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晓丽 马长林 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
非自杀性自伤指的是不以自杀为目的,采取直接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一系列行为,且这些行为不被社会所接纳。常见的有割伤、抓伤、咬伤自己或撞桌子、撞墙等等。
非自杀性自伤在青少年中多发,但自伤者主动寻求救助的比例很小。自伤者日后发生自杀的风险亦较高。非自杀性自伤不仅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非自杀性自伤存在于多种精神障碍中,包括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其中抑郁是非自杀性自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人格因素:有研究表明,具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人多属于追求刺激性人格,喜欢参加具有风险、刺激性的活动。早期具有抑郁、自卑、攻击、冲动等性格特征的青少年更易发生。
成长环境:童年期遭受过性虐待和躯体虐待、童年期被忽视等与成年期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着显著的关联。其危险因素按从高到低排序为:有自伤史、自杀想法和行为、有同伴自伤史、抑郁诊断、抑郁症状、饮食失调症等,这些都是自伤的重要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青少年自伤的一个可能原因是为了调节情感。研究表明,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疼痛感知能力下降、疼痛耐受力增加。背后的机制可能是自伤行为可使内源性阿片肽释放,释放的阿片肽在疼痛和情绪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增加患者的愉悦感,缓解抑郁情绪。
1.用身体的痛苦替代心理痛苦。
2.释放不良情绪,确认存在感。
3.缓解焦虑和愤怒,让自己心情舒畅,欲罢不能(一种瘾)。
4.自我惩罚、愤怒指向自己。
5.是一种呼唤,自伤是为了活着而不是死去的行为。
6.控制人际关系等。
当一个青少年别无选择或看似有选择地去伤害自己的身体时,他可能已经面临着很多困难。
首先,他们可能想要摆脱一些东西,比如悲伤或抑郁的情绪,内疚、羞耻、无助、绝望的感觉。这些感觉可能来自于一些不好的想法和记忆,但更多时候,青少年并不知道它来自什么。这些感觉就如暴风雨般扑面而来,令人猝不及防。一次又一次,他们利用疼痛释放的内啡肽所带来的那一点快感,从那些压迫性情绪中“逃生”。
其次,他们可能会出现现实感的问题,感到被空虚包围并难以确定自己的真实存在,觉得变得麻木,不再“真的活着”,伤害自己能帮助他们重新体验到真实感。
最后,他们还可能是对某个深深依恋的人感到异常失望和愤怒。比如,有的青少年会感受到绝望,而那种绝望似乎只有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才能被那个人看到和理解;有的青少年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愤怒,用伤害自己来攻击和控制那个亲近的人;还有的青少年似乎感受里只剩下深深的依恋,而伤害自己是考验和拉回亲密者的最后方式。
情绪调节困难可能是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情绪调节是指个体觉察、理解、接受自己情绪体验,以及灵活采取适当行为的能力。有学者认为,非自杀性自伤可能是自伤者调节情绪、释放压力的一种策略。
亦有许多生物学因素与自伤相关。如脑内内源性阿片肽、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以内源性阿片肽为例,研究发现自伤者脑内内源性阿片肽水平较低,这会影响个体的痛觉感受,也就是说自伤者可能长期处于麻木、迟钝的状态。自伤可以使机体释放出内源性阿片肽,这不仅可以缓解痛苦,更可以增加愉悦感、欣快感。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与自伤相关,如早期的创伤性经验、个体的冲动性等等。但总体而言,非自杀性自伤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出现并不是单一机制导致的。
首先,躯体治疗。帮青少年清理、包扎伤口。在清理伤口时,可以试探性地问青少年这么做的原因,多倾听,少评价。鼓励青少年说出自伤的原因和感受,表示自己愿意和青少年站在一起,共同面对。注意不应表现出对自伤行为或自伤者的负面情绪。当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有自伤行为时,第一反应通常是恐惧,因青少年的自伤行为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并表现出“过分的”关心或“下意识”的逃避,甚至暴力对待青少年。这无疑会将青少年“越推越远”,青少年也因此更加自闭,不愿意向家长求助,导致青少年沉默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自伤。有研究表明,成年人对青少年自伤的负面反应会导致青少年在未来避免寻求帮助。必要时应带领青少年到专业机构需求帮助。对于严重的自伤,外科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其次,精神科治疗。非自杀性自伤与多种心理问题(障碍)相关,其中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患者中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达40%~87%。针对不同的共患精神疾病,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筛查:及时建立专业的非自杀性自伤高危人群筛查系统,通过定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展开筛查工作,确定高危人群后,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改善环境:父母是启蒙者,言传身教至关重要,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梳理好自身情绪和情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强化心理护理:家庭、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但父母、教师通常并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定时家访和电访,来开展相关护理。对既往有过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叮嘱父母严加看护,严格管理家里的刀具、玻璃制品等。护理人员通过正确且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引导青少年客观、正确地认识心理矛盾和冲突,理性评价、接纳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