革带来的风险问题需要国企越来越重视。目前很多国企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理性,财务管理人员虽然知道如何在计算机上计算财务数据,但没有数据时代财务管理的思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国企的财务信息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和应用,这对国企发展非常不利。同时,网络安全、硬件等也有可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构成威胁。例如,操作错误导致的数据损坏和丢失、硬件损坏导致的数据丢失、黑客攻击导致的政府公司财务数据泄露等都是潜在的财务风险。如今,不少国企信息系统管理维护相对较差,这明显增加了此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国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的改革需要有先进的理念指导,公司要在稳步、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公司的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首先,要从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工作质量,加强领导干部和员工的思想观念,促进国企上下的团结。国企经营者要发挥领导作用,重新认识新时期下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与之相关的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财务管理与内控体系,这样,就能在工作中建立起一个较为一致的观念,并为相关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强对国企的财务和内控制度的宣传,并将其与国企的实际工作相联系,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工作责任,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要发挥国企经营者的带头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雇员的工作热情。
(二)完善国企的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
国企的财务与内控制度之间的脱节,会对企业的内控与内控制度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国企人员要清楚自己的工作目的,要对国企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内涵、工作环境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意识到这两个制度是相互补充的,要在对国企的具体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完善,并与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整合。首先,要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明确国企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责任,阐明其发展方向,确立其发展方向,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和内控体系,转变管理方式,以保证其履行职责,防止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脱钩现象,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国企的制度建设,保证我国国企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作。其次,要避免国企财务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脱节,就需要强化对内部控制的制约,既要注重内部控制与财务的协调发展,又要不断地对其进行监督,使国企的内部控制更加健全。
(三)强化财权与财权的协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注意到,在国企中,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为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在现有的财务功能不统一的情况下,国企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分工,建立一个公正的业绩评价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完善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学会运用信息化方法加强财务管理,及时分析总结财务数据,确保其有效性。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国企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自上而下的财务监管机制,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并结合新时期下的实际情况,对目前我国国企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风险评价,以预防风险,减少对国企的危害,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国企管理者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的风险宣传活动,做好对国企的风险预防与教育,让国企的职工对“安全底线”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此外,还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培训。利用这种方式,让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并防止可能发生的风险,从而让企业能够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各种潜在的风险问题,让企业能够平稳、有序地发展下去。
(四)准确预测开业数据,科学的账务处理
在国企大变革背景下,企业财务的转型与升级已成为必然。在实现既定目标之前,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核算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对开业数据的预测。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案,深入调查周边的商业环境,根据不同的特点,对产品布局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估。在没有实物存货的情况下,一些国有企業提前进行了确认销售,造成了大量的存货负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推动企业在不同区域的销售经验分享,充分利用业务数据,全面、完整、动态分析商品的进销存,建立科学的数据订购模式,实现销售规模的最大化,减少损失,从而为国有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企业还需要签订人才商铺的续租合同,以减少企业的法律风险,做好商品销售记录,防止不良贷款和其他风险的发生。另外,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查找产生故障的原因,确保存货的账实相符,积极认真遵守销售管理的相关制度,避免出现虚假的业务。
(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
以风险为导向,能够让管理者对财务内控实际操作情况了解得更加深入,同时也可以成为对财务内控控制体系进行优化的辅助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国企应该尽快建立起对经营管理的评价与预警体系,使经营管理的风险引导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首先,国企需要对每一项业务活动、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等进行梳理,对企业运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它们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建立并健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建立企业的风险预警体系。同时,引进风险预警体系,结合风险清单、风险评估程序等,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对国企各项工程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风险评估指数、风险预警线等,对处于预警线以上的风险进行快速的辨识,并将风险的相关信息反馈给管理层,让他们能够及时地察觉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从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与重大风险的发生。最后,要构建和完善风险防控数据库。以风险清单为基础,对各类风险的防治手段进行收集、整合,建立风险防治模型,以便在风险出现之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管理者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方案。此外,还可以与业绩考核机构形成一个互动的机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问责,从而保证对风险的控制力度。
(六)提高国企财务与内控人员的职业素养
为了满足国企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训,构建健全的人才培训体系,提高人才的培训效果,以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以满足新时期下国企发展的需要。国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国企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要有专门的人才,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因此,国企要融合财务管理岗位的需求、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定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标准,并要求应聘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信息技术。其次,国企应注重对内部员工的培养,加大员工教育经费的投入,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并根据企业发展动态和时代发展趋势,适时更新、调整培训内容,以提高财务人员对相应商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要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宣传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以增强他们的风险控制能力,确保国企的工作质量。再次,要提升国企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观看电影、讲座等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员工坚定抵制违法行为。最后,通过建立健全的绩效考评、奖惩制度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效促进国企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七)完善内部审计和监督制度
国企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其经营模式也会发生改变,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与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减少企业所面对的风险。首先,国企要重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审计环境,以防范内部管理者的操纵,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效能。一是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确保其独立性;二是要明确其工作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并对监督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念,更好地达到监管目的。其次,要有清晰的监督程序,既要对员工工作进行监督,又要对国企的发展规划进行合理监督;同时要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最后,在审计监督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责任,严守规范,注意审计的全面、完整,防止审计和监督工作的片面性。另外,内部审计也要密切关注国企的发展,派出专门的人员,对审计的重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审计报告的有效性。
(八)借助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控效能
首先,公司需要开发可靠的信息系统,使财务管理人员规范行为,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适应新时代公司信息系统的要求。公司可以利用IT业绩考核体系对内控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考核,确保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工作计划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引导员工走向IT财务管理人员。其次,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和信息技术应用。在确保员工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员工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要积极聘请具备现代知识的理财经理,确保形成经验丰富、素质高、素质好的理财经理。最后,完善知识型财务管理平台建设,通过标准化的信息系统和先进的操作系统,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同时采用数据库加密技术,定期备份,确保公司财务信息安全。企业还需要维护计算机和网络上的软硬件设施,如使用先进的防火墙技术、严格的金融数据授权设置、先进的加密技术传输和共享金融数据。公司还应成立专业的技术维护团队,对其网络和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和定期审核,确保公司重要财务信息得到更全面的监测和保护。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国企的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建设已成为一项具有体系性的工作,因此,国企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与我国的现实状况紧密联系,对当前我国的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提高认识,健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对其进行长期的规划,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国强.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现代企业,2022(09):13-15.
[2]李宗瀚.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分析[J].中国中小企业,2022(07):82-84.
[3]赵亚铭.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分析[J].今日财富,2021(06):104-105.
[4]张世红.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财富时代,2022(02):193-195.
[5]王小丹.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05):58-59.
(作者单位:淄博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