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飞地,音乐人类学的“流散诉求”研究

2023-11-13 21:53洛秦孙焱
音乐探索 2023年3期

洛秦 孙焱

Music Enclaves, a Study of “Claiming Diaspora” in Anthropology of Music: On Su Zhengs “Study

of the Trans-Oceanic Diasporic Musical Lives of Chinese Descendants” and Related Issues

摘 要:美国华裔学者郑苏的名著《流散诉求:美国亚裔/华裔的音乐与文化》经过翻译,再次“流散”到了她的母国,将大洋彼岸发生的故事带入每位读者的心灵世界。通过对译著的分析,以及结合国内外相关问题的探讨与多层次的透视和解读,作者指出,流散音乐研究的学术意义早已超出了音乐本身,是通過探求突破民族/国家界限的流散群体音乐文化的动态性、相互关联性和延续性,从而去解读有关全球性、跨文化、认同和文化政治的议题,呈现出更为宽广的社会学、人类学和华人移民史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音乐飞地;流散音乐;城市音乐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23)03-0003-08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3.03.001

引 言

作为华裔美籍音乐人类学家和威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的终身教授,郑苏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华人精英移民历史的一部分。她出生于上海一个音乐世家,母亲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指挥家郑小瑛,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纽约大学和威斯理安大学,师从音乐人类学家凯·谢勒梅(Kay Shelemay)教授,1993年任教于威斯理安大学音乐系至今。威斯理安大学的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专业是北美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音乐人类学专业之一,同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是北美学界逐渐从两大学派的分裂走向融合,在跨学科的激烈碰撞中衍生出众多学术前沿领域的蓬勃发展时期。深受中国本土学术传统和北美学术思维双重训练的郑苏,在国际语境中对自己原生国家的音乐进行了另一重视野的审视和关注,以独特的研究身份将学术视野投向流散音乐研究、音乐与跨国性、音乐与现代性、音乐与性别研究等方面。

流散音乐研究是郑苏教授的重要学术领域,《流散诉求:美国亚裔/华裔的音乐与文化》(以下简称《流散诉求》)就是其最为显著的成果之一,这项研究向美国社会展示了这个由多元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国家中的重要成员——华裔/亚裔移民对于它的重要意义。郑苏教授在音乐的性别研究领域同样也有突出贡献,例如代表论文《女英雄和多变的爱人:近代中国歌曲中似是而非的女性身份》于1997年发表于北美学界第一本专门致力于国际语境中女性历史研究的期刊《女性历史杂志》,该文是最早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和性别研究方法对中国近代歌曲进行分析研究的英文文献之一,由孙焱翻译,发表在《音乐文化研究》2019年第3期;又如《再定义“阴”与“阳”——中国音乐中性别主义政治的转换》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来审视中国社会自身,特别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来分析国家民族认同和现代性问题。

2005年,在上海市政府和教委支持下,依托上海音乐学院的资源,创建了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郑苏教授作为特聘研究员开启了和国内音乐人类学界的深度交流合作,曾多次在音乐人类学专家讲习班及各大高校举办学术讲座。她不仅是将女性主义、流散音乐、音乐人类学历史研究等国际学界的热点理论和研究领域介绍到中国音乐学界的重要引荐人之一,同时也是长期致力于国际学界和中国学界沟通的重要学者。2013年,由郑苏负责的美国富布莱特(Fulbright)项目与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洛秦合作进行的跨国项目“中国当下非洲流散族群的音乐探索”启动。该项目组建了第一个关注当代社会剧烈变迁下中国非洲移民音乐的跨国研究团队,郑苏教授带领上音3位硕博学生(孙焱、马成城、李音蓓)深入广州“巧克力城”进行了具有跨国体验的中国境内田野考察,并围绕该主题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著名音乐学院和哈佛大学音乐系、威斯理安大学音乐系等世界名校举办学术讲座。这一项目不仅开辟了中国流散音乐研究领域关于非洲音乐的新的研究议题,为世界流散音乐研究贡献了个案,而且为国际学界和中国学界的相互交流和学术沟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 “流散”音乐研究的学术意义

“流散”(diaspora)一词源于希腊语,在《圣经·旧约》中指古代犹太人被巴比伦人逐出故土后的大流散。“流散”作为一个具有当代批判性的政治文化思想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这主要归功于欧美的非洲裔学者对此术语的“古为今用”。他们在“流散”这个历史词汇中看到了转述他们本族群几百年来被迫流散的经历的可能性;同时,也看到了将“流散”这一边缘性的、非主流性的物质存在状态转化为一种反叛性哲学、美学和社会概念可带来的批判性思维潜力①。随着后现代主义和批判性研究的学术思潮影响,同时也在当代大量发生文化移动的大形势下,“流散”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诸如,“流散”指代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人群,或由于殖民环境被迫或自愿背井离乡者。罗宾·科恩(Robin Cohen)认为,“流散”是由于特定的原因导致下的人口迁移现象,它可以分为罪犯流散、劳工流散、贸易流散,以及文化流散等②。甚至到了 21世纪的今天,“流散”群体还把来往穿梭于不同国度的 “旅行者 ”纳入进来。③ 在《流散诉求》中,郑苏教授则赋予了“流散”更为丰富的含义:首先,她将“流散”作为一个描述性术语,用来对美籍华人过去和当前的社会、文化经历,以及他们的感受、记忆和想象进行详细的民族志论述;其二,她将“流散”作为一种分析的门类,用来揭示流散背景下的美籍华人进行了怎样丰富的文化实践以及实践的深层意义;其三,她将“流散”理解为一种挑战“全球”和“地方”二元秩序以及西方中心的意识模式;最后,她将“流散”理解为一种可以反对压迫性和霸权性民族叙事的载体①。通过这样多层次的透视和解读,流散音乐研究的学术意义早已超出了音乐本身通过探求突破民族/国家界限的流散群体音乐文化的动态性、相互关联性和延续性,从而去解读有关全球性、跨文化、认同和文化政治的议题,呈现出更为宽广的社会学、人类学及华人移民史的研究意义。

流散音乐研究是城市音乐人类学的研究的范畴之一,通过音乐人类学的城市研究途径,为理解和探究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的移民及其音乐“飞地”现象提供了更多、更宽广的可能性。“流散”群体的音乐活动通常是在特定的地理和文化空间中实践的,这个特定的空间被称为“飞地”(enclave),即移民群体的聚居生活所在地。“作为城市音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流散音乐文化首先将其精神、思想和感情物化为声音载体,而作为声音载体的‘流散群体音乐经验体现了教化、审美和商业功能,同时加强、规范了城市人群的意识形态、社会行为,在‘流散音乐文化空间中,音乐具有不可忽视的稳定社群和整合社群的功能。”②

随着21世纪以来种族、性别、阶层成为西方音乐人类学观察的核心参数,学科的焦点也由音乐描述转向了对各类关系的探索,包括音乐、性别、认同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草根阶层、技术媒体和音乐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少数族裔音乐史和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之间的关系。③在这种新旧范式的交汇之际,对跨国流散音乐的研究,可以为窥探“非西方和西方”“本真性与杂交性”“地方和全球”等多种关系之间的非二元性、模糊性和复杂性提供一个透镜。如今,“流散”的人们已经不再是边缘的群体,他们正在走向社会及学术的中心,对其的研究不仅扩宽了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和观念,还对很多习以为常的学术概念和界限提出了挑战。就像一百年前,没有人会相信华裔美国人的音乐能够名正言顺地成为美国音乐史的组成部分,但是今天这已成为现实。在2013年3月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讲座《在家门口体验跨国田调——寻秘广州“巧克力城”的非洲黑人音乐》的最后,郑苏教授提出了一个“出格”的问题:中国的非洲黑人族群音乐会否成为、能否成为中国音乐的一部分?如果说音乐学研究的乐趣就在于对新知识的发现和对现有理论与观念所设界限的反诘,那么这也正是流散音乐研究学术价值的体现。

二、《流散诉求》的典范意义

郑苏教授的《流散诉求:美国亚裔/华裔的音乐与文化》于201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部华裔美国人流散音乐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在研究路径、研究材料和写作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世纪之交流散音乐研究乃至音乐人类学的研究特色,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启发性。

首先,该书的研究路径充满了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是音乐人类学基于鲜活的现实世界,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局势以音乐为透视做出的应对和探索。一直以来,亚裔美国人的流散音乐伴随着现代性、殖民主义和西方化的身影而具有复杂甚至矛盾的文化含义。“它既记述了种族化的亚裔美国人历史,也同流散地文化政治产生共鸣;它力量强大、意义深远,足以将太平洋两岸相连结,却又如此無足轻重、无关他者,以致频遭当地(主流美国)媒体的忽视;它既萦绕着混杂性与异质性,但却又期盼着文化归属感。”①基于这一流散群体的生存现实,引发了该书想要解决的议题:“我们应当如何思考当代亚裔美国人文化身份认同、美籍华人文化身份认同及其二者的关系?亚裔美国人音乐活动是如何受到地方的国家的、以及跨国的文化政治及各种历史的影响?……亚裔美国人的音乐表达了什么?且亚裔美国人如何表达他们的文化憧憬与归属?”②

带着这样的问题,该书通过对美籍华人音乐在20世纪最后20年在美国社会与多元文化中的转型的纪实叙述,赋予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未经记载的群体以力量,也同时带领读者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索之旅。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作为一种诉求方式,通过各种多样化的音乐形式,表现了华人在美国艰辛的生存、生活的流散经历,以及在社群组织与地方、国家及跨国文化之间所进行互动的复杂性。在这种细腻的民族志基础上,该书深入探求了华裔美国人音乐与文化传统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关乎亚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而且也是与20世纪末所涉及的空间、地方、移位、流散地想象、跨国联系与全球体系的文化理论相关。立足于文化批评的叙事方式,对于美国华人所经历的进行民族志叙述所采用的路径,作者希望实现的是:1.针对音乐人类学经典研究主题——特定地方的群体的音乐创造,我们如何对理所当然的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进而将研究视野拓宽至新的领域;2.揭示音乐为什么应当去除学科分隔,摆脱那些所谓的专业学术话语,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化语境中通过跨学科的方式理性思考群体性及其身份认同的论题。这种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研究路径,生动地体现了20世纪末期西方音乐人类学面临多学科的交锋碰撞而不断反省前进的冒险精神和学术品格,对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该书在“音乐历史田野”和“现实田野”的交汇中,通过对历史文本、口述文本和现场文本的相互整合,以丰富多样的材料揭开了长期被忽略和边缘化的亚裔美国人流散群体的音乐和生活状态。该书使用的材料首先包括对多种身份的人进行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记录,如音乐家、教育家、社群领导者、老年居民、华人书店和影音店的店主、华人节目制片人以及赞助人和经纪人;其次包括自己搜集和其他华人提供的丰富的书面材料,与音乐活动相关的谱例歌词、录像带、照片、宣传海报、演出手册、唱片、报纸报道、评论、新闻稿、内部周年纪念出版物、文学和电影作品等。郑苏教授对第一手的口传材料和美籍华人社群成员所提供的书面材料同样重视,她不仅在无处不在的“现实田野”中体验了多重身份带来的思想斗争,获得了富有情感体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将那些年代久远的演出海报、剧院照片、乐器图片、相关漫画和人物照片等“历史碎片”置入“历史场域”,并在进行“历史现场重构”的同时进行“话外解读”的阐释,这恰恰体现了“历史田野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在“历史田野”和“现实田野”的交汇中,郑苏教授并没有从史学编年的角度或从音乐体裁分类的方式来架构整部著作,而是从历时、共时、空间、人物、活动、情感、体裁等多维度切入,在相互交织中呈现出美籍华人流散音乐的异质性与多面性,并将讨论延伸至社会学、人类学、美国华裔等文化研究的跨学科领域。音乐究竟在亚裔美国人的生活中产生了怎样的意义和情感依恋?郑苏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多样而生动的“微历史”画面:在美籍华人的音乐经历当中,音乐对于早期广东籍移民而言是一种家庭内部的娱乐方式;对于生于美国的伍振良而言是一种民族骄傲的象征;对于周龙章而言既是一种热爱又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对于“拉玛玛”剧院的舞者而言是对历史意识的探寻;对于侯维翰而言是在社会抗争中的一种革命之声;而对于汤良兴而言则是一种职业、一种生活方式。当这些充满温度的答案通过图片材料、口述材料和现场材料共同呈现时,也带领我们走进了历史最生动的角落,去体会以音乐为媒介所构成的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华裔美国人或无奈或艰辛或骄傲的细腻真实的生活世界。

再次,该书在对华裔流散群体的跨国网络进程的建构中,通过强调华人流散地音乐文化的动态性、相互关联性和延续性而突破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和研究范式,为不断流动的流散音乐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该书对既有的多重假设进行了挑战,包括人群与文化的同质性和孤立性,以及地方、人群与文化的同构性。其宗旨为研究美籍华人音乐世界的杂交性,在复杂音乐活动中所包含着的丰富而多样的类型。在美籍华人定期组织的集体性音乐活动和年长居民的集会等场合,你可以聆听到濒临失传的台山木鱼歌,观赏到具有综合性艺术形式的粤剧和京剧,也可以欣赏到演唱港台流行音乐的卡拉OK歌唱比赛、旅美华人作曲家的新作品音乐会、通过卫星传输信号覆盖全球的电台媒体传播的音乐、专门为华人儿童开设的中国传统音乐及戏剧课程,以及从母国邀请而来的访问音乐家的演出。

因此,当代美籍华人的声音景观呈现出源于多种元素交织而生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这些元素包括方言、语言、地区、教育、阶层、性别、系代、政治倾向、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与华人流散地的密切程度,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移民经历和在美国的经历。所有这些决定性的元素都演变为美籍华人个体的音乐选择、音乐趣味、他们同音乐的关联,以及他们音乐审美的无形构成。①该书的一个核心论点在于说明当代美籍华人的音乐生活是复杂且包含着多种因素的。美籍华人音乐文化不再被禁锢于某一特定的空间区域里,如今一种复杂的美籍华人音乐文化镶嵌于一个密集的全球体系之中,并且它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大都会空间中与其他文化形式相并置。美籍华人音乐家的存在强有力地挑战着“意识的空间化”,也挑战着诸多的二元分类,如“这里”/“那里”,“我们”/“他者”,以及“我们的”/“他们的”。它用自己的世界观、审美观和文化形式动摇了“中心”的稳固地位,并且它也为“全球文化”的动态做出了贡献。

三、国内外学界同类“音乐飞地”的成果

流散音乐研究作为20世纪末国际学界的一项研究新趋势,被收录进2001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Ethnomusicology词条第四部分“当代理论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议题。和《流散诉求》的出版相呼应,国际学界和国内学界对华裔流散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也快速升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音乐人类学论坛》(Ethnomusicology Forum)2016年第1期特推出“中国流散音乐研究”专栏,刊登了6篇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来自4个国家,他/她们的对话始于2013年上海ICTM年会的小组发言“反思、重建、重塑中国流散社区的音乐历史”。时隔3年后发表的这6篇论文围绕中国流散音乐,尤其以中国、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缅甸、北美洲、菲律宾等地的重要华人社区为例,探讨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些社区如何重构华人音乐实践并再创造了独特的不断演变的中国声景。 陈瑞民、饶韵华《引论——新兴的中国声景:音乐的过去、跨国主义和多重身份》作为这一专栏的首篇论文,通过考察中国声景表演的持续性和差异性,提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是灵活的,并且依赖于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的社会政治环境不断进行再认同和再塑造。其他5篇个案均围绕世界多个地点的跨国中国声景展开论述。其中饶韵华《跨国主义和日常实践:1920年代北美的粤剧剧场》一文节选自她的专著《跨洋的粵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①,这本著作以跨国观点搭配丰富的历史数据及图片,展现了1920年代鲜为人知的北美7个华埠戏院历史,描绘华人移民生活的音乐文化,并以太平洋的视角审视探讨此元素对美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及其在北美社会里所扮演的角色。除此之外,王樱芬《1945年前后闽南四方院中福建南音的跨界传播》②探讨了散居海外的南音活动在多个闽南人聚居的中心产生意义。蔡灿煌《从粤剧信仰到澳大利亚文化遗产:本迪戈复活节游行中中国面孔的演变》③透视了自19世纪晚期以来本迪戈复活节游行中的中国流行表演以及“中国人”和“中国身份”的衍变。陈瑞民《世界性认同:二战前马来西亚海峡华人的音乐文化演变》④通过对报纸、唱片、乐谱等资料的梳理,展示了海峡华人,即在马来西亚当地出生但在商人階层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国人,采用一种地方的世界性身份认同。他们创造了新的音乐形式比如克隆钟、马来情歌、龙根舞和马来戏剧等,并创建了自己的华人剧院,这些音乐混合了马来、中国和欧洲元素,可以被视为这些多民族港口城市的组合声景。吕心纯《文化同质、移情式同情:缅甸中国人世界观中合并的音乐过去》⑤通过音乐记忆、历史创作和身体表演之间的动态关系探讨21世纪之交的中缅种族认同。

深受英文学界的学术影响,华裔流散音乐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相关成果涉及菲律宾的南音社、印度尼西亚的华人表演艺以及迈哈密的华裔流散音乐等。这些研究阐述了中国流散音乐在全球不同国家的华人社区所体现出的差异和连续性,中国流散音乐实践的丰富多彩源于融合,这种融合依赖于当地移民历史以及移民和新环境产生的互动和网络。随着文化适应,某些音乐传统会被保留或改造然后成为中国人的身份标志。中国人的身份是灵活的,会根据所在地点的社会政治条件在空间和时间上不断被改写和重新想象。

除了对华裔流散音乐的关注,对中国多元族群音乐的研究是国内流散音乐研究的另一个核心议题。近十几年来涌现出的研究成果不仅拓宽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且在方法上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经验”的研究模式,呈现出“历史音乐民族志”的特征。从区域来看,被誉为“东方彼得堡”和“东方巴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由于其近代以来复杂又丰富的音乐和历史,成为中国多元族群音乐研究的重镇。

首先,关于近代上海“音乐飞地”的研究呈现出渐趋成熟的态势,洛秦《论上海“飞地”音乐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空间》用约5万字的篇幅全面挖掘了近代上海租界“音乐飞地”的全貌,以“面”的方式绘制了“租界音乐地图”,并通过俄侨“音乐飞地”、工部局乐队等10个方面探讨了与音乐社会相关联的族群、乐队、教堂、人物、学校、舞厅、报刊传媒、商业市场及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所建构起“想象的共同体”;最后“提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主义设立了上海租界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场域,由于上海‘飞地的特殊性营造了一个‘音乐社会,支撑这个‘音乐社会中的人与事的‘特定机制即是上海‘飞地的特殊性建构的一个生态链。”①除此之外,还有集中于上海的俄侨和犹太难民音乐生活的生动个案,如洛秦《音乐文化诗学视角中的历史研究与民族志方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俄侨“音乐飞地”的历史叙事及其文化意义阐释》②和汤亚汀《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③等。 其二,围绕上海当代多元族群流散音乐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主要以黄婉的成果为代表。其研究涉及上海的韩国人流散音乐、上海的冲绳移民音乐,以及由苏格兰音乐、冲绳音乐、南美玻利维亚音乐、日本音乐、韩国音乐等共同建构的上海多元族群的音乐景观。其《心痕·流壑:当代上海多元族群的跨国作乐与情感研究》④一文在“音乐上海学”的框架及城市语境中进行流散音乐研究,并以人类学范式下的“情感转向”理论与相关后现代观念,讨论了族群如何因跨国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和权力关系,通过历史与现状的“碎片化”音乐实践的重构与叙事,推动音乐传统的跨国“延续”与别样繁荣。

结 语

郑苏教授的童年在上海度过,青年时流散至大洋彼岸进行华裔流散音乐及其文化政治的开拓性研究,多重身份的她同样关注中国当下的剧烈变迁,成为中国非洲黑人流散音乐研究的拓荒者。如今,集中于上海等地的中国流散音乐研究作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学术领域和英文学界的华裔流散音乐研究交相辉映。那些关于“家园”“认同”“乡愁”“归属”的故事一再被书写,不管故国在何地,心所属向何处,这些流散族群的心灵深处暗涌的失落、期待和家园的情感,都融入在了此起彼伏的跨洋乐声中,构建起了群体移动和跨国联系的网络,也建造了一个相互取暖的文化空间。

透过郑苏的《流散诉求》,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位华裔学者在强势的北美学术界对原生国家民族的音乐进行的矢志不渝的探索。正如她对自己研究身份的反思:在语言、文化和音乐知识方面她有“局内人”的优势,但从华裔/亚裔所处的美国社会历史来看,作为“新移民”的她又是一个局外人。同时作为一名华裔学者,很显然她对提高华裔在美国的政治、社会及文化地位,更有一种直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所以郑苏教授认为她对华裔/亚裔音乐文化政治的研究兴趣直接体现了她作为一名“流散”中国人的一份“流散情结”。①

如今,郑苏教授的《流散诉求》经过翻译,再次“流散”到了她的母国。期待中译本的出版,能够将大洋彼岸发生的故事带入每位读者的心灵世界。让我们能够细细品味,在那片充满诱惑却险象环生的土地上,很多人用漫长的岁月写下了和音乐相关的人生传奇,经历了一百五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也许这份历史角落里沉甸甸的记忆带给我们的正是关于文化价值和归属感的深思,这也生动地说明,音乐的意义可以超出其本身,在世界一片喧嚣之际,护佑着人们勇于追求的乘风破浪之心,维系着那片想象中的精神家园。

◎本篇责任编辑 钱芳

收稿日期: 2023-05-11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音乐史学基本问题研究”(18ZDA025)。

作者简介:洛秦(1958— ),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江汉大学特聘教授,浙江音乐学院讲座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上海 200031);

孙焱(1988— ),女,上海音乐学院博士,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杭州 310024)。

① 郑苏、黄婉: 《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九)——与郑苏研究员访谈录》,《音乐艺术》2009年第4期,第127~131页。

② Robin Cohen,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London: UCL Press, 1997).

③ 黄婉:《音乐人类学新研究:“离散”音乐文化》,《音乐艺术》2008年第3期,第74~78+5页。

① Su Zheng,Claiming Diaspora : Music,Transnationalism,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Chinese America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p.11.

② 洛秦:《世界音乐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第114~ 123页。

③ Su Zheng,Claiming Diaspora : Music,Transnationalism,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Chinese America, p. 18.

① Su Zheng,Claiming Diaspora : Music,Transnationalism,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 / Chinese America,p. 7.

② 同上。

① Su Zheng,Claiming Diaspora : Music,Transnationalism,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Chinese America, p. 165.

① 饶韵华:《跨洋的粵剧: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程瑜瑶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

② Wang Ying-fen: “The transborder dissemination of nanguan in the Hokkien Quadrangle before and after 1945”,in Ethnomusicology Forum 25,no. 1(2016),pp.58-85.

③ Tsan-Huang Tsai: “From Cantonese religious procession to Australian cultural heritage: the changing Chinese face of Bendigo's Easter Parade”,in Ethnomusicology Forum 25,no. 1(2016),pp.86-106.

④ Tan Sooi Beng: “Cosmopolitan identities: evolving musical cultures of the Straits-born Chinese of pre-World War II Malaya”,in Ethnomusicology Forum 25,no. 1(2016),pp.35-57.

⑤ Hsin-Chun Tasaw Lu: “Cultural homogeneity,embodied empathy: incorporating musical pasts among Burmese Chinese peoples worldwide”, in Ethnomusicology Forum 25,no. 1(2016),pp. 14-34.

① 洛秦:《論上海“飞地”音乐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空间》(上)(下),《音乐艺术》2016第1-2期。

② 洛秦:《音乐文化诗学视角中的历史研究与民族志方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俄侨“音乐飞地”的历史叙事及其文化意义阐释》,《音乐艺术》2010年第1期,第52~71+7页。

③ 汤亚汀: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音乐艺术》1998年第4期,第7~13+28页。

④ 黄婉: 《心痕·流壑:当代上海多元族群的跨国作乐与情感研究》,《音乐艺术》2021年第4期,第 48~61+4页。

① 郑苏,黄婉:《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九)——与郑苏研究员访谈录》,第127~131页。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N.A.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

院长一行来访川音并举办系列学术活动

2023年7月5日至7日,四川音乐学院友好院校——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N.A.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院长瓦西里耶夫·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声乐室内乐系主任柳德科·玛丽亚·杰尔玛诺芙娜、国际关系部主任格拉祖诺娃·雷吉娜·维亚切斯拉沃芙娜应邀来访,并举办相关专业大师课。校党委书记文云英、院长文锋、副院长王雁会见了俄方嘉宾。交流座谈会由副院长王雁主持。

在座谈会上,文锋院长首先向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校方一行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情况,感谢其长久以来对川音学科建设和合作办学项目的大力支持。他表示,自两校确定友好关系以来,双方秉持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理念,一直致力于校际项目的持续推动与合作;他期待,两校能在中外合作办学、师生互访、联合展演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共同增进中俄两国民间文化交流与互鉴。瓦西里耶夫院长感谢川音的盛情邀请,对川音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与变化表示高度赞赏。他表示,通过此次来访交流,期望能进一步拓展两校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内容,不断强化两校友谊和学术合作。

(国际合作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