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主直播“江上人生”:别样的爱与善感动全网

2023-11-13 21:54
伴侣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客轮忠县背篓

“渝忠客2180”号客轮,是一艘行驶在重庆市忠县至洋渡镇航线的乡间老铁船,每天载满了乘客和背篼、菜篮、挑担,十年如一日地航行着,见证了乡村留守老人进城卖菜的琐碎日常。船长秦大益和船娘芳姐的故事,本应如他们每天必放的民歌《凉州词》那般——寒沙茫茫风打边,劲草低头丘连绵,但一不小心“触网”后,他们竟以不可思议而又温暖人心的方式,迅速火遍全网,收获了百万粉丝。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曹利芳和秦大益

登船皆供饭,直播述人生

初秋的清晨,重庆忠县洋渡鎮码头飘着小雨,江面上薄雾蒙蒙。这里唯一的客轮“渝忠客2180”,静静地停泊在岸边。43岁的船主秦大益照常拉响了船笛,并让儿子小秦去帮扶那些登船的老年乘客,只见他们肩扛手拎着自家地里产的果蔬,脸上洋溢着纯朴的笑容。这时,售票员曹利芳的儿子涛涛也开启了新一天的直播,全程记录两家人的摆渡生活……十多年来,他们几乎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曹利芳和小秦搀扶着老年乘客上船后,曹利芳又给大家分发早餐。有老人举起一张纸币,提醒曹利芳别忘卖票。“今天的船票,有一位爱心大哥已经替你们买啦!”“啊?那太感谢了!”老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馒头和稀饭,双手合十,对着手机镜头连声道谢。

伴随着“呜呜”的汽笛声,这艘漆皮斑驳的旧铁船离岸前行。秦大益双手稳稳掌握着两个发动机的操纵杆,再加速航行……

从洋渡镇到忠县的西山码头,“渝忠客2180”沿途停靠4个站点:渔洞、乌杨、康家沱和胖子沱。上午8点30分,接完最后一站的乘客,船舱外已装得满满当当。红的水蜜桃、绿的大西瓜、紫红的李子、颗粒饱满的糯玉米等,这些农作物在直播镜头里五彩斑斓。

江风温柔,细雨霏霏。早上9点,这艘“水上公交船”准时停靠在终点站西山码头。下了船,就是100多级台阶,这也是菜农的临时卖菜点。

过去一个多月里,天气晴朗,来码头边买菜的人很多,菜农的菜很快便会卖空。但今天的雨下得大,只有零星几位顾客。雨越下越大,好多老人的菜摊还没有开张。

秦大益他们一合计,决定带老人们去菜市场。“不能让他们再把菜挑回去。”秦大益的自言自语,引起了直播间几名粉丝的注意。“那位头裹白头巾的老爷爷的小葱和豇豆,我全都要了,麻烦船长帮我买了送给环卫工人。”“‘爱笑阿姨的玉米我全包了,麻烦送到福利院或学校。”

小秦见状来了精神,急忙在直播间里吆喝:“在这附近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快来西山码头!今天的豇豆又嫩又便宜,李子和水蜜桃再过几天就要下市了!”涛涛也开始帮忙吆喝:“糯玉米两元钱一斤,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啦!”

下午2点多,菜农们满满的担子和背篓都卖空了,雨也终于停了。不一会儿,汽笛声再次响起,“渝忠客2180”准时返航。“叔叔、嬢嬢,有位好心姐姐帮你们买了返航的船票,”曹利芳顿了顿,接着说,“还有一位爱心大哥,给咱们买了热腾腾的午餐!”

“谢谢船长!”“谢谢曹妹儿!”疲惫不堪的老人们突然来了精神。在驾驶位上望着滔滔江水,船长秦大益的思绪不由回到了多年前……

最后的“水上公交”

秦大益是重庆忠县洋渡镇渔洞村人,家里三代都是客船的船长。他爷爷曾开过纤夫拉拽的客船;父亲曾驾驶过最初级的机动船;他18岁接过父亲的衣钵后,就靠着跑船赚钱养家。

洋渡镇紧邻长江,在陆上交通不便利的时代,水运是当地人出行的主要方式。沿江而居的人口上万,高峰时期,每天往返洋渡镇至忠县的客轮有10艘30多个班次,春运期间客船更是从早到晚滚动发班。虽然很辛苦,但秦大益靠开船养活了父母、妻子和一对儿女。

今年42岁的曹利芳,婚后一直和丈夫在湖北打工。2013年,因为大儿子即将上初中,婆婆的身体也大不如前,曹利芳便结束打工生活回到洋渡镇。得知秦大益想买船做生意还差些钱后,曹利芳便决定与他合作。就这样,两人各出资40万元合伙买下一艘旧客轮,包下了忠县至洋渡镇的航线。

秦大益开船,曹利芳包揽售票、验票和保洁等船务工作。买下这艘船后,秦大益和曹利芳都花光了积蓄。为了更快把本钱赚回来,他们天天早出晚归,往返两三趟,其间的辛苦不言而喻,好在那时水路生意好,几乎每趟都满员。

但好景不长,2016年底,经过洋渡镇的沿江高速公路通车了。去县城的陆路由原来的一百多公里缩短为四十多公里,坐船进城要两个小时,而坐客车只要50分钟。秦大益和曹利芳的生意开始一天不如一天。

鼎盛时期,这条航线有10艘客轮,但是到了2022年3月,“渝忠客2180”已经成为最后一艘乡间客轮。平时有二三十位乘客,下雨天时,乘客只有个位数。坚持还是放弃?秦大益和曹利芳都犹豫了。

秦大益开了26年船,对长江有很深厚的感情。“不干这个,我还能干什么呢?”洋渡镇盛产蔬菜,自从江上有船以来,沿江群众就有种菜进城售卖的习惯。客车容不下簸箕、背篓、箩筐和大量蔬菜,更不允许带活禽;另外,不少群众沿江而居,坐客车要走很远的路还得转车,反而是停在家门口的船更方便。进城卖菜的多是60~80岁的老人,船票比汽车票便宜三分之一,他们哪里舍得坐客车?如果航线停运,那么种了大半辈子菜的老人们,就要失去唯一的收入来源。

当时,曹利芳的小儿子马上就要读高三,公婆也七十多岁了,“我必须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但附近又找不到工作。”深思熟虑后,秦大益和曹利芳达成共识:“渝忠客2180”继续运营。

乘客们陆续登上“渝忠客2180”

为节约开支,他们将班次从原来的每天两趟减为一趟。春季和冬季是早晨7点出发,夏季和秋季则是6点30分启程。上午9点之前抵达县城,下午2点30分按原路返回。每到周日,住在江边的孩子都要坐船回县城上学,秦大益就会在到达终点站后,立即空船返航去接孩子们,船站站都停,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上船。

2022年6月初,秦大益的儿子小秦大学毕业后回家小住。他跟着父亲跑船,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6月22日,小秦拍下客轮从起航到停靠的全部过程。每次靠岸,秦大益和曹利芳都会下船,搀扶老人上船或接过他们手中的担子和背篓;船至终点,他们又会帮老人把东西搬下去。

小秦将2个多小时的视频素材剪辑成3分钟的短视频,于6月24日发布在了父亲的个人抖音号“一哥”上,感性的他配上了这样一段文字:“洋渡镇至忠县水上公交船。几两碎银苦中求,忙忙碌碌几时休。”背景音乐则选了父亲最喜欢的歌曲《凉州词》:“寒沙茫茫风打边,劲草低头丘连绵,月儿空照千里酒,抬头遥望北飞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二天早上醒来,小秦发现这条视频竟然有6万多点赞量,近5000个评论和4000多次转发。

“渝忠客2180”火了,粉丝从当初的三万多骤升到二十多万,粉丝们开始催更,说这样的场景超级治愈。

原打算去重庆找工作的小秦,决定在船上再待一段时间。“我会坚持拍视频,让更多人关注‘渝忠客2180,这样我们就不用卖船了,老人们也能继续进城卖菜。”

凭借爱与暖走红网络

2022年9月27日,秦大益和曹利芳分别通过抖音号“一哥”和“船娘芳姐”,开启了第一场直播,将“渝忠客2180”从出发、行驶到靠岸后的全过程,真实地展现在粉丝面前。

船至康家沱站,两个直播间的人数分别从一开始的几十人,飙升到五千多人和三千多人。“我看到妈妈了!”“天啊,那不是我外婆吗?我好想她!”“在大城市打拼的我,看到如此温暖接地气的画面,直接泪奔……”

在他们的直播间里,出门打工的游子深情地讲述着乡愁;没来过农村的城里人毫无保留地表达他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还有住在附近的人,一个劲儿地问客轮什么时候靠岸……

那天,码头旁的台阶上站了好多人,都是看了直播过来买菜的。船刚靠岸,就有人跑上来,帮老人把菜篮子、背篓搬下去。老人们的菜很快就卖完了。小秦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这条路,自己还要再往前走走看。

从那以后,“一哥”和“船娘芳姐”每天定时直播。慢慢地,周边区县的网友也专程开车来到西山码头买菜,老人们的菜一到码头就被抢购一空。

得知有菜农天不亮就要起来择菜,有的菜农甚至要摸黑走两三个小时才能赶到码头乘船,因此长期无法吃上早饭,网友们便通过直播“打赏”的方式,请秦大益和曹利芳为菜农代买早餐;乘船的老人都上了年纪,热心网友便采取包船的方式让乘客们免费乘船;见有的老人衣着单薄,网友就委托秦大益和曹利芳为老人买衣服、鞋袜;有独居老人晚上回家后随便吃点零食充饥,网友还会委托曹利芳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晚饭……

虽然跑船很辛苦,但秦大益和曹利芳从不拒绝网友的请求,并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现整个爱心传递的过程。从洋渡镇至忠县航线上的最后一艘客轮,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被关注和寄予厚望的秦大益和曹利芳虽然压力很大,但他们庆幸当初没有放弃。“粉丝越来越多,早餐天天都有人买,有时还有人包买船票,所以,进城卖菜的老人一天比一天多,我们也更有信心了!”秦大益说。

“进城卖菜的老人中,七八十岁的占了一多半,年纪最大的有92岁,最年轻的也有60岁,”曹利芳说,“叔叔、爷爷们的担子都在100斤以上,阿姨和奶奶们的背篓也有六七十斤。辛苦忙碌一整天换来一百多元,这是老人们的血汗钱,他们需要用这些钱穿衣吃饭、帮扶后代和应付人情往来。所以,我们这艘‘最后的水上公交船要一直开下去!”

在镜头捕捉不到的地方,秦大益和曹利芳也一直在播撒爱心。以前,“渝忠客2180”在县城停靠临江岩临时码头,菜农步行十几分钟后,就能在9点30分前赶到人流量较大的巴王路菜市场。2020年1月后,停靠点被调整到1公里以外的西山码头,菜农们至少要步行半小时才能到达菜市场,腿脚不便或担子过重的老人往往要走四五十分钟。

这样一来,他们既错过了蔬菜的最佳销售时间,还得提前赶回码头搭船回家,菜卖不完是常有的事。见老人们唉声叹气,秦大益和曹利芳就经常掏钱买下他们没卖完的菜,再送给环卫工人或附近的小菜馆。这件事,在没拍短视频和开直播前,他们就一直在做。

常年乘船卖菜的老人中,“红薯奶奶”种了很多胡豆,为保证豆子新鲜,她每天凌晨1点就要起床剥胡豆,等剥完天也彻底亮了,再背着背篓赶往码头。秦大益知道后,带着兒子去“红薯奶奶”家里帮忙摘下胡豆后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剥完后,第二天早上再帮“红薯奶奶”带上船。

还有一位86岁的老奶奶,经常在卖完菜后忘记回家的路,曹利芳就一路护送她到家。

他们的无私付出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网友秀姐每天早上9点来到西山码头,帮行动不便的老人将菜从船上挑到台阶上,并热心地帮着老人推销、称重和算账;郭丽萍、任燕群每天下午2点30分来到码头,默默地清理留在码头上的垃圾。

秦大益在外地做生意的表弟、70多岁的老母亲,曹利芳的丈夫、刚参加完高考的儿子和外甥女,也纷纷走上“渝忠客2180”,和船长、售票员一起将越来越多的爱心与梦想传递出去。

“爱心不值得炫耀,但必须去宣传,世间的美好莫过于爱心在循环、善心在传递,愿每个人都能被温暖。”最近,曹利芳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这段话,令人敬佩,也让人暖心。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猜你喜欢
客轮忠县背篓
重庆忠县 人才培育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黄牛背篓
白嘴角马的背篓
背篓 外一首
背篓人家
“岁月号”客轮: 船沉,疑存
基于忠县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