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富
(广州市从化区林业和园林局,广东 广州 510000)
我国近年来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林业建设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关注以及资金投入,以期能够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森林可持续性经营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成为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基于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的构建,才能够实现林业的快速发展,并通过对幼林抚育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应用,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更大支持与帮助。
我国现阶段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林业建设获得了充分的资金以及人力支持,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重点提倡的思想观念[1],更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优化幼林抚育技术与森林可持续经营两者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只有不断提升幼林抚育技术,才能够实现林业经营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从化林业通过坚持因地制宜基本原则的方式,将森林发展特色融入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中,尝试优化森林结构并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同时通过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并重的理念展开面向森林资源的分类经营,对森林经营管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作用。
林业领域的可持续性理念是指以满足当代大众需求为前提条件,同时不会对后代人构成危害或其他影响,是全新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理念[3]。近年来,大量学者展开对可持续林业这一概念的探究与思考,认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在森林培育期间通过对可持续性方式以及经营利用手段的综合应用,对林地生产力进行有效维护,以发挥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保护作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综合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森林可持续经营不但需要满足当代人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同时也需要避免后人对森林需求得不到满足[4]。从化林区在践行森林可持续性经营理念的过程当中,将森林生态系统纳入可持续经营管理范畴中,在促进森林资源总量提升的同时优化森林质量。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改善与优化,坚持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并重,突出分类经营管理特色,以达到契合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目的。
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将森林培育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对于森林生态环境改善,以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从化林区通过空气净化的方式,对空气中二氧化碳成分以及灰尘合理进行有效吸收,以降低环境温度,缓解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林地资源抓地能力进行充分应用,避免水土流失问题影响林木生长质量。在此过程中,幼林抚育技术在森林培育工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5],一系列多元化措施的应用为林木生长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支持,对林木生长环境的改善作用是非常积极且显著的。
森林可持续性经营是具有系统性特征的工程项目,将幼林抚育技术贯穿森林生态可持续经营全过程中对于林业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林地资源,科学整地育苗,以及加强林淼生长管护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应用,促进林木育苗专业化水平的提升[6],以改进林木成活率,这对于森林生态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也有积极影响。同时,以从化林区为例,从化区是广州市重点林业区(县),林地面积13.51 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9.12%,是广州市重要的生态屏障。自《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实施以来,从化区依托林长制平台,夯实资源管护基层基础,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在此过程中通过优化幼林抚育技术的方式,落实包括除草灭虫、合理选择树种、控制林木种植密度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促进林木相对于自然环境抵抗力的提升,并对林木生长质量的保证以及林木存活率提升产生积极的干预意义。
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下,对幼林进行积极抚育,落实施肥、浇水、消毒以及后期养护等一系列措施手段,对林木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可以显著优化林木生长质量,避免病虫害发生影响林木整体生长态势,以上措施对于林业可持续经营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值得引起关注。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融入可持续性经营理念,一方面对保证林业质量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可促进森林资源总量的提升。从化林业通过坚持因地制宜基本原则的方式,将森林发展特色融入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中,尝试优化森林结构并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同时通过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并重的理念展开面向森林资源的分类经营,对森林经营管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通过林业综合改革的方式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紧抓示范引领,积极培育龙头示范企业,支持引导广州客天下申报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和从化良珍菌类专业合作社申报创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高标准建设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实现新种油茶300 亩,种植改良油茶300 亩,示范种植澳洲油茶200 亩,着力以“强示范、优品种、扩规模、提质量、促增收”为重点,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基础。具体而言,体现森林可持续性经营的幼林抚育技术有以下方面。
在森林资源培育活动中,受从化林区气候条件以及降雨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林木种植区域容易出现杂草与灌木,若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导致灌木杂草与林木争夺养分与水分,导致林木资源正常生长空间被占用,影响其健康生长目标的实现。同时,在林木抚育中进行割灌除草处理能够使林木生长环境更加有效,保障树木伸张质量。但在对割灌除草方案进行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林区实际情况,选择最优作业方案。针对从化林区部分区域灌木丛过密的情况,可以尝试在保护幼苗的同时进行适度间伐,林木之间预留一定小草,避免幼苗出现根部腐烂或枯叶的问题,通过控制水土流失的方式发挥对幼苗的保护作用。腐烂杂草可以就地进行填埋处理,为林木提供生长所需养分,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更为理想的森林经营管理效益目标。
为了确保森林生态系统中幼苗生长的质量,确保林木根部呼吸正常,在幼林抚育过程中可以对周边硬度较大土壤进行翻松处理,避免种植林木土壤透气性受到影响,进而出现根系腐烂以及幼苗存活率下降的问题。从化林业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多次邀请省林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到从化开展充分全面的实地考察工作,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从化木本油料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盘活林业产业发展资源。在此过程中发现土壤肥沃程度会直接对林木生长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上来看,需充分考虑林木生长需求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一般情况下将翻耕深度控制在25~40cm,使本区域林木生长具备更好的外部环境。土壤翻松期间尤其需要注意,硬度过大土壤会对苗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而土壤过松会导致林木在雨水天气下无法抓紧地面,出现苗木的折断的问题。由此,在幼林抚育进行土壤翻松处理时,必须注意对土壤松紧度的合理控制,以适宜状态确保苗木生长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在对幼林抚育技术进行优化,以满足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过程中,修枝整形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步骤之一。该环节工作根据林区林种要求,人为对枯枝或部分活支蘖条进行抚育,以改善林区整体通风条件与透光性,确保幼林能够吸收充分光照并对内部营养进行调节,满足发育需求,促进生长速度的提升以及生长质量得控制。同时,在修枝整形环节中,对干枯或存在病虫害的树枝进行直接修剪,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促进林区林木幼苗的营养分布合理。在此过程中,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根据林区树种特性、立地条件、树冠发育情况以及树种年龄等具体表现,对修枝整形强度念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结合从化林区实际情况,林区现有耐阴性以及常绿性树种应当对修枝整形强度进行合理控制,落叶阔叶树种以及喜光树种可以适当增加修枝强度。幼林抚育方面,幼林郁闭前修枝的高度需要控制在树种高度1/3 范围内,中龄林则控制在树种高度1/2 范围内,以保障林木生长的正常进行。除此以外,为满足幼林生长发育需求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对林区进行修枝整形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具体要求进行作业,对过密枝、枯枝、病虫枝进行有效修整,确保树冠发育均衡,减少病虫危害,达到促进林木健康生长以及开花结实的目的。
通过灌溉施肥的方式能够直接对林区土壤水肥情况进行改善与优化,促进中幼林生长速度的提高。对于从化林区而言,考虑降雨季影响以及低洼地带影响,若出现降雨量大或地下水水位过高的情况,可能导致林地积水问题的产生,此时必须通过开设排水沟的方式对渍水进行有效排除,以改善土壤结构通气性能,确保幼林成活,并加速其生长速度。具体灌溉操作应当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对灌溉次数进行灵活控制,避免灌溉次数过多或过少对林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结合从化林区实际情况,林地施肥应当以长效肥为主,尽可能安排在造林前、后、全面郁闭后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施作。此环节中需要将适当比例的钾、磷以及氮混合肥料均匀撒入幼苗生长周边沟内,保持正常灌溉,以面向幼苗生长提供充分的水分以及养分作为支持。
从化林区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制订《广州市从化区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支撑体系等方面细化任务措施,明确责任分工,推动从化区林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在此过程当中对林木抚育间伐技术的实施做出了明确要求,即为最大限度缩短林木培育期,保证林木生长质量达到相关标准,需要做好对透光伐、生长伐以及卫生伐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以透光伐为例,在林木生长幼龄阶段中可通过该技术对林分密度进行的合理控制,一方面有助于解决林木生长期间面临的与其他植物生长存在的矛盾,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抚育林木与其他树种保持良好契合关系。同时,透光伐期间为避免出现覆盖面过大的问题,还需要对间伐强度以及间隔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幼林生长至中龄阶段需要通过生长伐的方式对过密以及生长质量较差林木进行去除,为优良幼林提供良好生长营养空间,在改善林分密度的同时对树种组成进行合理调节。而卫生伐则旨在于强调对病虫害影响而出现生长情况不佳植株进行有效剔除,以改善林分健康状态。
现阶段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如何规避生态危机,最大限度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成为相关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在此期间,推动森林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为进一步促进幼林抚育技术水平的提升,落实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本文以从化林区为例,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下的幼林抚育技术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幼林抚育技术关键要点进行探讨,提出包括割灌除草、土壤翻松、修枝整形、灌溉施肥、以及抚育间伐等在内的相关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幼林抚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