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采风的含义和活动特点
1、文学采风的含义
采风,源于周代官府定期派人到民间采集诗歌,编成国风。因此,当时采风也叫采诗。采风原来的意思是指对风俗、民情的采集,有时也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
隋朝著名思想家王通在《中说·问易》中写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通过采风得来的诗集。
现在我们讲到的文学采风,是指通过作家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亲身感悟,从而达到了解各个区域民俗、风情,历史渊源和人文价值,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来。这个过程就叫做文学采风。
2、文学采风的活动特点
文学采风从规模上可以分为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就是作家本人去某地观察和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民族风情等等。集体活动就是一批人集中去采风。集体采风的优点在于目的明确,作家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大部分的有组织的采风活动,都会有接待单位,那么也给作家搜集资料提供了方便。
文学采风的目的一般有搜集素材、体验生活、激发创作灵感等。文学采风的形式有组织参观、定点深入生活等。
从采风活动中积累创作素材
1、采风前的准备
在出行之前查阅一下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天气情况,阅读一下旅游攻略,对文学采风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文学采风所做的前期准备,一般是和创作相关的。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甚至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对创作都会有一定的启发。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黄山情人谷的散文,这篇文章是我的《寻找最浪漫的地方》一书中的一篇。我曾经在大学时和同班同学去过,然而靠当时旅游的记忆去写,肯定也写不出什么内容了。于是在第二次去之前,我查阅了资料才知道,情人谷原名翡翠谷,因为在峡谷开发之前有36名青年男女去游玩,困在峡谷三天,相互帮助,暗生情愫,在离开情人谷后有10对青年结成了伴侣。
后来这十对夫妻重游故地,联名给黄山市政府写信,希望将峡谷更名为情人谷。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进入情人谷不久,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爱”字。当我第二次走进情人谷,回想着那些青年被困于此的爱情故事,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地方被称为“爱的疗伤地”。
2、采风如何记录真情实感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做了一个梦,很美,然而当梦醒了之后想记录下来,很多精彩的细节都想不起来了。参加采风活动,或者独自采风,回到家拿起笔创作时,却发现回忆当时的一些细节很吃力。甚至,当时浮现在脑海里的句子,这个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就需要掌握采风的一些技巧了。
(1)采风不能记流水账
我们去采风,并不是玩一圈回来写游记,流水账一般记录下来,而是进行文学创作,这个区别就是我们在采风的过程中,对人物、环境所产生的独特的感触,这一点是流水账表达不了的。如果當时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后面创作的时候,有可能就把这些细节忽略了。
(2)随时记录内心感受
所以说我们要记录,以前的作家都随身带着小本子,想到一句就随手记一句,现在我们有手机了,就可以随时记录。这里我想说的是,手机不能仅仅用来拍照,还可以录音,不但要看,还要听。听当地的人去介绍,听他们对话,及时地录下来,回去再做整理。还要用上手机里的记事本,要随时记录内心感受,这种转瞬即逝的感觉,最为可贵。
(3)抓住感动你的那一部分
文学采风的记录,和绘画艺术中的写生环节比较相似。
在照相机、手机普及之前,画家写生通常是带着一个速写本现场画,回去之后再根据速写本上的素材重新创作。但是现在很多画家偷懒,出去采风只是拿手机拍照,回去之后去画照片。这两种写生方式有什么区别?
我们不得不承认,用照相的方式去记录非常便捷,甚至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获得大量图片,但现场写生的方式,是照相无法取代的。因为写生画速写的时候,是能够很好地记录当时的内心感受,身处其中去记录,与置身之外去记录,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你在当时的环境当中,因为环境的影响,对事物的判断是有情绪左右的,有取舍,有主观处理。而依靠回忆去记录,往往会忽略个人情感。对于创作素材,与艺术创作一样,文学创作也需要取舍。现场记录的意义就在于“抓住感动你的那一部分”。
(4)重视身临其境的体验
如果说资料的搜集是采风活动中一个基础性工作的话,那么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则是采风的另一层含义所在。电影《一九四二》是由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这个电影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但是因为原著是调查体小说,没有具体的人物和故事,要怎样才能把它改编成剧本呢?最后,刘震云决定采用最“笨”的办法来写剧本——上路,沿着小说里涉及的地方走一遍。(这也就是我们讲的采风)这一走就是3个月,他沿着河南、陕西、山西、重庆,一路边走边看边想,故事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张张生动的面孔逐渐显现出来。
创作来源于生活
1.生活中获得第一手资料
有人说,我从书上、网上获得资料不是也可以进行创作吗?当然可以,但是还远远不够。2019年7月,我去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采风,当时和安龙县一个村子的第一书记交流时,他介绍,还有很大一部分村民没有脱贫,脱贫的基本要求当中的一条“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吃饱穿暖就算是脱贫了,我以前是不能理解的。时隔三年多,我向他询问现在当地的生活条件,他说,以前人均年收入几千块,现在基本能达到一万了。今年再去,应该有不同的面貌了。所以说,只有去实地采风,亲自观察,才能获得当时的第一手资料。
2.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有位小作者看到路边一辆回收旧货的三轮车,车主躺在车上睡着了,于是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回收》:
“一辆回收旧彩电/旧冰箱/旧洗衣机/旧电脑/的三轮车/车主躺在里面/睡了/好像回收了自己”。
这首诗看似简单,实则耐人寻味。一方面,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极其真实的生活图景;另一方面,表达了“回收”的双重意象,回收货物和回收自己,“回收自己”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对自己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位小作者还写了一首诗《花纹》:
“爸爸从凉席上起来/身上布满了凉席的花纹/很快那些花纹又回到了/凉席上/因为它们不愿流浪”。
炎热的夏天,我们都睡过凉席,但是谁认真观察并思考过呢?花纹印在了爸爸的背上,过了一会儿就消失了,但小作者认为花纹又回到了凉席上,尤其是最后一句“因为它们不愿流浪”,把我们拽回到现实——原来,这首诗写的是父亲,因为在小作者心里,父亲是一直在“流浪”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地走出去,亲近大自然,融入社会生活,我们就能更加贴近生活、充实自己,发现和创造美,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黄金亮,光芒少年文学院院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有《走遍世界最棒的城市》《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等五部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