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琴
(山西银行,山西 晋城 04800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商业银行意识到,传统存贷款业务的业务空间缩小,商业银行必须适应新形势、发现新机遇,发展新业务,拓宽利润来源。在大资管背景下,混业经营作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该如何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是正处在转型期的商业银行需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全面、全面的发展才能满足当前金融体系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
一是独立发展模式,国内各大券商多采用此模式,这种模式下有实力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证券公司的蓬勃发展使其在有效资本市场中的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是金融控股模式,作为典型的混业经营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既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又能发挥集团内部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信集团成立中信控股公司,通过获得中信集团的授权,在各核心金融子公司中开展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控股母公司,下属诸如银行、保险、证券等成熟子公司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环境下彼此具有一定独立性。
三是银行控股公司模式,由投资银行专营部门或者子公司共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国有银行通常采用这种经营模式。该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改变其本身单一的收入结构,拓宽盈利渠道。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企业融资业务的发行承销、企业融资咨询顾问、银信合作模式下的融资服务、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兼并重组的投资顾问业务及并购贷款业务、托管类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银团贷款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很多商业银行对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位不明确,把投资银行业务作为辅助业务,缺乏专业化,投行业务得不到足够重视,发展受限,难以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2015年,民生银行成立对外投行子公司“民银国际”。2018年,兴业银行开启“商行+投行”战略转型。在组织架构上设立了企业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投行与金融市场四大部门群组。这些投行业务依靠其母行的品牌和资本实力,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吸引客户。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整体布局不大,国际化程度不高,品牌和影响力都比较小。
不少专业人才流向了证券私募等其他行业,国内商业银行投行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由于缺乏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导致管理和研究力量薄弱。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大多是相对传统初级的理财产品,各商业银行间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国内企业产权、期权、互换、期货等市场的发展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工具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市场工具较少。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还是用传统贷款的制度体系来指导投行业务风险管理,基本上按照银行整体风险评价体系,并没有专门针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体系,未形成专门针对投行业务的独立风险管控。而投行业务由于自身的业务特点,并不适用于银行传统的贷款风险管控办法,采用同样的风险政策和管理办法,由于缺乏风险隔离设计,往往不利于进行科学决策。
第一,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在资金、客户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但多数银行资源并未得到有效整合,没有充分发挥信贷资源与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联动效应。第二,传统券商针对项目更具专业性和精细化,而商业银行对投行业务把握往往趋于片面化,缺乏对行业和市场的聚焦了解。相较而言产品体系还不够丰富,市场认可度不高,对客户市场细分不够,对民营及中小型客户关注度较低。第三,由于受到外部监管机构、《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商业银行无法直接开展股票、证券交易这类业务,无法接触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收益的投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最大的优势在于长期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客户资源积累。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任程度较高,且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就向企业收集了大量信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发展阶段细分客户,在细分市场上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向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投资银行服务,巩固并扩大客户资源。
1.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应进一步细分市场,只有做好市场细分,商业银行才能准确匹配客户需求,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稳定传统行业客户的同时,不断发展新兴行业客户。此外,过去的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活跃,在金融市场中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民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民营企业,往往与多个行业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必须予以重视。把握这些企业,深入挖掘这些相关行业的附加价值,将业务渗透到这些企业的相关行业中去。另外,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加大对各个客户的尽职调查,对客户的了解越多、提供的帮助和咨询就越多,能真正从客户的角度为客户寻求最大的利益,客户就越愿意与业务人员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以此形成其他竞争对手不能模仿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与客户的双赢局面。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差异化和针对性。
2.加强产品创新服务
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客户的需求逐渐无法得到满足,更多的客户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更加深入和个性化。商业银行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积极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提高产品差异性,增强客户黏性,可以充分发挥自身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优势,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创新开发金融产品。
此外,在绿色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商业银行可以大力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在绿色金融领域投入更多资源,结合项目风险特点开发更具备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绿色投资银行。开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碳中和”债等各类绿色债券的投融资业务,发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探索推出“碳账户”系列特色金融产品,以支持绿色消费为抓手,深入挖掘绿色金融业务。
3.提高客户营销能力
商业银行还可以从提高营销、推广能力方面入手巩固和拓展客户资源。一方面,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合作,增加部门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通过客户经理与当地客户建立的长期接触,了解当地企业内部运营和实际需求,经理客户经理从提供传统信贷服务转向交叉销售营销投资银行产品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建立由总行、省分行和区域分行组成的营销团队,加强对客户经理的激励机制,重点培养分支机构客户经理,管理好营销队伍。
目前制约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因素主要有:分支机构的经营限制,专业人才的紧缺,以及这几个方面的审批效率不高等。
1.与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跨界融合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部要通过现有业务的重新整合或金融创新,在利益共同体下的彼此都能获得更大收益的情况下,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核心渠道平台和合作伙伴,与其他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业务的拆分和组合,形成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
2.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普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业务种类单一、专业人才缺乏、整体人员风险意识不强、业务流程烦琐等问题。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大对投行业务业绩的考核力度,在更好的体现综合贡献程度和体现考核导向的业绩指标中,增加对投行业务多维度考核指标,加大对投行业务的考核权重。同时,加大正面激励力度,对投资银行的重点产品和重大项目制定重点产品和主要营销项目的定价措施,实施产品定价和团队激励。另外,还应建立经常性培训、专题培训、轮岗锻炼等多维培训体系,加强职工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基层整体素质的提高和高水平队伍的培养。
3.推动制度创新,提高审批效率
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创造与传统信贷业务不同、符合风控要求的投资银行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完善和扩大清单体系管理。在符合业务时效要求的名单化中扩大客户覆盖面,对投行业务实行动态的客户名单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对下级行实行差异化受权,依照产品和业务形式实行细分。例如,将一定的审批权限授予下属银行,以提高审批效率,从而向行业领先客户延伸产业链,整合行业资源。同时,针对不同业务的不同风险特点,采取差异化流程,提升立项效力。
此外,可以对债券承销业务实行分层管理,选择一些业务范围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分公司进行托管。同时,针对特定业务不同的风险特征,在平衡风险与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差异化的流程来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此外,对于部分业务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分支机构,债券承销业务建议采取分层管理的方式进行。
在中国银行业由分业经营逐步转向混业的今天,新的机遇又降临到了投资银行的身上。商业银行要在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条件,实时掌握政策性利好,重点发展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投资银行业务。
1.寻找债券承销业务新增长点
鉴于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的主要位置,债券承销业务关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而言也非常主要。一方面,要优先发展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非金融机构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在开拓债券品种,贡献多样化的债务融资方案。
2.探索绿色投行
绿色金融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市场上许多中小环保企业需要绿色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政策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充分发挥其下沉渠道、了解,当地企业和与地方政府密切关系的优势,加强绿色金融业务,赢得地方政府的支持。
3.有选择性地推进结构化融资
结构化融资作为一种关键的融资方法,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可以有选择地展开构造化融资服务。但是,在严格的羁系下,朝着良好的方向推进结构性融资业务。
一方面,要处理好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关系。稳增长与防风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风险管理部门要成立助力推进的部门,为前台业务做最好的支撑。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完善风控体系,降低运营风险。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应关注内部风险控制,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进行风险隔离并降低银行违规风险,具体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采用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运营模式,减少项目堆积
风险操作一定要从各个环节进行危机调控,学习以风险为中心的操作方式,制定风险控制方式,提高市场份额和控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能力,在市场中把握住先机,这样才能控制风险。风控管理既要审慎又要讲究效率,遇到不确定的风险点,要积极与各方共同探讨,完善合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准确定位、及时给出方案评估,避免项目搁置现象的存在。
2.制定权力约束制度,加大人工智能的运用
定性判断无疑会加大风险,所以商业银行运营中要形成相互制约的制度,对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要实行会议通过制度,并经多名负责人签字确认,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善用人工智能在克服感性认知和大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深度挖掘信息,形成针对性的程序判断,并持续保持控制,抑制风险。
当前,股权融资、资产管理、结构性融资、并购重组等个性化金融需求不断涌现,尤其是大型企业对金融的需求更为广泛,商业银行应加快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和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转向轻资产运营,提高服务费收入和价差收入等非利息收入,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实现自身经营发展。当前商业银行也可以不断深入开发线上工作平台,进一步引进先进技术方法,采用未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在保持风险可控前提下,不断推出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投资银行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