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丽红,王 维,杨 柯,王玉露,王英豪,陈亚萍,林 雅*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3.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习近平总书记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思想,回答了中医药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因此对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中医学专业是我国中医药院校中极具中医特色的专业,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具有中医传承特色的“修园班”“国医传承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具良好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和中医人文精神,并具创新和实践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3],其中药理作用和毒理机制是临床产生药效/毒性反应的基础,而紧跟学科前沿及社会发展需求的药理学突出且有启发性的成果,以及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研究进展和突出成果,能够为评价新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健康理念的更新,药理学作为医学院校临床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4],但是如何基于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将中医药思维与现代医学的科学思维相合相融,如何基于药理学的学科特色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以适应新时代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将“医者精神、家国情怀”转化为师生的内驱力,成为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环。
以我校获得首届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的“药理学”为依托,基于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共同开展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和探索,注重将中医药思维与现代医学的科学思维相合相融,以“三维”成果(即教学内容维度、思维方式维度、情感认知维度)为导向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化教学模式提升中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温度和深度,同时开展多维度的评价以提升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教学团队自2015 年始依托我校中医修园班、从2019 年始逐步在云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示范并开展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修园班作为我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班,其人才培养要求与其他专业不同,极具“师承导师负责制”的中医特色,本课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背景下,基于既往素养目标的基础上,深入梳理挖掘提炼药理学中每一篇章蕴含的思想价值,明确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入点,选择恰当的教学载体或途径,设置能够凸显中医药特色的“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1 根据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药理学的学科特色,形成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思维方式维度的深度相融 通过讲述我国医者如张仲景、李时珍等为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昌盛做出的巨大贡献等历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我国传统医学是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介绍紧跟学科前沿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医药突出且有启发性的成果等,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中西医结合共同呵护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理念等。
1.2 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在教学内容维度优化信息供给,将情怀素养转化为师生的内驱力 展示真实临床案例中药物的双重性(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警示学生药物是柄“双刃剑”,引导学生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自觉遵守执业医师的职业精神和规范等;例如通过查阅我国现代医学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研发药物的事迹,如樊庆笙走过“死亡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将青霉素带给烽火连天的中国,如邹承鲁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率先成功人工合成胰岛素等事迹,引导学生向科学家严谨细致、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学习的同时,理解如何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家国情怀的内化。
1.3 构建“共融-共学-共情”教学模式,在情感维度实现师生情感认同与共鸣 通过对真实案例中医患关系的讨论,提高师生双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共融-共学-共情”教学模式[5]中多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潜移默化理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药理学作为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执业医师考试(临床、中医)的核心科目,但本课程知识点碎片化程度高、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畏难厌学情绪,而且对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将中医药思维与现代医学的科学思维相合相融,如何引导中医学专业学生深刻理解药理学在中西医结合体系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依据课程思政目标以中医药元素引导并创设情境导课,例如药物相关的科学家事迹、经典的中医药研发历史等,以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建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并引导中医学专业学生理解药理学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情境创设的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中医修园班药理学课程中医药元素引导的情境创设(节选)
目前中医修园班的药理学包括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共56 学时,理论课程包括线上8 学时和线下40 学时,线下包含3 次共9 学时的翻转课堂(其中借助远程直播教学2 次);实验课程包括线上虚仿2 学时和线下实验教学6 学时[6]。
3.1 依据中医专业特色融入思政元素,重塑线上教学内容,提升思维融合深度 新时代医学生个体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增强,故而教学策略和方法也应该有所改变,修园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线上教学除了讲解知识点外,更多的将学科专业特色挖掘提炼其蕴含的思想价值,通过线上课程融入教学内容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具体的线上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的融合点如表2所示。
表2 中医修园班药理学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线上教学
表3 “共融-共学-共情”教学模式下思政元素的融入及呈现(以强心苷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为例)
3.2 结合中西医药相关的理论知识,优化中医专业药理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思政教育力度 首先,基于实验动物在现代药理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在实验教学的过程加强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触发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感恩之心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使学生从医后能懂得尊重和爱护患者。其次,打破学科壁垒增设中药药理学的知识,依托中医专业学生们学习过的中药学知识,完成新的药理学实验内容的建构。例如在药物对血压影响的实验中,融合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对中药升压作用开展研究,增设麻黄碱与肾上腺素升压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同时讲述中国药理学研究创始人陈克恢运用科学方法,开展麻黄素在心血管等方面研究工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并因此分析比对西药与中药实现治疗作用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差异性,着重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药科研思维、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第三,药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开展动物实验,并且如实而严谨的对待实验结果,当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不符合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出现的偏差,科学的进行统计分析,在指导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
3.3 依托“共融-共学-共情”翻转课堂,促进传统医学思维与现代医学科学思维的相合相融,提升课程育人温度 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本团队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共同合作,构建师生“共融-共学-共情”教学模式[5]。首先,该模式将药理学与内科学、中药化学与中医药学等知识交叉融合,重构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其次,打开学校的界限重组教学团队,从一个主讲教师到临床职业医师共同参与翻转课堂,师生-医师共同进行随堂案例讨论,再依托信息技术打破知识壁垒,邀请不同院校的药理学、中药化学的教师云端在线参与翻转课堂教学;第三,打造动态变化的翻转课堂,在不断出现并解决各种生成性问题的过程中,师生思想碰撞,教学相长,知识融合;第四,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包括可定性但不可量化的情感元素,例如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种感受,虽无法用分数来衡量,但却是师生“共学共情”的情感内化,这种情感的内化可增强师生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促进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形成,也是保持课程创新实践持续性的重要参考部分。
综上所述,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传承我国传统医学特色和优势[7],本教学改革基于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开展“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探索,通过多年不断实践,并在多所中医药院校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共同开展持续改进中,师生互相磨合、不断思考、调整改进,找到最适宜的教学策略,通过“共学”构建知识能力体系、“共情”内化情怀素养,构建“共融-共学-共情”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并在此模式下,基于中医专业培养目标及药理学的学科特色,依托线上课程、实验教学、线下翻转课堂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及环节,最终形成以思维方式融合、教学内容优化、情感认同与共鸣“三维”成果为导向,以提升药理学课程与中医药思维融合深度、思政教育力度、课程育人温度为目标,适应新时代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需求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升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