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化隆县地学研学旅行的路线规划与思考

2023-11-15 12:54李俊磊张绪教王一凡张向格王重歌袁晓宁刘心兰王凯雅饶昊舒
现代地质 2023年5期
关键词:研学路线科学

李俊磊,张绪教,王一凡,张向格,王重歌,袁晓宁,刘心兰,王凯雅,饶昊舒,刘 江,秦 渊,3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北京 100083;3.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青海 化隆 810904)

0 引 言

地学研学是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开展地学科普,进而带动地学旅游的新引擎。研学旅行是国务院2013年开始倡导、教育部等十一部门于2016年开始在中小学中推行,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旅游活动[1-2]。当前,众多部门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公司和各地中小学通过研学方式已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践。其中地学研学以具有科学价值或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人类活动留下的文化遗址为对象,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的研学方式深受大家的喜爱,具有广泛的参与度[3-4]。因此,作为“科普+旅游”的新兴载体,地学研学的参与者并不仅限于中小学生,还包括“纸上得来终觉浅”、志在“行万里路”的广大民众[5-6]。目前地学研学得到了地质公园、地质文化村等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7],张家界、龙虎山、克什克腾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通过开展地学研学活动已取得了一定的行业反响和经济效益[8-13]。但是,由于缺少课程设计的理论指导,地学研学普遍存在着研学对象局限、课程内容较浅、科学探究性不足、重游轻学等问题,阻碍了科普工作的深度推进和地学研学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为了充分认识和精准把握研学旅行这一新机遇,急需对地学研学路线规划的指导思想及方法开展研究。

青海省化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黄河上游,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开展地学研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作为地学研学路线规划指导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区域。在10亿年以来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化隆县形成了新元古代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俯冲及闭合、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和第四纪黄河演化四个时期的重要地质遗迹。此外,化隆县内的黄河河谷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区域,具有丰富的黄河文化遗存[14-17]。前人对县域内的岩石地层[18-20]、地质构造[21-25]、矿产资源[26-28]、第四纪地质及地质灾害[29-34]等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为地质遗迹科学价值的评价、地学研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旅游开发起步晚、同质化较严重和特色不明显等原因,化隆县的全域旅游发展遇到了瓶颈。2019年以来,黄河流经168 km的化隆县恰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和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新的历史发展机遇[35-36],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旅游地学团队的多年帮扶下,共同全力开辟地学研学新方向,打造地学旅游新引擎,全域旅游取得高质量发展,目前已通过青海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的认定。

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对化隆县地质遗迹的特征、类型和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规划出5条地学研学路线,并提出地学研学指导思想和规划方法的相关思考。本研究不仅可为化隆县地学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它地区地学研学的开展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1 化隆县概况

化隆县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东部,距省会西宁市仅130 km,总面积2740 km2,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01°39′—102°42′,北纬35°48′—36°17′(图1)。属于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3.3 ℃,年降水量为442 mm。海拔最高为4420 m,最低为1824 m,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由北向南地势呈阶梯状递减。北部以拉脊山为分水岭、南部以黄河为界,中部为化隆盆地。

图1 青海省化隆县交通位置和地形图

化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地构造上属南祁连造山带、原特提斯洋构造区域,北部的拉脊山为保存较完整的原特提斯洋缝合带,以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寒武系泥旦山群(2-3Nd)和六道沟群(3Ld)以及奥陶系—志留系花抱山组(O3—S1h)为主。化隆盆地是黄河侵蚀下的青藏高原上最东边的一个盆地,盆地底部为新元古界化隆岩群(Pt3H)变质岩,上部以白垩系河口群(K1H)砾岩、新生界西宁群(E2X)砂岩和贵德群(NG)泥岩及第四系(Q)为主。化隆县重要的断裂带为拉脊山南缘断裂和积石山西缘断裂[17],均形成于早古生代,在晚新生代以来再度复活,以逆冲活动为主[37-38],控制了化隆盆地的边界,全新世仍有活动[39]。由于受到168 km长的黄河干流及其支流长期的侵蚀下切,化隆盆地呈现出山脊与深沟相间排列的地貌特征。

化隆县内的地质遗迹类型较全,科学价值普遍较高,部分已达到世界级地质遗迹标准。新元古代化隆岩群作为南祁连最古老的变质基底,记录了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的构造信息[15,40];药水泉沟蛇绿混杂岩、青沙山古海山和花抱山组等地质遗迹组成的拉脊山缝合带记录了原特提斯洋俯冲、增生和闭合的完整过程,具有世界级的增生造山、板块汇聚及大陆动力学的科学研究价值[14,19,41-44],目前正申报国际地科联第二批100处世界地质遗产地;西宁群—化隆岩群角度不整合面上的西宁群是化隆盆地最老的新生代沉积(约54 Ma),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沉积响应[45-46],对青藏高原隆升时间有较好的约束[47]。黄河两岸多级河流阶地指示了1.1 Ma以来化隆段黄河的完整演化,对于黄河上游的水系重组与贯通具有重要指示意义[26]。总体来说,化隆县地质遗迹具有非常巨大的科学价值[48]。此外,化隆县地质遗迹还具有独特、稀有的景观价值。拉木峡丹霞地貌不仅呈宫殿状、窗棱状,栩栩如生,更是与其下伏的V型谷组成了国内罕见的“峡谷丹山”地貌[49];科巴丹霞地貌陡崖上复合有风蚀穴、风蚀壁龛,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佛教寺院—丹斗寺相得益彰。甘都红色土林地貌锥体林立、鳞次栉比(本期封面照片),从公伯峡到甘都镇连绵而成十里画廊;化隆段九曲黄河不仅蜿蜒流转,形如“天”字草书,而且碧绿清澈,是良好的生态旅游观光景观带。总之,化隆县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科学价值重大、自然景观优美,具备优越的地质遗迹资源条件和地学研学的开发基础。

化隆县的黄河文化遗存也很丰富,为地学研学的开发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县域内不仅保存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卡约文化等不同时期的约180多处黄河文化遗址[50-51],还拥有丹斗寺、夏琼寺、阿河滩清真寺和明长城等珍贵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斗寺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源地[33,52],夏琼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发祥地[53],它们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黄河岸边的群科镇安达其哈村,保存了距今约8100年的沙隆卡遗址(亦称“安达其哈遗址”)[31,54-55],它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目前唯一同时出土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存的遗址[56],更是目前为止发现的黄河流域最西部的仰韶文化遗址[57-58]。丰富且重要的文化遗存使化隆县成为黄河文明和人地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区域,也为化隆县的地学研学和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厚实的文化基础。

2 地学研学路线规划

2.1 研学路线规划的指导思想

地学研学路线规划是开展研学活动的基础。遵循科学的指导思想,不仅可以保证地学研学的有序推进,还能够提高地学研学的教育和科普效果。地学研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围绕地球科学展开,课程内容涉及地球上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多个圈层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由于人类对圈层系统的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59],因此还需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导理念。

2.1.1 地球系统科学

当今地球科学正在进入建立“地球系统”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体系的新时代,国内外的地球科学研究正朝“地球系统科学”方向发生深刻变革[60]。20世纪末期起,原来分别描述地球上各圈层现象的学科,在系统科学的高度上相互结合成为地球系统科学[61-62]。地球系统科学属于系统科学或复杂科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范围不但包括地球表面各大圈层以及深部岩石圈,而且横跨时空,将“全球变化”的概念应用于地质演变过程。在探索空间上圈层相互作用的同时,揭示构造、轨道、人类等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驱动机制和空间相互关系[63]。近年来,清华大学组建地球系统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成立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无不体现出对该地学研究的新方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关注和投身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64-65]。目前,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已成为地学研究中重要的指导思想,有力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66-68]。地学研学是以地球科学为核心,因此,在开展研学旅游路线规划和内容设计时,应遵循地球系统科学这一指导思想。在将地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民众接触的研学、科普内容时,地球系统科学这一重要的思想及理论也应当及时向民众传播。

2.1.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和根本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69]。“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便是对这一问题的精准回答和准确定位[70]。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母亲。它向人类社会提供必要生存的原始材料,是人类生存延续和生活发展的必要基础。只有按照自然的规律去保护和利用自然,自然才不会因为我们的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运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规律,从事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经济生产活动[71]。地学在众多科学中,是最接近自然的一门科学。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对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广大民众开展地学研学活动时,应当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融入其中,让研学者在大自然中学习人地关系,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

2.2 路线规划内容

化隆县面积较大,地质遗迹分布范围广,地学研学路线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要以科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地学旅游价值为主,参考保存现状等相关因素,对化隆县内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地质遗迹及其各类的集中分布区域[48]。并考虑分布位置、交通可达性等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对确定的地质遗迹集中分布的区域和附近的人文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依托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以阿河滩地质文化村、3A级景区、拟建的化隆地质公园为主要平台,在化隆县规划出5条地学研学路线,分别为拉木峡—合什加、阿河滩村—公伯峡、科巴村—金源乡、药水泉沟—昂思多镇和夏琼寺—岗山(图2)。

图2 化隆县的五条地学研学路线

2.2.1 线路①:拉木峡—合什加

本条研学路线从化隆县谢家滩乡合群水库到甘都镇合什加水库,其中穿过拉木峡,全长约20 km。路线以“十亿年的相会”为主题,以拟人的手法,讲述地质历史时期地层与岩石的美好邂逅故事。研学内容包括对地层和岩石类型的判断、青藏高原隆升证据的直观认识、典型丹霞地貌景观和采矿遗址的了解等。主要研学点有化隆岩群、拉木峡铜镍矿遗址、西宁群、角度不整合、峡谷丹山地貌组合和红色土林地貌(图3)。从合群水库出发,沿拉木峡可以观察到约10亿年前的化隆岩群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和片岩,约5400万年前的西宁群红色砂岩、含砾砂岩,以此学习变质岩类型的识别方法,并了解沉积地层形成时的环境。在拉木峡铜镍矿遗址处可以观察到矿石、矿洞、矿工曾经居住的房屋,了解铜镍矿富存的岩石特征、采矿流程和矿工生活,认识镍矿对国家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布在拉木峡中部的西宁群—化隆岩群角度不整合是本研学路线最核心的内容,它代表了约10亿年的沉积间断,是可以指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约束青藏高原隆升时间的世界级地质遗迹。研学者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10亿年和5400万年前的地球留下的遗迹,还能感受远在1500 km之外的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此外,这里还能观察到西北半干旱区十分典型的丹霞地貌和国内罕见的“峡谷丹山”地貌组合,学习到外力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塑造过程。最后的合什加水库研学点的主要内容为红色土林地貌,它和丹霞地貌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可引导研学者探索土林地貌和丹霞地貌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条研学路线包括了化隆县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护工程等多方面的重要地质遗迹,也是拟建的化隆地质公园拉木峡园区的核心旅游路线。

图3 化隆县地学研学路线①和②的主要研学点

2.2.2 线路②:阿河滩村—公伯峡水电站

本条研学路线从阿河滩地质文化村到甘都镇西的公伯峡水电站,沿黄河北岸全长12 km。路线以“流水-大自然的雕刻家”为主题,主要研学点包括阿河滩地质文化村、甘都红色土林地貌、大型冲积扇、公伯峡古风化楔及水电站大坝(图3)。阿河滩村是青海省第一个、黄河沿岸第一个地质文化村,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国家AAA级景区,是化隆县地学旅游和地学研学的典型示范点。研学者观察阿河滩地质文化村的现代黄河景观带、距今9.6 ka前黄河塑造出的三级河流阶地及潺潺不息的溢流泉及其形成的泉瀑,可认识到母亲河为人类提供的赖以生存的土壤与水源的来之不易。另外,对黄河之滨的2600年前的卡约文化遗址、1000年前的“钻石古城”等人文遗迹进行考察,不仅可以亲眼看见历史的沧桑,更能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感、文化自信心。在甘都镇的黄河北岸,110万年前黄河贯通这里后,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和差异风化作用塑造出连绵排列的锥状、墙状和塔状土林地貌;在末次冰期(8万年以来)的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了大型冲积扇等地貌。研学者不仅可以饱览秀色可餐的地貌景观,还能学习到流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差异,以及岩性的不同对地貌形态的控制。本条研学路线将地质公园和地质文化村连接,包括了阿河滩地质文化村和拟建的化隆地质公园甘都园区的核心地质遗迹。研学者在本条路线中不仅可以观察、游览黄河沿岸的地貌景观和文化遗存,领略流水地质作用鬼斧神工般的魅力,还能站在公伯峡水电站大坝之上眺望九曲黄河壮美景观,了解水电站大坝的选址与地质地貌的关系,对人类利用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产生深度思考。

2.2.3 线路③:科巴村—金源乡

本条路线从科巴村南的丹斗寺地区到金源乡,总长度约25 km。路线以“新构造运动的双刃剑”为主题,主要研学点包括逆冲推覆构造、大型背斜、同沉积构造、科巴村古地震滑坡及堰塞湖、雄哇大山滑坡、丹斗寺、丹霞地貌及风蚀壁龛(图4)。该研学路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区,褶皱、断裂和地震比较发育。逆冲推覆构造、大型背斜代表了青藏高原新近纪(N)的强烈隆升[17],丹霞地貌及风蚀壁龛、科巴村丹霞地貌是发育在早更新世剥夷面上的地貌景观,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密切。研学者不仅可以欣赏壮丽的景观,还能直观地观察到这些地质遗迹中蕴含的巨大的构造运动的力量。晚更新世以来,拉脊山南缘断裂南段和积石山西缘断裂仍有活动性[27-28],可能控制了雄哇大山古滑坡的形成。该滑坡对金源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重大威胁,是地质灾害危害性的典型。断裂带上的地震活动,可能诱发了约2000年前的科巴村古滑坡,并堵塞科沿河形成了宽阔平缓的堰塞湖平台,为科巴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场所。科巴村附近的丹斗寺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它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此外,丹斗寺与科巴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形成与溃决之间可能存在着联系。研学者在这条路线上可以学习到新构造运动对岩石地层、地貌景观、地质灾害的控制。对人类及居住环境而言,新构造运动像是一把双刃剑,引起的地质灾害不只是具有危害性,还有有益的一面。

图4 化隆县地学研学路线③的主要研学点

2.2.4 线路④:药水泉沟—昂思多镇

本条研学路线从昂思多镇经公布昂村、德加村到药水泉沟,全长约10 km。路线以“沧海桑田蛇绿岩”为主题,学习地球的海陆变迁历程及原因,高锶泉水的成因和青稞酒的工艺流程。主要研学点有拉脊山药水泉沟蛇绿岩套、西宁群及丹霞地貌、“化昂梦”青稞酒厂、“青藏冰泉”高锶矿泉水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长城遗址(图5)。药水泉沟蛇绿岩套是拉脊山早古生代缝合带的重要组合部分,它是5亿年前大洋(原特提斯洋)中火山喷发和沉积而成的岩石,后期在板块俯冲中成为陆地[41-42]。它具有洋陆转换、板块汇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有望成为国际地科联世界地质遗产地,可吸引更多人前来研究和游览。德加村坐落在壮丽的丹霞地貌旁,村旁的红色山体是由西宁群陆相砂岩组成。德加村广泛种植青稞,成立了化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化昂梦”青稞酒、酩馏酒、青稞啤酒加工和销售,深受消费者喜爱。昂思多“青藏冰泉”矿泉水,富含锶元素和偏硅酸,属罕见的矿泉水类型,是青海省唯一入选我国“5A级优质矿泉水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矿泉水。通过对药水泉沟蛇绿岩套的学习,研学者可认识到4~5亿年前地球的海陆变迁的复杂历程,培养板块碰撞、沧海桑田的地球科学认知。通过对“化昂梦”青稞酒制作工艺和昂思多“青藏冰泉”高锶矿泉水成因开展研学,可深刻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奥秘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

图5 化隆县地学研学路线④和⑤的主要研学点

2.2.5 线路⑤:夏琼寺—岗山

本条路线从夏琼寺出发,经李家峡水库到雄先乡岗山,全长约24 km。路线以 “九曲黄河,高原林海”为主题,主要研学点包括九曲黄河、夏琼寺、巨型滑坡群、丹霞地貌、堪达寺、地震崩塌、高原林海(图5)。夏琼寺始建于134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的发祥地,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夏琼寺远眺,可饱览碧绿清澈的“九曲黄河”从群科—尖扎盆地中一路东去,壮阔中不失唯美的在天地间写出了一个草体的“天”字。夏琼寺曾遭受特大型滑坡群的威胁[72],2017年,经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申请专项经费的集中治理,已经有效消除了化隆县夏琼寺滑坡体的地质灾害隐患。雄先岗山位于拉脊山南缘断裂附近,海拔约3050 m,森林中茂盛的油松、云杉、桦树以及数不清的灌木依山就势逶迤生长,并坐落着堪达寺佛学院。这里既有江南风光的秀美,又有高原景观的雄伟。山体岩性主要为白垩系河口群(K1H)深棕红色砾岩,形成了有陡峭绝壁的典型丹霞地貌。绝壁下形如“钻石”或“僧帽”的地震崩塌滚石,直径超过30 m,滚石的顶部已生长树木。夏琼寺融合了黄河景观、人地关系和藏传佛教文化,雄先岗山是青藏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和佛教的结合。研学者在该路线中不但领略到了“九曲黄河”的壮丽景观、少见的高原森林生态系统,还在寺院中洗涤了心灵,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更深的感悟。

3 地学研学规划的思考

3.1 指导思想的精准把握和应用

思想理论指导实践,它是地学研学规划的前提。地球是地学研学的对象,而地球系统科学又是地学中的重要思想。地球系统科学是从地学自身出发,以岩石圈与水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等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线,要求更多的跨圈层、跨学科的知识融合[73]。目前,对地球系统科学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解。地球系统科学不是分支学科的简单相加,因为某一个因素的改变会引发连锁反应,多种因素都可能对同一事物产生影响。另外一种误解是把遥感科学,或者把数值模拟当作“地球系统科学”[74]。事实上,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手段,代表了地球系统科学集成研究的新方法,它们不等于科学本身[74]。目前,地学研究正逐渐从线性、理想状态向复杂系统转变[7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从人类和自然(地学)的关系出发,突出地学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适应、改造和利用[7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样是人类和地球上多圈层、多各对象的关系,不只是传统的固体地球这一个对象。认识地球是人类的必修课,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存在变化。人们不仅会利用自己对地球不断更新的认识,适应地球上的客观环境,还会遵循自己的主观意愿,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数千年来丰富的文化遗迹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印记。因此,在地学研学规划中不仅要准确认识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复杂性,还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挖掘,这样才能为研学者提供更好的研学课程,达到更好的教育和科普效果。

3.2 地学科学问题和主题的明确

清晰的科学问题和明确的主题是研学规划的重点。研学旅行和普通的旅行或旅游之间最大的不同是“研”,即研学是带有一定研究性质的活动。因此,在地学研学规划时要对“科学研究”有针对性的体现。科学问题在研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学不只是在自然中观察、认识地球,更要了解、学习和思考地学现象背后的原因。在研学规划中要提前确定科学问题,在研学途中激发研学者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在思维的碰撞下,会激起更多的科学问题的浪花。在科学问题的提出和回答中,提高思辨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育科学伦理和人文素养,提升思考和实践的意识[2]。此外,每条研学路线应该具有一个概括该路线上大部分研学资源的主题。在明确的主题中,引导大家去识别自然现象与景观,认知其成因,并应用自然规律,发现、分析、解决具有普适性和当地特殊性的自然科学问题[76]。因此,在研学规划中,一定要明确路线的主题和围绕该主题的若干个科学问题,启发大家顺着主题自主发现科学问题、分析科学问题,完成研学成果的总结。让大家在科学问题的解答中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获得成就感,并提升科学能力和素养。

3.3 地学研学配套设施及研学手册的完善

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开展地学研学的基础保障。经过思想理论的指导,设计出具有明确主题和科学问题的地学研学路线后,最后的落地实施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研学教材提供基础保障。具体而言,至少包括研学旅行营地(基地)、研学手册(指南)及相关基础设施。研学旅行营地,是能够接待一定规模的研学团体集中食宿的服务场所。研学团体一般会超过20人,酒店或宾馆往往只提供住宿,无法满足研学团体开展实验、交流活动的功能。该营地的位置应交通便利,周围的城镇基础设施完善,靠近研学路线集中区域。比如,建议在化隆县甘都镇建立研学旅游营地,其既位于黄河边、交通发达,又能满足①、②和③号研学路线的需求。此外,为了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研学路线上应该满足大场地的要求,沿线上应有指示牌、解说牌等科普解说设施、公共厕所、休憩场所等服务设施。目前,研学手册作为研学活动的标准配置,已成为研学行业中的普遍共识。但目前很多研学公司编制的研学手册的质量良莠不齐,出现基础概念错误、没有科学研究内容、如同科普读物等问题,需要旅游地学、地学专业人士指导以纠正研学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低级错误并完善和丰富地学研学手册的内容。

4 结 论

青海省化隆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目前作者已在此区域规划出5条地学研学路线。化隆县形成了丰富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原特提斯洋俯冲及闭合、青藏高原隆升和黄河演化的重要地质遗迹。以拉脊山早古生代蛇绿岩套、西宁群—化隆岩群角度不整合、丹霞地貌、红色土林地貌和古地震堰塞湖等地质遗迹为研学要点,规划出拉木峡—合什加:“十亿年的相会”、阿河滩村—公伯峡:“流水-大自然的雕刻家”、科巴村—金源乡:“新构造运动的双刃剑”、药水泉沟—昂思多镇:“沧海桑田蛇绿岩”、夏琼寺—岗山:“九曲黄河,高原林海”共5条地学研学路线,为化隆县地学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提出以地球系统科学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地学研学的指导思想,在地学研学路线规划中要精准理解和应用两大指导思想、明确地学科学问题及路线主题、完善研学基地和研学手册等地学研学的配套设施等,可为其他地区开展地学研学规划提供参考,对推动地学研学高质量发展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本文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旅游地学团队开发化隆县地质遗迹与地学旅游的成果结晶。

猜你喜欢
研学路线科学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点击科学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科学大爆炸
研学之旅
画路线
找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