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的现代演绎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3-11-16 10:36:44谭文星许康明黄菲莹郑丽微黎年茂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2期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旅游民族文化

谭文星 许康明 黄菲莹 郑丽微 黎年茂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的实践调查,以民族体育公园的现代演绎与发展路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认为,融水民族体育公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以“民族特色体育竞演+商业开发、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场馆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构建独具地方优势与特色的兼具休闲运动场所功能的地区旅游景区。融水民族体育公园若取得长效优势,还需要在未来的建设中遵循升级运动场地设施,实现场地的功能使用合理划分;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打响公园的民族体育旅游品牌;丰富节庆活动内容,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体验需求;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打造国际接轨的东盟门户口岸等四条发展路径。

关键词:民族体育公园;民族文化;体育旅游;体育经济

近年来,广西各地潜心挖掘传统体育项目,采撷民族体育之美,充分利用“民族+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推广民族体育活动,让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小众逐步走向大众。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力是民族地区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是社会发展的两翼,这二者的发展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民族体育公园对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众多民族地区以此为契机,希望通过建设民族体育公园将其作为运动赛事场所与文化旅游景点,此举一定程度上打造民族产业经济,促进地区社会经济良性发展,从而达到民生建设与经济增长共赢的目的。研究致力于探寻融水民族体育公园成功经验与发展路径,为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思路参考,以期为同类型民族类体育公园的建设提供建议与借鉴。

一、融水民族体育公园概述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该公园总面积约达到173600m2,于2007年始建,历经3年建成后投入使用,包括现代化的主会场(田径场)、足球场、室内外篮球场、综合训练馆、游泳馆以及富含民族特色的斗马场、斗鸡场、芦笙广场、山歌长廊、拉鼓坪、民族文化展示室等17个公共文化体育场所(见表1)。民族体育公园作为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公共服务建设,结合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悠长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目标是建设成为民族体育为特色,集现代竞技体育、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体育场所。体育公园顺应社会的变化也逐渐向旅游产业化及突出文化特色的方向发展,在满足人们休闲健身需求的同时,也具备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功能。

二、寻:民族体育公园的独特功能

(一)帮助市民树立健康价值观,改善市民体质健康

在响应“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改善国民的健康价值观,引导其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以达增强体质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各地政府为响应党和国家的战略号召,建设各种服务于民生的体育工程,在融水民族体育公园就属于其中之一。民族体育公园兼具现代体育公园与民族文化公园的双重特征,由于具有体育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等特点,民族体育公园吸引了众多融水民众前往锻炼身体,这不仅增加了城市运动人口的基数,还营造了良好的运动氛围,使民众能够增强锻炼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民众的健康价值观,让人民真正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从而扭转居民锻炼意识淡薄的局面。

(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民族体育公园较一般体育公园的最突出的特点,民族体育公园以众多富含民族特色的设计向人们展示了当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载体,具备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民族体育公园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先行示范点,不仅是为众多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提供了活动的场地,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更是通过民族节庆活动与传统赛事这一平台,为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了向大众展示的机会,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璀璨的文化瑰宝。不仅如此,通过活动的推广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从而达到向内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地流传,向外使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名声更加响亮。

(三)促进民族体育经济增长,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民族地区往往具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民族体育公园的开发建设巧妙利用了这一优势,将体育旅游与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有机融合。从而使民族体育旅游内容多样化,造就出高质量、特点突出的体育旅游产品,使之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民族体育公园带来的巨大人流量,能促使旅游市场的火爆,随后可促进旅游产业相关的接待业、交通行业、商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带来巨大的推动力。民族体育公园的发展不管是对体育旅游经济的增长还是对于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民族地区民族体育公园建设发展既是引导产业升级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条好路子。

(四)保护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助力壮美广西建设

融水地處大苗山腹地,远离城市的硝烟,这也是融水苗族文化能够在如此多元和开放的现代社会得以大部分保留的根本原因。大多数融水苗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苗族社会群体自娱的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出融水相对封闭状态下的少数民族群体生活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发展极不平衡的今天,民族体育公园将民族体育设施及运动场与生态绿地有机结合在一起,融合发展下改善了城市的体育建设与生态环境。在满足了人们运动健身需求的同时,也营造出优美秀丽的自然景观。运动使人陶冶情操,在优美的环境中运动更使人心旷神怡,这是一般文化公园或运动场所难以做到的。

三、探: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体育公园发展现状

(一)融水人民日常休闲娱乐之地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中体育运动场所大致可分为各运动场馆和民族传统体育场所两类,居民基本集中在各项运动场馆进行休闲娱乐。公园内秀美的自然环境和健全的运动设施,让民族体育公园成为当地市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不二之地。公园内芦笙广场、山歌长廊等也成为众多中老年人唱山歌,跳广场舞的主要休闲运动场所。当前适合老年人活动的运动场地较缺乏,但民族体育公园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困惑。公园各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既是当地各项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的主要举办之地,也是市民休闲娱乐之地。作为典型的民族体育公园,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人们提供运动休闲之地,并集运动、休闲、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是融水人民最主要的开放式体育公园,也是融水县城里最主要和最大的运动场所。

(二)融水人民体育活动的主场地

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体育公园同时也能满足现代化体育活动的各种需求,其拥有诸多场馆以供融水县的群众使用。融水民族体育公园具有各项传统主流运动的场馆设施,各运动场馆功能齐全,能较好地满足市民运动健身、比赛训练的需要,并且各个场馆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供广大市民使用。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的建设不仅向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运动设施满足人们健身的需要,这很好的践行“全民健身”的要求,从而为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融水市民营造了良好的运动氛围,使得“全民健身”与“健康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人們健康促进方面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能够挖掘和培育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体育人才,助力国家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承办诸多特色旅游节庆活动

融水苗族自治县内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众多,而其中“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融水苗族系列坡会”“新禾节(七月七)”这三个大型民族节庆活动不仅在区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时作为民族旅游节庆对外也有较大的名声。融水的大型民族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已经逐渐选择在民族体育公园集中开展,这说明其正逐渐成为融水的文化与体育中心。融水各民族节庆活动中都有芦笙表演和斗马比赛的身影,且一经出现必受到当地百姓和外来游客的热烈追捧。如今,融水苗族斗马已成为融水苗族对外交流的“名片”,于融水苗族而言斗马不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家园。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融水荣获“中国·融水芦笙斗马文化之乡”荣誉称号的原因,凭借“芦笙·斗马”文化响亮的名声,融水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提升民族体育公园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将芦笙和斗马表演进行常态化演出。

四、创: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的发展策略

根据融水民族体育公园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以下方面提出对策,亦可作为参考意见为其他地区民族体育公园的建设提供相关的经验借鉴。

(一)升级运动场地设施,实现场地的功能使用合理划分

良好的运动环境是体育公园最主要的功能,融水民族体育公园占地面积大、场馆多,服务的人群复杂,所以有效实现场地的功能合理划分是真心实意为人们健康服务的最大行动体现。公园内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材的设计应以市民的运动需求和公园的建设情况为导向,将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的现有场地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对于一部分供不应求的运动场地,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和完善,对于另一部分供大于求的运动场地,在保持现有运动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划分。如将山歌文化长廊打造成中老年人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场所,而在节庆活动时期仍可作为原来山歌项目功能使用,满足不用年龄阶段人群的运动需求。根据需求对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现有的运动场地设施进行升级,实现场地布局的二次规划和使用功能对合理划分,这样不仅避免了占用其他场地资源的情况,还使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能在公园内较好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群众对公园的满意度,增加民族体育公园的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其向着面向大众、接轨国际的综合性民族体育公园发展。

(二)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打响公园的民族体育旅游品牌

民族体育公园以浓郁的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主要特色,在建设民族体育特色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也要着重突出这一特点与优势,以此来丰富公园的民族文化内涵,使游客体验当地民族文化“就地化”的民俗风情。民族体育公园应充分利用好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富饶的优势,将现有的资源转变成促进公园发展的推动力。可通过承办区域性、地方性民族节庆活动,利用节庆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力来推广民族体育公园,为公园带来更多的人气,进一步打响民族体育公园的民族体育旅游品牌。建设当地特色文化展览室,外地游客可以了解到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本地游客更是能够客观解读本民族的文化,实现人人都是民族文化传承者的伟大目标。此外,体育产业经济是打响公园民族体育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通过申报和招引更多的体育活动,可以达到宣传地区文化和促进更多人参与到当地的体育赛事中。可见,举办区域性民族体育赛事的是打响融水民族体育公园品牌的关键,以赛事为媒介营造出融水浓厚的民族体育氛围,以此扩大融水“体育+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将融水民族体育公园打造成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景区。

(三)丰富节庆活动内容,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体验需求

随着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已成为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越发重视对当地的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体验。芦笙和斗马在民族体育公园内进行常态化表演,融水政府此举弥补了重大节庆活动日外,游客无从观光体验芦笙表演和斗马比赛的缺口,这是为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而做出的一大举措。通过对消费者的偏好、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以确定产品开发的类型、方向将传统的观光旅游转换为多层次的专项旅游。可通过增添一些当地适合集体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便于使众多游客参与到运动中来,让游客感受到民族体育运动带来的非凡的乐趣。此外,民族节庆活动中融入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以及饮食文化,让游客在活动中感受到独具民族特色的体验,既可增加游客游玩的兴趣提升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也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弘扬与发展,满足游客精神和物质多方面的旅游体验需求。民族体育公园所承办的一系列大型民族节庆旅游活动是支撑公园旅游品牌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力举证。

(四)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打造国际接轨的东盟门户口岸

广西地位于东南亚口岸的重要位置,是中国与东盟进行文化、政治、经济等交流的重要口岸地区,融水苗族民族体育公园的商业开发与长远发展应该站在“立足廣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基础上,真正体现出中国特征与融水特色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方面,东盟十国作为广西重要的客源市场对广西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打造一个具有“中国风情、民族风貌、大国风范”的民族体育公园是政府所想亦是现实所需,该公园应具备国际化的发展格局、中国范的建设风貌、融水式的民族风味,这也是广西作为东盟门户的职责之所在。尤其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每年在民族体育公园举办的各类民族传统活动和比赛,使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竞技或娱乐的姿态展示在群众面前,让群众进一步认识融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让更多的人接触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帮助民族传统体育走出中国的大地,走向东盟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

五、结语

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其承担着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民族类体育公园将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结合而成的较为特殊的体育公园。民族类体育公园的建设对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战略的落实与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体育旅游类主题公园的国际化发展是推动“中国-东盟”文化深入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建造接轨国际的民族体育公园是想国家之所想、行政府之所行的大事件,更是融水需要的文化交流窗口与对标国际的平台。由此可见,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的发展正遇见建设“东盟门户”千载难逢的机遇,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打造国际接轨的东盟门户口岸将为融水民族体育公园的建设带来无限机遇。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充分利用“民族+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从小众逐步走向大众[EB/OL].(2021-09-06)[2022-07-01].http://mzw.gxzf.gov.cn/gzyw/mzdt/t10039074.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对民族地区缺一不可[EB/OL].(2006-09-21)[2022-07-01].https://www.gov.cn/zhibo16/content_394487.htm.

[3]谭文星,黎年茂,韦丽春,刘宇致,韩争光,周鑫.融水苗族斗马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困境与出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6):32-33.

[4]谭文星.融水苗族斗马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2.

[5]胡海鹰,郭学敏.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体育资源的开发与传承研究——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6):13-19.

[6]龙江.桂林民族体育旅游类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J].体育科技,2007(01):4-7.

[7]钟学思,陈薇.民族体育旅游类主题公园开发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以广西桂林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0):116-118+115.

*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东盟共同体’倡议下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品牌塑造研究”(项目编号: 2023KY1643);2022年广西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双减政策背景下广西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2KY1593)。

(作者单位:谭文星、黄菲莹、郑丽微,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许康明、黎年茂,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黎年茂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体育经济体育旅游民族文化
论NBA对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化开发的借鉴
中国经贸(2016年22期)2017-01-16 17:15:28
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对策分析
智慧城市背景下吉林省延边州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46:44
普者黑风景区开展体育旅游的可行性研究?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07:33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1:35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