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芳丽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66100)
动物的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关系到养殖户的利益,同时也与畜牧业食品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动物检疫,卫生监督和疫情防控,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以此保证该地区的畜牧业及畜牧业食品安全完全符合相应的标准及要求,推动地方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西双版纳洲大部分中小型的畜牧场都是由养殖户单独经营,很少有养殖户会雇用专业的养殖人员进行管理,所以导致大部分养殖户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意识,并且在养殖过程中不会为牲畜建立相应的档案,使动物的免疫、诊断及用药没有相应的信息记录,这样的方式无疑增加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难度,工作人员很难全面掌握动物的实际饲养情况。其次,关于畜牧场动物的粪便处理及病死畜禽的处理,一些畜牧场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规范处理方式,如果病死的畜禽是因为误食化学药剂、感染疾病死亡,病死畜禽体内会潜伏很多病菌。病死畜禽的肉被人食用或者接触后,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如果进行焚烧、丢弃会污染环境,加快病菌的滋生和扩散。此外,还有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并没有全面落实动物免疫工作,如若不能全面落实这一工作,不仅会使动物养殖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同时养殖场动物出现疾病的频率也会增加[1]。
通过相关走访调查发现,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会私自引进一些种用动物或其他动物,由于养殖户是私自引进,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流程,使动物在运输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检疫证明,或存在二标不全的情况,尤其是我国对外贸易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对于动物流通环节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使口蹄疫、禽流感、猪流感等畜禽流行疾病跨境流入到国内,并且此类疫情疾病的传播速度极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疫情的防控难度。
监管部门在实施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时,通常采用的管理工作方式也相对比较单一、落后,相关案件审查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定型,并且取证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情况,还有一些监管部门会滥用自身的职权,无法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在实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过程当中,部分执法文书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无法保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工作人员在行使相应权力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受到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使部分参与动物卫生监督的机构及部门人员,对于自身工作职责认识不够清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动物产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养殖业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然而需求的增多面临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这无疑会加大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当前有很多机构在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实施各部门混岗、一人多岗,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也不够明确,一些工作责任根本无法具体落实到个人,这样的形式不仅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工作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相互推诿现象,导致其他工作无法正常运行,严重阻碍动物卫生监督工作[2]。
由于当前中小型畜牧场养殖户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养殖户或散户法律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对于相关法律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养殖户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养殖户经常会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工作人员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基本不会主动配合完成动物防疫工作,甚至还有养殖户对待工作人员态度蛮横,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西双版纳州要规范检疫监督标准。实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及《动物防疫法》的相关标准,将监督各个环节工作落实到位,并且在完成相应的动物检疫工作后,对于检疫合格的还要开具相应的证明。然而在动物屠宰环节,从1~10 月份全州实施产地检疫生猪11.1682 万头、牛羊1.1365 万头、家禽174.8227 万羽;实施屠宰检疫猪39.8059 万头(检疫出病害动物0.0404 万头)、牛羊2.2067 万头、家禽193.9483 万羽;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0.0404 万头。可见本地对肉食品数量要求较高,所以要想保证肉食品安全,在动物屠宰环节要严格按照农业部门出台的屠宰检疫流程开展检疫工作,针对整个流程加以严格管控,尤其在处理不合格的农畜产品时,要全面做好无公害处理工作,降低产品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监督管理部门还要积极落实关于屠宰的相关执法规定,强化屠宰执法监督力度,使流入到市场的畜禽产品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3]。
其次,要加大对动物饲料的监管力度。动物生长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饲料、兽药等物品,这些饲料用品都会对动物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动物产品质量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监督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动物饲料的监管力度,并将兽药的使用纳入到卫生监督工作当中,还要按照兽药质量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一旦在工作中检查到出售假冒伪劣兽药,要加大严惩力度和处罚标准。另外,对于动物的饲料和用药情况也要展开全面的检查,可以对养殖环节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定期对屠宰场及养殖场等多个地点进行抽样检查,从根源上保护肉食品安全。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监督部门还要加强监督管理、防控保障,一方面要积极创新优化检测方案,并针对检测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标准,同时,还要在创新技术和法律标准的同步使用下,进一步规范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促使畜禽行业能够始终保持规范生产和管理,尤其在生产过程中有了相关的法律作为保障,才能够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2.2.1 明确工作人员职责
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在开展相应的监督工作时,首先,每位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真正做到持证上岗,才能够保证监督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其次,在落实检疫管理工作过程中,让每个检疫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对畜禽交易场所及大中小型养殖企业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从而保证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2.2.2 屠宰检疫
屠宰环节中,监督管理人员应积极落实屠宰检疫管理办法,委派相关工作人员到畜产品加工基地进行验收,做好相应的协助管理工作。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参与到动物屠宰前后检疫环节当中,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市场上出现有问题的肉质食品。
2.2.3 运输检疫
现阶段,本州已经全面使用“牧运通”信息系统,通过“牧运通”系统完成物检疫申报工作,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申报条件。虽然这样的方式能够辅助运输检疫工作开展,但要想切实提升运输检疫效率,首先要从规范内部管理工作入手,通过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运输检疫监督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物品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出现病死,或有传染病的动物进入到西双版纳州内。其次,相关检疫人员也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保证在工作期间能够始终处于警惕的状态,进而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4]。
2.2.4 市场检疫环节
市场检疫环节工作,主要对冷藏畜产品经营企业进行检查,然而在市场检疫工作中,不仅要实施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对肉制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条件及经营标准进行监管,确保肉制品加工经营企业能够完全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加工生产,以此提高肉食品市场管理的有效性。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还要监督经营企业做好台账登记工作,针对台账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要不定期对台账进行检查。
要想保证动物卫生监督风险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首先要积极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严格遵循分级指导的原则,强化对动物检疫工作的审查力度。并且监督部门应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促使监督部门的每个成员能够履行相应的职责完成监督管理工作。其次,在监督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监管人员要进一步明确管理对象,在行使监督管理权利过程当中,严格按照监管标准执行,避免市场上出现畜禽产品质量问题。如果在卫生监督工作过程中,监督人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积极开展“三点工作法”坚持源头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协同治理等形式推进检疫工作的开展。其次,管理部门还要结合专家的指导意见,对基层员工实施相应的管理培训工作,建立多个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点及检测机构,以此不断提升动物卫生监管部门队伍建设水平。
除此之外,动物卫生监管部门还应该转变传统的执法观念,将现代化服务职能与管理方式同步开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监督部门可以联合多个部门同步执行相应的工作,并针对食品质量问题共同开会研究,以此探讨出相应的管理规定及方案,促使管理模式及执法模式获得全方位的创新。并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完成执法活动,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部门与其他地区动物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长此以往使得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执法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2.4.1 引导养殖企业、农户要科学引种
养殖企业及农户盲目进行引种带来的风险不可控,所以动物卫生监管部门要引导养殖企业及农户进行科学引种,以此保证养殖企业和农户能够实现高质量养殖。虽然现阶段自繁自养的方式最为常见,但是有一些动物避免不了要进行引种,所以动物卫生监管部门要指导企业及农户谨慎选择引种,不要从动物疫病高发地区进行引种,一旦决定引种后,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设备进行辅助,从而高质量完成引种和调种工作。此外,在完成引种以后,还要做好后续的观察工作,对引进的动物实施相应的安全检测和隔离。
2.4.2 强化养殖人员的养殖意识
在动物卫生监督过程中,工作人员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完善动物卫生防控体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卫生监督人员联合养殖人员一同努力方可达成预期目标。尤其对于一些非专业的养殖人员,他们的养殖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养殖行业的发展,只有保证养殖人员具备科学的养殖意识,才能够进一步规范养殖行为。此外,养殖人员通常比较在意经济效益,所以卫生监督人员要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养殖人员将卫生监督工作与经济效益联合起来,促使养殖人员不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得以科学合理的发展养殖工作[5]。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日常食用的食品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要想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成效,为人们日常食用食品质量保驾护航,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就要不断完善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明确检疫监督标准,强化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对于养殖企业、农户开展相应的指导,通过多方面途径,对动物卫生监督风险点实施有效的防控,从而为畜禽产品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