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 升格示例

2023-11-13 15:15:40李凤成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3年18期
关键词:拉车青蒿素升格

李凤成

高考真题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初稿呈现

问·结

上海一考生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种变化既正常,又不正常。有的人说,正常又不正常的说法是诡辩,所以大有必要对上面的观点做深入的剖析。

从正常角度看,人在孩提时期成為“好奇宝宝”,是因为他们初来乍到,对于置身的世界还不熟悉。“发问”正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最便利的方法,因为只需动动嘴即可获得他人已有的经验。从人类进化、发展的角度看,“发问”当是人探索世界的本能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更加的快捷,更加的高效,切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结论被看重是因为结论意味着确定,急功近利的成年人需要确定的东西,以此做出抉择、做出决定,因而一个人总爱问这问那就定会被人认作什么都不懂的“小白”。“看重结论”的另一个“硬核”理由是:以事实说话。结论是结果,结果即事实,人长大后根据事实确定自身的思想、行动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作家梁斌在《红旗谱》中写出了一句名言,道是:“出水才看两腿泥。”这句话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共鸣是因为它彰显了人等待结果或者说结论时的乐观。简言之,人长大后看重结论让自己沉稳、理性,让社会更加稳定。

从不正常的角度看,喜欢发问当是一个人求知的体现,曾子尚且“吾日三省吾身”,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人们看重结论固然是基于事实,但这事实的背后潜藏着危险,这潜在的危险就是故步自封、思维僵化。发问可以化解这一危险,因为发问可以引导人们寻觅新的方向,创新始于发问。俗语说得好,人们既要抬头看路,又要低头拉车,如果说看重结论是只顾低头拉车,那么发问则是抬头看路,后者的存在不会让人们蒙着头,一味地向前拉而可能进入死地。人们更应明白有时候结论并不可靠,它们可能只是表象,所以智者会提醒世人: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

成年人要学着发问,伟大诗人屈原的《天问》从头询问至尾,被视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窃以为人们当在问题处、在困境处、在成见处发问,因为这些地方蕴含着生机。君不见屠呦呦在遭遇研究困境时,她去叩问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以此发现了青蒿素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为青蒿素的最终面世踏出了最坚实的一步。问题是思考的开始,也是人类进步的开始。

问与结论相辅相成,精明地问,小心地结,人类以此得大光明!

【望闻问切】

初稿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审题重点有所偏移。文章第二段花了不少篇幅论述了人小时发问的正常,而从题干来看,文题是思考人长大后看重结论是否正常,所以第二段前面的一部分内容尽管写得有出彩的地方,但属于画蛇添足。

二、语言表述未经斟酌,存在不当之处。一些语句应是行文的着急导致明显的不当,比如第二段说“急功近利的成年人需要确定的东西”,将成年人都认定为急功近利是不符合事实的,因而是不恰当的。再比如第三段“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将自己作为所有人的代言人,将所有人定位为“凡夫俗子”是不合适的。

三、行文逻辑有时不清晰。第三段开头“从不正常的角度看”然后接上人们以发问求知、曾子反省自身的内容,明显前言不搭后语,逻辑不明。相同的错误还有倒数第二段,作者引用屈原的《天问》,作用不明。

升格展示

问·结

上海一考生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样的变化既正常,又不正常。

说其正常,是因为这一变化是人融入社会后自然产生的。结论被看重完全是成年人成熟后注重现实所致。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都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而这些角色担当得好或者不好都有对应的衡量标准,将这些标准作为参照进行比对得出的评判正属于结论。因而越在乎自己担当的社会角色的人,越会看重结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结论就成了成年人抉择、做出决定的参照点,而一个人总爱问这问那就会被其他人低看一眼,视为“小白”。“看重结论”的另一个“硬核”理由是:以事实说话。结论是明摆着的,明摆着的即事实,而事实胜于雄辩,人长大后根据事实确定自身的思想、行动不正是理性的体现吗?不也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作家梁斌在《红旗谱》中写出了一句名言,道是:“出水才看两腿泥。”这句话之所以引发很多人的共鸣是因为它彰显了人等待结果或者说结论时的乐观。简言之,人长大后看重结论让自己更沉稳、理性,让社会更加稳定。

说其不正常,是因为人应永葆好奇心,这是人类会持续探索世界、宇宙的内驱力。失掉好奇心,不爱发问在无形中让一个人“老气横秋”,以致变得暮气沉沉。人们看重结论固然能让自己沉稳、理性,让社会稳定,但沉稳、理性、稳定的背后也潜藏着危险,这潜在的危险就是故步自封、思维僵化。发问可以化解这一危险,因为发问可以引导人们寻觅新的方向,创新始于发问。俗语说得好,人们既要抬头看路,又要低头拉车,如果说看重结论是只顾低头拉车,那么发问则是抬头看路,后者的存在不会让人们蒙着头,一味地向前拉车却可能进入死地。人们更应明白有时候结论并不可靠,它们可能只是表象,所以智者会提醒世人: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

成年人要学着发问,窃以为人们当在问题处、在困境处、在成见处发问,在这些地方发问新的变化才容易发生。君不见屠呦呦在遭遇研究困境时,去叩问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以此发现了青蒿素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为青蒿素的最终面世踏出了最坚实的一步。问题是思考的开始,也是人类进步的开始。

问与结论相辅相成:只止于问,无异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只满足于结论,无异于活水渐成死水。精明地问,小心地结,循环往复,人类以此得大光明!

【总结提升】

升格后的文章剔除了第二段中“正常”的内容,让行文重点完全落在人长大后注重现实上,使得文章主题集中、鲜明。调整了原文中成年人注重现实的原因,同时对语言进行了优化,消除了原先表述不当的问题,删除了逻辑不明的内容。升格后的文章衔接更加紧密,重写了结尾,收束有力。文章整体上论述更加充分。

猜你喜欢
拉车青蒿素升格
沉浸助获得,获得促沉浸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抬头看路 埋头拉车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8:58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华人时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23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中国品牌(2015年11期)2015-12-01 06:20:49
找不同
成功=埋头拉车+抬头看路
支部建设(2013年10期)2013-08-15 00:51:27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