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俊杰
金塘这块地方,做捣糕的有几十户。其中正儿八经、招牌超过三十年的,可能也就五六户。这里头有个“糕子头”老李,算得上是手艺最好的捣糕师傅。
老李今年四十多岁,头发茂密得很,身板结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他对自己的体格很满意,觉得是打糕打出来的。他说自己小时候又瘦又矮,脸像脱了水、放檐条上晾了半月的腊鱼,两边陷进去,胃口也不好。他爹一琢磨,这孩子体弱,以后怕混不上饭吃,得想办法学个手艺。正巧,他家有个做捣糕的老师傅。他爹拉上他,提了几斤清明糕,上老师傅家里拜师去了。手艺学成,身子也壮实起来,这才有了后头的“糕子头”老李。
捣糕和寻常的打糕不同,不单靠蛮力,还得把巧劲和眼劲结合起来,特别考验技巧。老李捣得可谓神乎其神。正月头几天,他招呼来家人朋友,在院子里整理出一块空地,摆上桌子,搭上臼台子。再准备几盆水、烧好的土窑子、细柴火。捣杵有两个,一个短柄尖头,一个长柄粗头,前者用来给糕粉松隙,使糕质细腻,以便更好掺水和糖料;后者用来击打,把糕团子“打活”。
东西准备好后,老李穿上宽松衣服,头戴青纱布帽,简单活动筋骨。他那刀刻的大眉毛,黑乎乎的脸庞,别说,还真像书里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下午到点,他搬起大麻袋,从里头“哗啦啦”倒出十几斤面粉,然后混上水,掺上米粉,把一整袋糖倒进去,再滴点蜂蜜。接著,他戴上手套,开始搓揉糕团,边捏边加水,软糯程度全靠多年的经验来判断。糕团简单成型后,下面就是重头戏了。只见老李扛起大捣锤,顺势往空中一抡,嘴里喃喃自语,不知嘀咕些什么。他眼里明显有股自信,对自己接下来的动作俨然有着信手拈来的从容。
跟旁边人招呼好,老李一手攥紧杵子,一手控制力度和方向,狠狠地捶在糕团上。团子沿着捣臼的圆形轨迹霎时溅开,塞满整个臼底。他媳妇趁捣杵抡起的间隙,赶紧把扁了的糕团推进去,片刻后,又是势大力沉的一砸。正常来说,那么大力气,杵子很容易撞上石头边缘,把手给震麻,糕团也容易被打散开。但老李捣糕令人称奇,眼劲比谁都好,力道和准度掐得极准,加上有个配合多年、心有灵犀的媳妇,打糕更是不在话下。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旁观者打眼一瞧,呵!这不正是与秦明双战关胜的“豹子头”林冲吗?
老李不间歇打一次糕能抡上五十锤,来回重复十次,也就是五百下。捣杵有几十斤重,寻常人抬起来都费劲儿,更别说抡五百锤。我试过,才抡了两下,手立马磨出豁大个水泡,好不吃力。
老李手艺这么好,做出来的捣糕自然不是寻常物。糕团经过数百次捶打,再加上精细的手工捏制,啧啧,那叫一个人间美味。
老李名气大,手艺金贵,不过他的捣糕只卖普通价,两块一个,卖了三十多年。其实这两块,卖的只是“糕子头”的名号罢了。
(责任编辑/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