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金合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放眼大自然,河水向下游流动,瀑布向低处飞泻,雨水也是从高空向地面下落……然而,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实验课中,竟然神奇地演示了“水往高处流”的一幕,差点让人惊掉下巴!
在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里,航天员陈冬把3根粗细不同的透明塑料管,同时竖立在玻璃槽中,玻璃槽里盛满被染黄的水。只见橙黄色的水在管内不断升至管顶,最细的管子液面上升较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物质微观世界的一些情况。
一切物质都由自身的最小微粒组成,这种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粒叫分子,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的作用都很小,人们一般察觉不到。当分子相距较近时,主要表现为斥力,相距较远时,引力占上风。通常,液体表面分子比内部分子排列得稀疏,间距较大,所以液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另外,液体内部每个分子与周围的分子互相作用达成平衡,每个分子受到的作用互相抵消为零;而液面分子受空气分子的吸引极小,可以忽略掉,所以可视为只受内部分子吸引。
不管是液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还是内部分子对液面分子的吸引力,都作用于液体表面,共同把液面分子向一起拉,使液体表面积收缩,这种收缩力叫液面张力,就如同被拉长的弹簧会反向收缩一样。由于液面张力的存在,液面分子手拉手、肩靠肩形成了覆盖整个水面的浮桥,让水黾(miǎn)等小昆虫能够来去自如地在水面奔跑。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上述实验。
当塑料管插入水中后,水随之进入管中,这时水分子与塑料分子相吸引,于是水很快攀附在内壁上,使水面形成开口向上的月牙形。同时,受液面张力作用,边缘水面给中间水面一个向上拉扯作用,使水面趋于水平,接着边缘的水又向上攀附,水面又出现月牙形,中间水面再次被向上拉扯。就这样,管内的水柱克服地心引力不断上升,直到水柱上升力与地心引力平衡时,水面上升停止。这就是毛细效应,又叫毛细现象或毛细作用。
由于细管内向管壁攀附的水相比整个水柱要多,产生的拉扯较大,并且中间那部分水柱的质量较小,容易被拉扯着上升,而粗管内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所以细管中的水比粗管中的水上升得快,液面能达到的高度也比粗管的高,即毛细作用更明显。
相比地面实验,在太空几乎没有重力束缚,液面张力作用更为明显,这就是液体在太空中能快速升至管顶的原因。此外,每种液体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不同,每种液体分子与每种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同,所以毛细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液体种类和管子材质。
这样看来,液体能自行爬到高处,这可是件大好事!对此,朋友们浮想联翩,比如利用毛细效应来提水,农田灌溉就无需抽水机,再比如利用水位差发电,能够节能。这里要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些想法都行不通。尽管看起来水不是被动力装置送上去的,但始终受到管壁的吸附作用,并在液面张力的及时配合下,沿着管子上升。说到底,水是被管壁吸上去的。既然管子能把水吸到那么高,就有能力吸住不放,因此当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后,始终被管子吸附着,即使在液面以下管壁的任一處扎个眼,水也不会从中流出来,如果流出一点儿,也还是被吸附在外壁上,不会脱离管子流淌。
毛细效应虽不是“天上掉馅儿饼”的美事,但能为我所用。人类制造的航空器发动机燃料箱、高空热管等,就利用了这种原理。类似的实例在生活中更是屡见不鲜,我们常用的蜡烛,芯线的棉丝交织在一起构成毛细管,让熔化的蜡液自行抵达火苗燃烧;还有手巾纸吸汗、粉笔吸墨水都属于毛细效应。
自然界所有植物生长都离不开毛细效应。漫步在丛林,仰望参天大树,树冠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就是通过毛细效应,从地下根系沿木质纤维的细微缝隙输送到十几米高的树顶。
不过,有些毛细效应有害。建房时,夯实的地基中毛细管纵横交错,会把地下水分送到室内,对此,地基下面必须铺上防水层,防止毛细效应造成潮湿。
毛细效应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通常,地下水从土壤的毛细管上到地面散失掉,对保墒不利,应当通过锄地或犁地,破坏地表层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