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
读写快车
左读范文
桥是技术,也是文化
季良纲
按照科学定义,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它们或跨越江河沟壑,飞津济渡履波涛;或雄踞危崖深谷,茫茫天堑变通途;或坐落闹市通衢,高架横穿显英姿。一部桥梁史,融合了交通、道路、城建、环境、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以及一代人的聪明智慧和创新价值。
《说文解字》段注里说:“梁,以木跨水,今之桥也。”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由跨河过江而引延到架于悬崖峭壁、楼阁宫殿,乃至城市空间的栈桥、天桥、高架桥等。现代桥梁纵使千姿百态,追根溯源,都可归于梁桥、浮桥、拱桥、索桥等几大类型。桥的出现与不断完善,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跨越江海,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逾一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便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滕桥、索桥等,如建于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就是由13根铁链构成的铁索桥。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其中,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湘子桥,因设计科学合理、建筑工艺先进、桥体造型优美、实用功能明显、建筑时代久远,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梁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影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许多古桥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别有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桥既是工程技术的化身,也是精神家园的载体。一座桥,一段故事,一份情怀。造桥人、过桥者、写桥人,他们共同演绎的故事,成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桥文化。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梁不仅建在河江之上,而且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与隧道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出一串串精彩的桥梁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千米,桥、岛、隧道结合,成百上千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座由钢铁与水泥结合而成的巨龙,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人才成长的摇篮,迄今已经获得专利授权53项、软件著作权11项。
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创新文化的显著标识!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不仅是人们的浪漫想象,更是现代科学发展与工程技术的完胜!
(选自《科学二十四小时》,有删改)
亮点借鉴
说明文是客观地向人们介绍事物特点或事理知识的一種文体,准确严谨是它的显著特征。说明文的严谨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突出体现在结构、内容、逻辑等方面。
1.语言严谨。作者在介绍中国桥梁的分类时,罗列出了浮桥、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木石混合桥、石拱桥、铁索桥等桥的专有名称,既浅显通俗,又专业严谨。文章还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2.结构严谨。作者以“总——分——总”的结构组织素材:第一段从总体上说明了桥梁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第二至第五段分别从中国桥梁的类型、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建造工艺以及取得的成就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最后两段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对桥梁的作用进行了简要概括,既照应了开头,又深化了文章主题。
3.内容严谨。作者在文中所举的例子并不是随意选取的,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选择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桥梁种类时,列举了赵州桥、虹桥、泸定桥等;说明中国桥梁的文化价值时,列举了长安灞桥、扬州二十四桥、苏州枫桥、西湖断桥、钱塘江大桥、卢沟桥等;说明现代中国桥梁取得的成就时,列举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丹昆特大桥、港珠澳大桥等。这些桥梁都极具典型性,让人一目了然。
4.逻辑严谨。本文主要介绍的内容不是实体的桥梁,而是中国桥梁的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属于抽象的事理。作者在介绍时按照由表(技术)及里(文化)的逻辑顺序行文,逻辑清晰严密,条理分明,让读者不会觉得晦涩难懂。
右写作文
皇城相府
张梦雅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是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宏伟建筑。它拥有独特的布局、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每逢节假日,都有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三十五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它总面积3.6万平方米,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完工于清乾隆年间。城内主要建有陈氏宗祠、树德院、麒麟院、春秋阁等,古色古香,高低错落,极富层次感。城外建有“御书楼”,雄伟大气,上有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午亭山村”,以陈廷敬晚年名号“午亭”命名。入门处建有石牌坊,即“功德牌坊”,上面记录了陈氏家族历代曾任官职和官名。据记载,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年间,陈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牌坊雕刻精美,基柱雕有石狮,寄托着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更是古时权贵身份的象征。
皇城相府也是一座军事防御性建筑,据说因其位于两村之间,故原名“中道庄”。明崇祯六年,兵荒马乱,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建“河山楼”以避难,现位于相府内城北部。这座建筑高三十余米,城墙坚固,呈漏斗状,上宽下窄,楼内装备齐全,存有粮食兵器,有石磨、水井等设施,也有暗道通往山后,是古时工匠智慧的结晶,利于长期防守。据说,河山楼初建成时,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在此避难,直至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
皇城相府至今保存完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有大批游客来访,感受这座文化巨宅独特的魅力。
【山西阳城县第四中学】
点评
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皇城相府的占地面积、建筑历史;又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它还是一座军事防御性建筑;谈到在遭遇流寇袭扰,皇城相府容纳村民及陈家人避难时,用了“据说”一词,说明了这种说法虽然流传甚广,但没有明确记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介绍“中道庄”的来历时也用了“据说”一词,说明文的严谨性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