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在天
关系就像一面镜子,而这面镜子的意义就是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
一
朋友小敏经常笑着说自己很难过的事情,而且总是在最后加上一句对那些事的调侃。我问她,这么难过,为什么还笑?她笑着说自己已经习惯在哭泣时笑,因为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悲伤。
我又问小敏,如果在别人面前看起来悲伤,这意味着什么呢?她想了一会儿,很难过地哭着说,因为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难过,害怕影响别人的心情或打扰了别人。小敏常常会因为觉得自己需要他人的帮助或支持而感到愧疚,甚至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她也会觉得自己若哭了是对咨询的一种打扰。
从小,父母就不许小敏哭,父母认为哭是不好的。小敏回忆道:“小时候,我很喜欢的一个玩具找不到了,就坐在客厅里哭。爸爸看到我哭,就很不耐烦的呵斥我,还把我推出门外,说什么时候不哭才可以进来。”她说,爸爸不耐烦地呵斥让她感到好像又给爸爸添麻烦了。她一直认为哭是不好的、不对的。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的哭,她的情绪,父母都觉得麻烦,觉得处理不了,所以她的父母不准她有任何情绪。她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性格——对别人的感受非常的敏感,但对自己的感受却非常的压抑。
二
那些从小就过于独立的孩子,他们的“乖巧懂事”往往造成了一个假象,就像他们不需要别人照顾一样。可能成年人也会觉得,这样的孩子很好,在没人照顾时都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和情绪,甚至还会要求孩子去照顾其他人的情绪。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会为自己的敏感情绪感到羞愧,成年后,更不好意思或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会觉得如果要去请别人帮忙,或是去和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会很尴尬,于是,他们往往是自己憋着,或者独自消化。同时,对别人的敏感往往使得他们更加注意照顾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所以,他们总是少年老成,扮演着很独立的角色,其实是为了满足别人,但这不是真实的自己。这样的情感模式也导致他们在成年之后会主动为他人承担过多的责任。
小敏说,她觉得别人好像从来都不顾她的感受,不会为她着想,不会管她心里是否难受。比如,在工作中,她借同事的办公用品总是很快就还回去,她会担心别人要用时却找不到东西。可同事借她的东西,如果她不去问,同事就不还,哪怕同事没在使用。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她每次都得自己去拿回来。她觉得很委屈,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遇到这样的关系。
三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说:“大脑最原始的逻辑会告诉我们,安全感源于熟悉。我们都倾向于回到之前经历过的情景,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去应对这部分。”
孩子需要跟父母进行真实的情感互动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好的父母会在这方面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情感会更安全、更丰富,他们也更容易跟别人建立连接,内心不会出现太多空虚感,即使出现了,也能够去寻求外界的帮助,寻求他人的情感支持。而情感不够成熟的父母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注意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感受,或是不允许孩子有情感的表达。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情感可能也是匮乏的,会对自己产生的情感需求感到羞耻,觉得不自在,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在情感层面跟对方产生连接。
在童年时期,幼小的孩子无法忍受内心的情感匮乏,可能会尝试各种可用的方法去获得父母的爱,他们可能只是单纯地为了能多和父母有情感的连接。而孩子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方式就是,他会先去照顾父母,变成了爸爸妈妈的“父母”。所以,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也会变得容易把伴侣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自身的需求。
孩子的潜意识会认为,忽视自己才有可能得到对方的关注,忽视自己的感受才能够维护现在的关系。当父母这样对待孩子时,其实就是在教会孩子要牺牲自我满足别人。而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只有牺牲自己、没有自我才能得到关注。
明明很想哭,却笑了出来;明明很在乎,却装成无所谓。哭的时候没人哄,小敏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小敏又学会了“勇敢”;累的时候没人问,小敏还学会了“承受”。她告诉自己,其实一个人也挺好。但一个人的时候,她却总是独自舔舐伤口。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哭起来还在笑的人。
小敏的独立和努力,不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越来越被忽视。因为,她一开始就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忽视了自己的需求。
当人们长时间忽视真实的自己,忽视真实自我的存在,就可能会变成别人想象中的样子,也会用这个样子去满足别人,以期别人能够给你一点点满足。但是现实的悲伤和难过,感受的愤怒和委屈,其实都在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更多地关心自己、照顾自己。
只有先看到自己内在的需求,去照顾自己、爱自己,才能在关系中构建真实的亲密。能够看到自己的真實渴求,面对自己的匮乏,本身就不容易。若不能真实面对自己的需求,即便是有了新的亲密关系,在新的关系中仍然可能会重复旧的伤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