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渲
帕斯卡有言:“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但在古人、书本、专家、他人言论充斥的世界里,人云亦云的现象频发,多少人随波逐流?多少人让理性思考糜烂在灿烂的花季?痛忆无知看客的跟风恶语致受害者母亲轻生的悲剧,我们怎能不磨理性之利刃,斩籍籍之人言?
磨理性之利刃,就要让质疑作急先锋、排头兵。在封建教义“吃人”的黑暗岁月里,丧失理性思考的国人虔诚跪伏于封建教义之下,而鲁迅先生却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打破了“自古以来”的束缚,对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展开了理性思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因柏拉图是老师而盲信其观点与言论,而是大胆质疑,多次对柏拉图的理念或观点提出批判;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也有人对其提出质疑,产生更为理性的思考——若“己所不欲”恰为他人所欲,那么仅因“己不欲”而剥夺他人所欲的机会,这样对吗?由是观之,敢于质疑,方能作出更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
磨理性之利刃,须以亲身实践作试金石、磨刀石。伽利略经过理性思考,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最终因斜塔上的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理和相对性原理,推翻了人们对“专家”长达1800多年的盲目相信,为物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经过理性思考,决定从中国古籍中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但她并非盲信书中的方法,在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制成药后,她先是亲身试药,验证疗效后才将其用于其他疟疾患者;外国人说中国人不会修铁路,詹天佑经过理性思考,认为虽然当时中国经济、技术相对落后,但是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做到。保守派說他不自量力、胆大妄为,但詹天佑置若罔闻,四年时间修建约200公里铁路,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堵住了众人之口。
鲁迅先生曾寄愿中国青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处于一个信息多、杂、碎的时代,吾辈青年要牢记鲁迅先生的话,积极磨理性之利刃,斩籍籍之人言,引领中国向上走,引领世界向上走,引领时代向上走。
【湖北黄梅县第一中学高二(25)班】
◆点评
标题兼用对仗和比喻手法,简明凝练,形象生动,有先声夺人之效。开篇首先引用名言,强调思考之于人的重要性,然后观照现实,以排比句和反问句揭示人们缺少思考的事实,最后以反问句式提出中心论点,照应标题。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理性思考的两个核心关键词“质疑”和“实践”,结尾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呼吁新时代青年要理性思考。
作文论述过程中,古今中外的事例信手拈来,贴切而典型,各类句式交错使用,情理兼备,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积淀和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