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迎来新的机遇,但也面临新的挑战。主流媒体及其新闻从业者需要不断调整、优化融媒体策略,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准确、全面信息的知晓度和好奇心,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本文从主流媒体角度探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策略,从信息采集與筛选、多媒体呈现、社交媒体互动、舆论引导与维护等方面,简析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的融媒体报道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融媒体新闻报道 主流媒体
融媒体时代,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背景下,主流媒体要在高速传播的环境中,科学、高效应对舆论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必然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把握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方向,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以更精准、全面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破解面临的舆论引导力新课题。
一、融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特点
(一)突发公共事件是突发性和公共性的统一
突发事件通常是指突发性的、未预见性的事件。当突发事件造成更大范围甚至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时,即演变为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具有关注度高、专业性深、动态性强等特点[1]。人们常说的“黑天鹅”和“灰犀牛”就属于此类事件,美国著名投资人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将“黑天鹅”事件特指极其罕见、无法预测,但是一旦发生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的重大事件。“灰犀牛”事件在爆发前则已有迹象显现,但却容易被忽视[2]。
这类事件往往会对社会舆论形成冲击,主流媒体作为党的新闻舆论重要阵地更要深知,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3]。
(二)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易受舆论与情感干扰
当前,社交媒体让公众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个人对一个事件的看法和意见,一些报道可能受到舆论引导和情感炒作的影响,易导致信息失衡和客观性受损。比如,2022年10月,江西致远中学高中生胡鑫宇在校期间失踪,一时间谣言四起,部分网友质疑学校管理缺位,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致远中学“阴谋论”的帖子。大量自媒体为了一己私利吸引网民眼球,赚取点赞、流量甚至是虚拟礼物等,利用关注度,将该校涉及的老师、校长等人员推至舆论漩涡中心,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学校声誉受到严重损害。由此案例可见,主流媒体需要在情感引导和客观性间保持平衡,坚持理性的报道态度,不然会导致报道失实的风险加大。
(三)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要注意隐私保护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主流媒体需要权衡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融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的敏感话题多,尤其是在事件现场的图片和视频传播中,新闻报道可能侵犯个人隐私。作为主流媒体,更需要思考如何在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获取和使用相关信息,更好地保护事件涉及人员个人隐私,以免引发负面舆论、道德争议甚至是法律纠纷。
二、融媒体发展为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积极应对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不再仅限于文字、图片,更多地通过图片以及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在各类平台上呈现,新闻形式和内容更加生动多样,更容易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然而,融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冗余化问题,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地理和物理界限所限制,受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信息点,也有不少的虚假信息在舆论场中混淆视听。
随着融媒体的蓬勃发展,主流媒体必须在公共事件报道中站稳舆论主导权,解决好适应融媒体发展中的人才、机制、制度等方面问题,建立一支新闻职业素养高、机动灵活的采编队伍,结合实际加大相关培训力度,储备属于自己的突发公共事件报道采编人才库,更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机遇和挑战。
(二)建立更快速、高效的报道机制
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和途径变得更多元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变得更迫切。主流媒体亟待建立更快速、高效的报道机制。
首先,主流媒体要及时从官方和第一现场获取事件的最新进展、“第一手”最新权威信息,依托新型信息技术,提高新闻信息采集的速度。
其次,主流媒体要健全完善从上至下全覆盖的融媒体指挥体系,善用新技术、新设备,强化内部组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效率。
(三)确保新闻素材和信息的客观真实
融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渠道纵横交错汇集了大量信息,“人人都有麦克风”,也夹杂着不少虚假信息和误导性内容。有时信息的首发者往往是受到事件发展早期信息有限性的影响,只是公开了事件的一个“片段”,甚至一个“截图”,后期随着事件的演变,可能出现“新闻反转”,对同一件事情的报道,可能出现一次或多次变化甚至反向变化的现象。主流媒体报道时需具备更强的新闻敏锐度和信息辨别力,快速辨别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以保证报道素材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给大众一个全面、客观、权威的报道。
三、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策略分析
(一)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和筛选系统
建立规范的新闻素材采集程序至关重要。突发公共事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舆论环境变得复杂。事件本身涉及的数据等具体信息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扭曲、错乱。
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要深入了解涉及事件本身的时间、地点、人物、数据、起因等具体信息,对相关素材和信息多方核实与验证,向涉事方多方面求证,确保所发布的信息不仅是第一手的,其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突发公共事件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事件原因、影响范围、相关人员等各方面情况。新闻报道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收集信息,以便传达完整的画面[4]。避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主流媒体还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确保信息采集和传达更为准确。如对2023年7月底8月初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洪灾事件的报道,媒体对“暴雨”“特大暴雨”等气象专业词语的用法上要规范、准确,不能想当然地做出主观定论。
信息筛选的过程中,情感引导和客观报道的平衡同样关键。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应该客观地传达信息,避免过度强调情感因素,但也要考虑采访对象合理的情感表达需求,兼顾好专业性和人情味,让新闻作品“上连天线,下接地气”。
(二)强化融媒体传播技术实操应用能力
首先,文字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应该尽量做到准确、客观。根据事件调查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一定深度的调研性报道,更细节的描写、生动的表达,采访相关人员,多角度分析,揭示事件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影响。而对于快速传播的及时性消息内容,文字应该简洁明了,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5]。
其次,图片属视觉表达的新闻报道,能让受众获得直观的现场感受。突发事件的图片报道应捕捉事件现场的情感和细节,通过图片,受众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现场环境、受影响的对象,以及相关人员的情绪。如新华社2023年8月13日在抖音平台上发布的《河北涿州,清淤一天的战士摘下手套的一刻》,仅仅通过几张战士双手泡发、磨满水泡的图片,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洪救灾中,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情境。
图片的选择还必须符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避免过度渲染和夸大,尤其是太过刻意、脱离现实的摆拍。在洪水、地震等灾难突发性报道中,还要注意保护当事人个人隐私,尊重受访对象的被报道意愿。
视频报道,为受众提供更立体、全面的事件呈现。突发事件的视频报道通过采访、现场拍摄等方式,展示了事件的全貌。在视频中,通过实时画面、声音、人物表情等,为受众传达事件的紧迫感和真实性。同时,一定要注意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例如,“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中央电视台在后续救援和寻找飞机残骸的直播中,镜头在刚好拍摄到一位遇难者的工作证、钱包等私人物件时,出镜记者张腾飞特意用自己的手捂住其物品上的具体信息,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很好地体现了新闻人在灾害性事故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一篇完整的报道,在整合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时,需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现,多类报道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系列,关注事件发生初期、中期、后期的舆论走向,及时对各阶段发布会或者动态新闻进行报道,并适时合理调整报道方向。
(三)运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性
微博、微信等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受众群体。新闻从业者需要根据事件性质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融媒体报道。
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应在第一时间通过抖音、百家号、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事件的关键信息、官方通告和现场照片等,以满足受众对实时信息知晓的需求。例如,中央广播电视台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派出记者在抖音上同步直播现场救援情况,将事件的现场情况实时呈现给受众,增强报道的真实感和参与感。通过直播,受众可以实时观看事件的发展,了解现场情况,提出问题和评论,与新闻从业者进行互动[6]。既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也让报道更接地气、更及时。
主流媒体还可以善用社交媒体,借助微博话题标签的方式,聚焦事件相关内容,形成社交讨论热点。创建相关话题标签,鼓励受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不仅有助于增加报道的影响力,还能够了解受众的反应和情感。互动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还包括对受众反馈的回应。回应受众的评论和问题,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增强用户黏性,强化受众的参与感和信任感。
(四)有效正确引导舆论
新闻报道的第一要义是传递事实真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和虚假的信息;报道要客观,让受众能够基于真实信息做出独立且更理性的判断。
在舆论引导和维护中,主流媒体从业者应避免过度渲染事件的情感因素。雖然情感可以增加报道的感染力,但过度情感引导可能会导致失真的报道和不客观的观点。新闻报道应以事实为基础,尽量避免情感化的描写和评论。
同时,主流媒体要善于运用自身较强的融媒体采编力量,通过专业性的一系列深入调查报道,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引导公众更好地理解事件,减少盲目情感引导。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应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如在2023年京津冀地区发生洪灾后,《人民日报》在洪灾发生早期,主要侧重争分夺秒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报道;在事件中后期,8月8日起在报纸持续刊发《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报道,反映广大基层党组织迎难而上,用责任和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后续还推出了《华北、东北地区——全力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等跟踪报道,并利用抖音等平台及时展示了人民子弟兵参与抗洪救援短视频等融媒体报道,宣扬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鼓舞了士气,收获了点赞,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再如,2023年夏季,京津冀发生暴雨灾害。7月30日,K396次列车在北京门头沟坡岭附近失联,一段采自网友的短视频在《人民日报》腾讯视频号和抖音平台推出,内容为该列车的列车员赵阳,下车徒步为群众运回食物,哽咽安抚乘客的情景短视频一经发布,得到了广大网友“互相体谅,共克难关!”的一致肯定。这条短视频经再加工编发,以情感人,以情说理,同时又真实接地气,使主流媒体迅速占领了舆论主阵地,传递了社会正能量,鼓舞了广大党员干部凝聚起抗洪救灾的社会合力。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均在腾讯视频号、抖音平台上编辑转发了此视频。8月3日,在K396次列车顺利脱险后,中国网、京报网、青年湖南等主流媒体纷纷就列车员赵阳进行了后续采访报道。
四、创新融媒体数字技术在报道中的应用
如今,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新闻报道能够更快速地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智能算法可以根据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推送定制化的新闻内容,提升报道的个性化和时效性。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有望为突发事件报道带来更丰富的呈现方式。通过VR和AR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还原事件发生的现场,增强报道的沉浸感和真实感,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经过和影响[7]。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突发公共事件中,不少媒体都运用了3D建模方式,还原事件发生过程,以便于受众更清晰地获取相关信息。如黑龙江齐齐哈尔三十四中体育馆倒塌事件中,通过3D技术还原了大量珍珠岩堆放在体育馆顶部,导致体育馆受连日降雨浸湿增重瞬间倒塌的场景,事件真相的立体化呈现,让更多受众认识到体育馆倒塌的真实诱因和细节。未来,跨界合作也将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一大趋势。不同类型的媒体共同合作,整合各自优势,以实现更全面、多维度的报道。媒体人可以与数据分析师、测绘分析师等多种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合作,为受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专业性的报道会成为更多受众选择新闻来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结语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策略不断演进,紧跟技术与社会变革。透过多媒体呈现、社交媒体互动和舆论引导、融媒体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等方式,此类新闻报道已展现出更丰富的维度。然而,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仍是新闻的关键。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和互动手段的进一步发展,主流媒体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但无论如何,保持专业判断、坚持客观真实、积极引导舆论,创新理念、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坚持内容为王,永远是新闻报道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向文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全媒体的作用——以怀化日报社全媒体中心为例[J].新闻传播,2022(7):76.
[2]跟习近平学知识——“黑天鹅”和“灰犀牛”是什么梗?[EB/OL]中国日报网,(2019-01-23)[2023-08-24].https://china.chinadaily.com.cn/a/201901/23/WS5c47bd33a31010568bdc5f16.html
[3]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1-332.
[4]温济聪.试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策略[J].记者摇篮,2021(11):61-62.
[5]刘飞.融媒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中主持人叙事策略探究——以《新闻1+1》白岩松对话钟南山为例[J].科技传播,2021(6):70-72.
[6]刘德荣.突发公共事件下电视新闻采编策略浅探[J].西部广播电视,2020(13):161-163.
[7]林芊语.全媒体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策略[J].海峡通讯,2020(5):34-35.
作者信息:金秋时,贵州日报报刊社助理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