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延边州委宣传部
长白山林海广阔无垠,每当进入森林防火期,驻守在防火瞭望塔上的瞭望员们便会进入“警戒”状态。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长白山森工集团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的杨成,便是众多防火瞭望员中的一位。
18米高的防火瞭望塔,2万多公顷的茫茫林海,29年的寒来暑往、昼夜更迭,他没漏掉一次火警,预报准确率达100%。他与山为伴、以塔为家,在枯燥和孤独的日夜中默默守护着大森林,成为深山里的“孤勇者”,林海中的“守护神”。
今年52岁的杨成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他生在林场、长在山间,对林场和大山有着特殊的情感。高中毕业后,家人们准备让他报考师范学校,将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自作主张报考了林业技工学校营林专业。
1994年,杨成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塔拉站林场。当他得知老瞭望员退休、场长正因没有合适接班人选而犯愁时,便主动请缨,要求接班。起初,场长信不过眼前这个愣头小伙,又不好意思一口回绝,只好让杨成试试看。谁也没想到,杨成这一试,不仅改变了场长的印象,更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经过一系列上岗前培训,一周后,场长把他送到了距离林场9公里外的1109 号瞭望塔上。
他热爱岗位,钻研业务,从成为防火瞭望员那天起,就翻山越岭,踏查第一手资料。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走过20多座高山、翻越70多条山谷、踏遍了瞭望塔周围40多平方公里的林海,终于将瞭望塔能监测到的地方都走过一遍,对每一处的情况都了然于心。白天看烟,晚上观火,他练就了“千里眼”,哪里冒烟,哪里有火点,一看便知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熟知山林地形,了解山色与温度的变化,成了“山里通”。 杨成说:“在我的测报盘上,如果差1厘米,地面上就差500米。在大森林中,这500米的误差会导致扑火队员贻误战机,酿成灾难。”他潜心研究天气与林火发生的基本规律,总结出一套适合深山区瞭望员监测火情的诀窍——一看农林交界处,二看针阔混交林,三看地形地貌有无变化。这为扑火队及早发现火情、及时制订灭火方案、尽快组织指挥扑救等提供了精确的依据。
杨成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这片大森林,献给了森林防火事业。他用人生最美好的29年守望这片林海,他用人生最矫健的步伐丈量29载的瞭望路。陪伴他的只有一座矗立山巅的瞭望塔、一部对讲机、一副望远镜和一个测报盘。这种枯燥和孤独,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春秋两季的防火期,每年大约有6个月。杨成从林场走到瞭望塔,简单计算,已经累计行走近1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还多。瞭望塔距离林场9公里,骑摩托车只能到山脚下,其余3公里的山路,坡度平均达到60度,只能徒步行走,然后再爬上瞭望塔,每天往返一次,十分消耗体力。29年来,他骑坏了6辆摩托车。由于山路崎岖,路况不好,每年都要更换两次轮胎。为了不耽误工作,他长期备用一台摩托车,以防万一。
坚守这座瞭望塔是他的职责,守护这片大森林是他的使命。常年的高强度工作,导致杨成积劳成疾,患上了滑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发病时他就拄着木棍上塔,轻伤不下火线。2015年5月12日,在下塔過程中,他不慎摔倒,小腿骨折。住院期间,杨成不忘用电话询问工作情况,帮助替班同事确定点位。秋天防火期开始,他主动请战,拖着尚未完全恢复的伤腿回到工作岗位,一瘸一拐地爬上了他心爱的铁塔。当他开启166号防火专用无线手持机时,有同事说,这是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是一道守护森林的安全线。
除了伤病困扰,杨成还经常面对野生动物带来的危险。2020年5月6日一大早,他和往常一样上塔工作。当他行走到距离瞭望塔50米左右时,看到了一只野生东北虎,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杨成只好壮起胆子,两只眼睛死盯老虎,后退着离开危险区域——这是遭遇野生动物时的唯一逃生方式。多年来,他多次遇到野猪、黑熊等凶险的野生动物,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有人问他,选择做瞭望员后悔过吗?杨成回答:“不后悔,每当我面对着这片逐渐茂盛的大森林,就好似看到了一群茁壮成长的孩童。我将坚定地守护下去,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守护这大自然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金饭碗。”
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茫茫大森林的执着热爱,让杨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责任编辑/姜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