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秀
“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大家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没错,就是“筷子”。
远古时期的人们是用手来抓东西吃的。当食物从生食变为熟食,人们用手抓取食物已觉不便,于是就地取材,拾取小木条作为进食工具,筷子就这样产生了。
秦汉时,筷子称“箸”,至今在我国闽南语中仍沿用此称。明代时,据说吴越之地的渔民因忌“箸”与“住”同音,怕行船搁浅,便改“箸”为“快儿”,希望船行得快,一帆风顺。清代时,筷子又被称为“挟提”,意为挟住再提起之意,这就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实用功能。后来,由于筷子的制作材料多是竹子,因此在“快”字头上加了个“竹”字,就成了今天的“筷”字了。
當我们的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后,筷子便与其文明一同诞生了。据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可知,迄今为止,筷子已有600多种:原始社会有树枝、竹子、动物骨等制成的筷子;夏商时期有打磨后的象牙筷、铜筷;春秋战国时出现了古朴的铁筷、玉制犀头筷等;六朝以后又出现了金、银、玉等材质制成的筷子。当然,民间最常用的还是竹筷和木筷。
筷子在一千多年前相继传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尽管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在传播着我们的“筷子”文化。筷子的发明和使用,不得不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骄傲。
【山东邹平台子初级中学】
点评
小作者对筷子的外形、功能、分类等做了科学而准确的介绍,抓住了筷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的特点。全文调理清晰、主次分明,表达了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