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晓岚 卓英莲 柯晓伟
摘 要:文章基于发展高质量就业背景,通过探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时代要求,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课程体系构建问题以及课程评价机制完善问题,结合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意蕴,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价值观引领以及评价体系的路径,充分发挥就业育人以及思政育人协同发力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课程思政;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8-0193-04
课程思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种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既是教育改革发展与实践的全新产物,也是发展高质量就业过程中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时代要求
在产业升级、经济下行等压力叠加影响下,就业的发展牵动着民生的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增加人民收入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当前高质量就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就业质量属于个人层次范畴,Schroeder指出高质量就业是在一个整合的社会中,一个人能够从事一份既有挑战性又满意的工作,并能够获得生活所需的工资[1]。2020年,彭正霞针对陕西77所高校进行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时发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学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做的越好,大学生的工作特征满意度、职业匹配度和就业满意度越高[2]。
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由2020年的631万增加到2022年的1076万,大量的毕业生涌进就业市场,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求职压力。伴随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在我国快速发展,催生出了新的就业形态。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发展路径呈现出了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多样等特征,不就业、慢就业等就业问题愈发严重。尽管新业态下,一批“90后”“00后”大学生会选择网络写手、微商、家教等方式灵活就业,但考研、考公过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部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容易受多元化信息的影响,高频率离职、跳槽现象也折射出就业价值观培育与引导的缺位。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必修课,教学过程贯穿大学生本科学习整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结合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不仅可以发挥思政元素的优势,深度挖掘课程自身价值,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持续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成效。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課程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满足两者融合的要求
1. 课程教学的师生比失衡
当前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基本上是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教师以及部分辅导员,在师生配比上出现了师资数量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多数高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对于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此类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人生涯发展,教学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多元性、多样性以及差异性的课程,大班教学容易模糊教学对象的需求,使教学效果较难达到预期。
2. 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运用能力参差不齐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综合教学能力存在差异性。担任授课老师的专职或兼职辅导员,都承担着行政类等事务性工作,工作人物本身相对繁重,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思考难以进行深入思考。同时,部分高校师资队伍不稳定,行政人员等岗位的调整容易导致师资队伍教学中的青黄不接以及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指导不到位,致使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能力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
(二)课程顶层设置与系统规划尚未形成统一性
1. 教学偏向知识理论的讲授
研究发现,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存在偏重知识、技能层面的讲解,主要是为了达到完成教学内容而设计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态度、价值观以及精神层面的引导。
2. 教学内容设计缺乏校本特色
目前在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体系以及内容主要是参考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理论,因此在教学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以及讲究理论,而实际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具有本土性、区域性、专业性等特征,课程设计的初衷为正确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缺乏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思政的引入,致使教学显得单一化,难以吸引学生,使课程的指导作用下降。
(三)课程效果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信息,以科学的方法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推进课程思政以及教学目标达成度上未对教师作出明确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考核停留在对知识理论及技能的了解,未能做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职业精神以及价值观层面进行考核评价,从而无法得到科学的反馈。教师层面缺乏课程思政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层面缺乏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课程改进空间是极大的。
三、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精准对标核心素养要求,推进高校人才的思想引领
新时代新形势下对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更加重视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媒介来将他们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影响情况下,才能发挥出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能站在人民的角度看待问题,坚信共产主义事业是最伟大的事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以及正确的态度,能正确解读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才能更好地让思政教育融于日常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可以深化教学理论的意义,结合社会实际对课程理论以及技能进行现实的运用解答,更好地解释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课程思政的融入使教师本身也提升了思政政治学习的素养,也让教学更好地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使命担当。
褚宏啟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学生欠缺六大核心素养,包括公民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素养、自主发展素养和信息素养[3]。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可以激发其公民意识,在合作与交流中对时事政治、国家局势等有深入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课程思政,仅仅阐述课程的理论与技能,即便让学生完成多项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的个人认知仍然会停留在多元的文化冲击中,难以在复杂的社会局势中明确个人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难以确定个人的职业观、价值观。有效地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国家伟大复兴的认可,提升其政治认同感。
(二)有利于完善课程育人的新体系,提升课程教学的育人成效
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课堂中运用大量的时间讲解理论方法来引导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但实际上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并不高并且属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鲜少能在课上深入思考其职业和就业的发展方向。课程思政的融入能使课程的广度及维度产生变化,在理论教学中深挖相应理论下伟人名家的故事,让优秀的品质在讲解中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其次,课程思政的融入可以使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具针对性,教学体系也更科学合理。课程思政为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增加了思政元素,能更加明确地设置教学内容及任务,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个人发展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方向的紧密结合,不仅推进了思想引领工作,也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育人成效,不断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有利于开拓就业育人的新领地,构建学生成长成才新蓝图
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将学生职业规划以及就业工作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连,为其介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能够让其了解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勇于前往基层就业创业;为其介绍国家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可以开拓其专业发展的领域;为其介绍行业人物的职场发展历程,可以让其职业发展有参考的方向。就业形势的复杂以及疫情带来的市场不稳定性,引发了学生以及家长的就业焦虑心理,越来越多的学生一门心思只为考研考编,“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的现象日益凸显。除了日常谈心谈话工作外,在教学中开辟一条新的育人领地更能影响更多的大学生。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让课程思政影响学习者的价值观以及职业观,通过多样的案例教学以及事实依据,介绍基于本土形势以及专业的现实发展,为学生提供就业形势的研判、求职简历的制作、面试情景模拟的指导等,能为大学生带来真正职场中需要的知识,以此达到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课程目的。当学生能把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力与就业技能有意识地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时,那么他们的学习目标就能更加明确,专业技能也会随着任务的达成而不断优化,技能的提升能不断消除面对就业选择的焦虑,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完成高质量就业的可能性,在真正意义上助力学生成长、成才[3]。
四、高质量就业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路径
(一)提升师资队伍力量,打造课程名师课堂
稳定、扎实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将对课程的教学有极大的帮助。在拓展教师队伍方面,可以鼓励专任老师、行政岗位等师资队伍加入,吸纳更多来自不同行业以及专业的教师可以拓展课程的讲解广度。在教师培养上,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搭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师资人才培养体系,定期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培训,提升教学技能,打造课程教学职业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提升政治素养,定期邀请思政专家进行思政课教学以及思政融入教学课堂的实际应用,做好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的持续成长工作。在师资技能方面,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教研活动,例如随堂听课、说课比赛、教研座谈、学术沙龙等,畅通师资队伍的沟通渠道,在交流中不断提升技能,在不一样的授课课堂中挖掘授课优势,改进不足,逐渐形成课程思政优秀实践案例,打造课程名师课堂,为课程思政的融入不断开辟新渠道[4]。
(二)深挖教学思政元素,凸显思想价值引领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主体内容涵盖理论、技能、政策、法律等知识,在基本教学框架稳定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完善课程内容的体系。一是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梳理理论知识的本质内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站在目前思政热点视域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特性、职业的发展、社会环境特征,逐步明确就业形势下人才的需求。二是就业技能的有效培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设置教学技能目标。重点解析就业技能蕴含的价值追求,弘扬职业背后所需要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工匠精神,为树立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导向。其次可以邀请职场人士以及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内容设计,作为专家顾问解答目前求职市场关注的就业技能,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的就业前景以及就业市场。再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涯体验周、专业实习、假期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重点解释每项活动背后的实践意义以及理论支撑,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自己沟通技能、求职技能、面试技能、专业技能以及问题解决技能等,发挥思想引领的关键作用。三是加强课程法治教育,课程思政不仅是做好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在课堂中对个人职业规划、求职、工作中的法律知识进行普及,运用多种法律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提升学生的职场法律意识,既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约束其自觉遵守劳动协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中时,牢牢把握就业育人以及思政育人的相互渗透,明确思政教育是价值观树立的一种方式,把握授课知识的本质要求,运用思政教育激活知识的实际意义与现实作用,凸显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价值取向。
(三)聚焦学生学习主体,完善课程教学方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何有效地让其融入课堂中是此门实践课最关键的内容。首先,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建构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以及求职技能,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结合实际求职案例进行参考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及情感体验。其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的工作,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在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牢牢把握学生择业过程中将面对的选择困惑、焦虑、不确定性的问题,适时开展就业个性化服务指导活动,为学生开辟咨询通道,为其提供专业指导、技能支持等就业帮扶服务,让学生找到个体发展的正向支撑,让课程思政正确引导其健康成长[5]。
(四)建立教学评价机制,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
高校可把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中的思政成效作为就业质量评估、教学成果、学科评价、育人成效等重要考核依据,加大对此课程取得优秀思政成果的工作案例的奖励支持,提升教师队伍对此门实践必修课的关注度,为提升课程质量提供政策支撑。教研室团队也应该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通过多渠道的沟通方式,为课程教学提供多样化的优秀教学案例,明晰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Schroeder F K. Workplace issues and placement:What is high quality employment?[J]. Work,2007,29(04):357-358.
[2] 彭正霞.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1):57-64.
[3] 褚宏启. 核心素養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01):1-3.
[4] 舒虹.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 北京教育(高教),2022(10):85-87.
[5] 梁晓健.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路径探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3):106-108.
(荐稿人:何进军,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江门高校就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0301020100 04613);五邑大学2019年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示范课建设”(项目编号:SZ2019005)。
作者简介:滕晓岚(1993—),女,硕士,五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卓英莲(1984—),女,硕士,五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柯晓伟(1982—),男,学士,五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