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叶脉》说开去

2023-11-13 04:38吕轶芳
名家名作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叶脉山西文明

吕轶芳

关于山西,世人有颇多疑惑与误解,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撰文《抱愧山西》为山西正名,从晋商文化的角度展现了山西在近代的独特魅力。那么真正的山西是什么样的?它是偏安一隅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吗?它是仅有煤炭产业的废都吗?它是空有五千年闻名的历史而没有传承吗?李骏虎先生的《文明叶脉》将给予我们一个全方位的生动答案。

在中华文明的潜意识中,大河就是指黄河。根据河图洛书,中华文明就是围绕着黄河繁衍、生息、成熟、拓展,以黄河为中心,文化版图如宇宙中的涟漪一般一层一层向外扩散,显示出风格迥异而又千丝万缕的特质。《文明叶脉》就是从各个角度逐一把黄河文明的特质书写出来,如抽丝剥茧一般将山西文化的内核展现在世人面前,整部书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意识,同时又具备柔软的人文之光和对表里山河的深深眷恋。作者把三晋大地的山水都汇聚成一串晶莹的朱贝,然后如数家珍一般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他以一个全域性的宏观视角,将山西的独特魅力汇聚成九个一,包括一个故事、一个发现、一条峡谷、一座“水塔”、一个特征、一首古诗、一种精神、一个命题、一个寓意,全方位展示了山西悠久灿烂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山西是承载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摇篮,从远古神话到有典籍记载之尧天舜日、唐风晋韵、忠义千秋,到移民精神、诚信天下、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悠久而丰富;从黄河文化的中心地带到如今风光秀美、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山西的自然风光从古到今都让人流连忘返、赏心悦目。

有人喜欢河东文明的悠久瑰丽,有人被大槐树的移民精神深深吸引,有人陶醉于青松翠柏、表里山河的三晋风光,有人惊叹于山西星罗棋布的文物资源,而我却对《文明叶脉》中的尚武精神与粗粝特质情有独钟。

在《广武怀古》一文中,作者写到了山西武文化的魅力。他开篇即写道“雁之北,自秦末刘项逐鹿,战云翻涌,雁门,是一个苍凉了两千年的诗意景象”。作者将山西的武文化具象到雁门关这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关口,他说:“雁门一带墓群如天上星斗不可胜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令人遐想,令人激荡,无数战死沙场的将士忠骨无法还乡,是否就埋在这座封土堆之下呢?”山西沿长城一带共有十大著名关隘,包括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娘子关、平型关等,其中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塞北游牧民族区与中原农耕区的分界地。广武汉墓群就坐落在这里,由于这里是汉朝与匈奴长期争战之地,数百年间遗留下庞大的汉墓群,是全国最大、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汉墓群,共有封土堆293 座。宋代杨家将也在这里留下了惊艳后人的故事。以雁门为代表的山西的武文化可谓气壮山河,宋代著名诗人沈与求在《山西行》中描述:“山西健儿好身手,气如车轮胆如斗。十五射猎少年场,戏格黄罴同拉朽。”

山西民风尚武,源于春秋,凭借山河之固和尚武的精神,晋国称霸天下150 余年。当时山西名将先轸、廉颇、李牧等先后称雄一时,豫让、聂政、程婴等任侠之风不绝,任侠尚气。秦汉时期,山西处在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战事频发,山西人的尚武精神更多地表现在对匈奴的战争中,“龙城飞将”卫青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史学界认为真正的龙城飞将不是李广,而是取得龙城大捷的卫青),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成为山西人尚武精神的最强音,而他创造的封狼居胥的神话,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闪电突击战的经典案例。

被后世称为“武圣”的关公也诞生于山西这片热土,到了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时候,山西人关羽、吕布、张辽、徐晃都是那个时代的名将,而关羽这个“武圣”则成为代表山西尚武精神的最大文化品牌。

到了隋唐时期,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进而入主中原;朔州名将尉迟恭以忠勇有功于国,悬像于凌烟阁上;龙门薛仁贵勇武冠世,后世流芳。

最让历史动容的忠君勇武的故事发生在宋辽对峙时期,故事的主人公便为人尽皆知的杨家将。忻州的代县便是杨家将的故乡,杨门一家忠烈,在与辽兵的激战中,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整个家族忠君报国的事迹在史书上绝无仅有,故而为后代所景仰和爱戴。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道:“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宋朝积弱,最后亡于外敌,所以遗民们更加追念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宋朝修文偃武,武官也都很有文学素养,更加重视自身修为及节操的培养,尤其是杨家全家上下齐上阵的家族爱国精神,成为后世之楷模。

到了金元时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又孕育出爱情的至高境界。如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写尽了爱情的至情至性,到目前为止描写真爱的诗句没有出其右者。而作者元好问的一生也是忠贞爱国、坚毅顽强的写照,因为刚正不阿,仕途几多坎坷,晚年亡国被囚禁,但他凭借坚毅的性格,终身刻苦治学,最终成为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有明一代,蒙古族和中原汉族沿长城对峙200 余年,山西又成为民族战争前沿,涌现出麻贵、曹文诏等杰出的军事将领。至清代,山西又到了以晋商文化为主的和平时期。到了民国时期,三晋的强悍民风发生变化,辛亥革命的中心虽然不在北方,但对素有尚武传统的山西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青年投笔从戎,学习军事。辛亥革命时期,为响应武昌起义,同盟会会员阎锡山、姚以价等领导了山西新军独立运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身处雁门关的男儿们将英勇善战、精忠报国的精神融入血液里。到了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游击战的主战场,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以及夜袭阳明堡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会战,也涌现出徐向前等著名的抗日英雄。

因为有了历史的滋润,山西这片土地便显得那般与众不同,当我站在代县城楼内,顿时忘记了时代的变迁,一缕英武的壮烈之情在我的心中熊熊燃起,仿佛自己就是千年前杨门女将里披荆斩棘的女战士,对面那个沉寂千年的门楼似乎也在和我诉说着它千年不变的坚守与情怀。

文明的叶脉在历史的车轮中不断地开枝散叶,正如作者所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些如恒河沙数般的微末生命,那些千古绝唱的表现对象们,才是真正伟大的诗人!他们如同这亘古不变的夜空中的繁星,不能一一指名,但正是这满天繁星的排列方式,向我们昭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那些逝去的灵魂流萤般飞升,不起眼的豪光汇集成星空的壮丽,向我们传达着宇宙神秘的力量。历史就是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浩荡向前。”

因为这份柔美与雄浑兼具的品质,我爱上了晋北这块独特的土地,虽然它粗粝、朴实,但是它却厚重、温情,这么多年沧海桑田,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它依然巍然挺立。山西的老牛湾作为长城与黄河握手的交界处而闻名,一半是巍峨的长城,一半是清粼粼的黄河水,这种美让人荡气回肠、流连忘返,这种美让人陡增士气、心旷神怡。

以文明的叶脉来书写三晋的历史,让读者身临其境,沿着历史的长河,从五千年前远古神话的尧天舜日穿越到新时代山西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从风景旧曾谙的江南到文物星罗棋布的山西;从法国的漫画主题公园到平遥国际电影节;从文物资源大省到文旅融合发展。每一章每一节都透露出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的魂,每一篇每一句都表达出三晋复兴和源远流长的魄。希望文明的叶脉不止在黄河、汾水、沁水留下身影,也不止在长城、古渡留下痕迹,更要在每个人的心里留下永恒的烙印,因为这文明的叶脉,让我们在宇宙间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叶脉的一个分枝,都是这芸芸众生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正如作者所云,江山固然壮丽,水草丰茂的草原美不胜收,傍晚篝火边的舞蹈也令人忘形。美酒羔羊无限好,却也令人惆怅。若无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借以抒怀,歌以咏志,什么功名红颜、霸业江山,不过一场过眼云烟。坚定文化自信,才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来源和情感基石。

《文明叶脉》是作者对他所处的时代深思熟虑后的成熟之作,是在深入了解大众需求之后,以一种悲悯的、超脱的情怀,写出的一部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发展格局的作品。三晋文化是黄河文明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新时代更需要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希望在这个光彩的季节,璀璨文化之光能够照亮山西高质量发展之路,也希望更多的读者驻足《文明叶脉》,领略其中宏阔的气魄和悠久的文化。

猜你喜欢
叶脉山西文明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最美叶脉
请文明演绎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漫说文明
把“照片印”在叶脉上
叶脉书签
对不文明说“不”